腊八小寒至 年味渐浓
标签:
腊八小寒至年味渐浓 |
http://img.91ddcc.com/14835188596239.jpg年味渐浓" TITLE="腊八小寒至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这首北京歌谣里唱的“腊八”,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腊八节。
在古代,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古人都要祭祀祖先和神灵,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一些地区还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腊月之所以称“腊”,其中有三重含义:一曰“腊者,接也”,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二曰“腊者同猎”,“腊”字从肉旁,指猎获飞禽走兽之肉,以祭祀祖先;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同时又是释迦牟尼成道之日,所以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
《礼记·郊特牲》中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郷之也。”由此可见,腊八日祭祀是自古便有的习俗。
http://img.91ddcc.com/14835188712310.jpg年味渐浓" TITLE="腊八小寒至
有关腊八节的民间传说,有很多个版本:一说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与朱元璋有关。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监牢中时,正值数九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只好四下寻觅可以吃的东西,最后竟然在老鼠洞中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用这些有限的东西熬了一碗粥,为了纪念那个特殊的腊月初八,朱元璋在做了皇帝之后,就把十二月初八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喝的粥命名为“腊八粥”。
http://img.91ddcc.com/14835207134713.jpeg年味渐浓" TITLE="腊八小寒至
二说释迦牟尼当年舍弃王位,历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时,在菩提树下修道成佛。他在六年间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缅怀释迦牟尼,不忘他所受的苦难,就于腊月初八这日吃粥以作纪念。到了这一天各地佛寺都会用香谷、果实等煮成粥供佛,并将粥赠与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之后便在民间约定成俗。
第三种传说与爱国名将岳飞有关。传说当年岳飞率部将抗金于朱仙镇,冬季寒冷异常,岳家军衣食不济,众百姓纷纷在自家熬粥相济,岳家军在食了千家粥之后,大胜而归,而这天正是腊月初八。岳飞死后,百姓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这一天,便以五谷杂粮煮粥,后在民间渐成习俗。
http://img.91ddcc.com/14835208227380.jpg年味渐浓" TITLE="腊八小寒至
第四种传说比较贴近于生活。相传有老两口省吃俭用攒下一大笔基业,却养了个不争气的儿子,娶的媳妇也不贤惠,很快便将家业败尽,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儿子和儿媳又冷又饿,快要冻死饿死时,村中有好心人用大米、豆子等煮了一锅粥给这小两口,小两口感激之下,终于改掉了浪费的恶习,勤勤恳恳劳动持家,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后来人们以此来警戒后人,吃腊八粥的风俗也渐渐沿袭下来。
而腊八节除了吃腊八粥外,还有喝腊八醋,吃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顾名思义,就是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泡制的蒜。在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十分流行。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将大蒜剥成蒜瓣,放到可以密封的罐子里,再倒上醋,密封好,时间一长,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到了开罐之时,就会变得碧绿莹然,十分好看。
而泡制腊八蒜的醋便自然而然地被叫做“腊八醋”,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用饺子蘸上腊八醋,再佐以小酒,正好应了那句谚语:“饺子就酒,越吃越有。”
http://img.91ddcc.com/14835209466765.jpg年味渐浓" TITLE="腊八小寒至
有些地区在腊八节还有吃冰的习俗,腊八前一天人们会用钢盆舀水,等待其结冰,腊八节这一天再将冰敲成碎块,据说吃了这一天的冰,一年内都不会肚子疼。
有关腊八节的诗句;
1、《腊节》——(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
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
藉此慰中情。
2、《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3、《腊日》——(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4、《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5、《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8、《大腊》——(晋)裴秀
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蜡报勤。
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禋孝祀,介兹万祜。报勤伊何,农功是归。
穆穆我后,务兹蒸黎。宣力葘亩,沾体暴饥。饮飨清祀,四方来绥。
充仞郊甸,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袂成幕,连衽成帷。
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
祥风协调,降祉自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延。与民优游,享受万年。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
小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古人认为冷气积久为寒,寒冷程度未至极点,故称小寒。
http://img.91ddcc.com/14835142446571.jpg年味渐浓" TITLE="腊八小寒至
按古代历书记载,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http://img.91ddcc.com/14835142659723.jpg年味渐浓" TITLE="腊八小寒至
雁北乡: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鹊始巢:鹊,喜鹊也;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雉始雊: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
根据小寒的冷暖情况可以预示未来天气,人们总结出很多的规律。如“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等等季候谚语。
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
http://img.91ddcc.com/14835143193602.jpg年味渐浓" TITLE="腊八小寒至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所谓“三九补一冬”, 来年无疾病,养生的人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在这个时节进行进补,阴虚阳虚的人进补的方式不同。阳虚的人建议为温阳散寒的食物,以及热量较高的食物。而阴虚的人则建议为甘凉滋阴、生津养阴、富含蛋白质的清补类食物。
http://img.91ddcc.com/14835143413755.jpg年味渐浓" TITLE="腊八小寒至
小寒相关诗词
望月婆罗门 元夕——(金)王寂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
蛾儿雪柳风光。开尽星桥铁锁,平地泻银潢。
记当时行乐,年少如狂。
宦游异乡。对节物、只堪伤。
冷落谯楼水淡月,燕寝馀香。
快呼伯雅,要洗我、穷愁九曲肠。
小寒食舟中作——(唐)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早发竹下——(南宋)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宋)黄庭坚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後山。
小园独酌——(宋)陆游
横林摇落微弄丹,深院萧条作小寒。
秋气已高殊可喜,老怀多感自无欢。
鹿初离母斑犹浅,橘乍经霜味尚酸。
小酌一卮幽兴足,岂须落佩与颓冠?
清远舟中寄耘老——(宋)苏轼
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觉来满眼是湖山,鸭绿波摇凤凰影。海陵居士无云梯,岁晚结庐颍水湄。山腰自悬苍玉佩,野马不受黄金羁。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汀洲相见春风起,白蘋吹花散烟水。万里飘蓬未得归,目断沧浪泪如洗。北雁南来遗素书,苦言大浸没我庐。清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龟鱼。今年玉粒贱如水,青铜欲买囊已虚。人生百年如寄尔,七十朱颜能有几。有子休论贤与愚,倪生枉却带经锄。天南看取东坡叟,可是平生废读书。
醉蓬莱——无名氏
看梅腮妆腊,柳眼缄春,小寒交候。
蓂荚双开,庆生贤毓秀。
早著蜚声,荣登鹗表,正是当年少。
大器能藏,待当富贵,功名还就。
暂试鸾栖,需期瓜约,未试经伦手。
料想黄扉须有分,看玺书飞到。
州县无劳,沙堤已筑,跃马长安道。
岁岁今朝,斑斓品戏,举觞称寿。
蜡梅香——(宋)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
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
搵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
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
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
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
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
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烛影摇红——(宋)张榘
春小寒轻,南枝一夜阳和转。
东君先递玉麟香,冷蕊幽芳满。
应把朱帘暮卷。更何须、金猊烟暖。
千山月淡,万里尘清,酒樽经卷。
楼上胡床,笑谈声里机谋远。
甲兵百万出胸中,谁谓江流浅。
憔悴狂胡计短。定相将、来朝悔晚。
功名做了,金鼎和羹,卷藏袍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