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奇诗词,真是服了!

(2016-10-31 11:49:55)
标签:

古代奇诗词真是服了!

可倒读的千古奇诗,作诗者乃大神也!

http://img.91ddcc.com/14385714894326.jpg

 

倒读诗是回文诗的一种。

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能够成为另一首新诗。


题金山寺

苏轼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蔼蔼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倒读: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这是一首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写景诗作,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镇江金山寺月夜泛舟和江天破晓两种景致。读来赏心悦目。顺读、倒读意境不同,可作为两首诗来赏析,如果顺读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晓的话,那么倒读则是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

 

http://img.91ddcc.com/14385714891489.jpg


 


无独有偶。清代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朱杏孙词”一条,记其友人朱焘,字杏孙,曾以《虞美人》调作回文体:

虞美人

朱焘

秋声一夜凉灯瘦,寂寂愁新逗。

病蛩悲蟀小庭中,落月悄垂帘影翠房空。

轻烟黛锁双眉恨,背镜情无准。

粉残脂剩酒醒难,靠遍皱痕罗袖倚天寒。


倒读:

寒天倚袖罗痕皱,遍靠难醒酒。

剩脂残粉准无情,镜背恨眉双锁黛烟轻。

空房翠影帘垂悄,月落中庭小。

蟀悲蛩病逗新愁,寂寂瘦灯凉夜一声秋。

 

http://img.91ddcc.com/14385714901595.jpg


 

除了这首之外,这位朱杏孙又有一首和友人的《虞美人》诗词一体,更为奇妙: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

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

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

绿芜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

露珠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http://img.91ddcc.com/14385714917994.jpg


 

更为奇妙的是,朱杏孙的这一首词,如果调整句读,又会成为一首七律:

孤楼倚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

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圆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悄,影对疏栏小院空。

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绿芜。

空院小栏疏对影,悄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圆环玉,索络虫钗扑露珠。

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倚楼孤。

 

http://img.91ddcc.com/14385714925974.jpg


 

七律 •舞东风  

(明末清初)张綖

不见玉人留洞府,空教燕子占风流。
少年抚景渐虚过,终日看花坐独愁。
晓日倚罗稠紫陌,东风弦管咽朱楼。
堤边柳色春将半,枝上莺声唤客游。


这种回文与一般回文不同,一般回文从最后一字逆读,它则只是四联的次序变化,实际是现代回文诗的先河。


有人把它改为一首通体回文的《虞美人》词,改成词后面貌一新(有人把它附会到宋•秦观身上,秦观词选中有此词,待考):

堤边柳色春将半,枝上莺声唤。

客游晓日倚罗稠,紫陌东风弦管咽朱楼。
少年抚景渐虚过,终日看花坐。

独愁不见玉人留,洞府空教燕子占风流。


见清·沈雄《古今词话》:张綖律诗一首,向作舞春风,昔有此体,近复回作虞美人调者:

堤边柳色春将半。枝上莺声唤。

客游晓日绮罗稠。紫陌东风弦管,咽朱楼。

少年抚景惭虚过。终日看花坐。

独愁不见玉人留。洞府空教燕子,占风流。

 

http://img.91ddcc.com/14385714931319.jpg


 


寄怀素窗陆姊    

清•张芬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靜燈殘未得留。
風冷結陰寒落葉,別離長望倚高樓。
遲遲月影移斜穀,叠叠詩餘賦旅愁。
將欲斷腸隨斷夢,雁飛陣陣幾聲秋。


此诗格律工稳,回读又是一首合格律的《虞美人》词。


倒读:
秋声几阵阵飞雁,梦断随肠断。

欲将愁旅赋余诗,叠叠竹斜移影月迟迟。   
楼高倚望长离别,叶落寒阴结。

冷风留得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1、《叠字诗》

层层套套绮罗衫,正正方方披锦肩。
燕燕莺莺音带笑,盈盈款款步生莲。
丝丝语语凤凰柱,缕缕声声鸳鸯弦。
久久长长无限意,和和美美一生缘。

http://img.91ddcc.com/14394566847025.png

 

2、《顶针诗》

就是每一句的最后4个字又作第二句诗的开头4个字或3个字。14个字的2句话,能演变成28个字的4句话,这就是“顶针诗”。

探君归来步缓慢,来步缓慢醉梦微。
醉梦微醒鸡报晓,醒鸡报晓探君归。

 

http://img.91ddcc.com/14394566934535.png


3、《半字诗》
半水半山半竹林,半俗半雅半红尘。
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
半醒半迷半率直,半痴半醉半天真。
半虹半露半晴雨,半皎半弯半月轮。

 

http://img.91ddcc.com/14394567057522.png


4、《一字诗》
一瓣心香一瓣荷,一泓秋水一泓波。
一池碧叶一池影,一路风光一路歌。

 

http://img.91ddcc.com/14394567156628.png

 

5、《嵌字诗》

【三】语【三】言【三】字经,
【月】圆【月】缺【月】长明。
【桃】红【桃】绿【桃】含笑,
【花】谢【花】开【花】舞风。

 

http://img.91ddcc.com/14394567248101.png


6、《复字诗》
月缺月圆月高悬,
月暗月明月似盘。
月亏月盈月有信,
月清月淡月中天。

http://img.91ddcc.com/14394567339143.png

 

7、《同头同心诗》
独守一方土,
独耕一亩田。
独居一斗室,
独享一朝闲。

http://img.91ddcc.com/14394567432660.png

 

8、《回文诗》 

注:顺着读,倒着读,都可。

 

石山染痕苔青青,
绿水春荫柳啼莺。
池荷生叶红莲碧,
溪流泛舟轻拂风。


风拂轻舟泛流溪,
碧莲红叶生荷池。
莺啼柳荫春水绿,

青青苔痕染山石。

 

http://img.91ddcc.com/14394567523809.png

 

9、《宝塔诗》

花,

细蕊,奇葩。

香满室,缀天涯。

如粉如黛,似帛似纱。

玉环头上戴,西子鬓边插。

疏影赋诗寄酒,丽容迎客添茶。

庆功曾到帝王阁,贺喜常来百姓家。

蝶,

俏丽,高洁。

花下舞,水边歇。

飞上琼阁,落于玉阶。

老庄托梦幻,梁祝恨离别。

春色采来酿蜜,韶光留住成结。

美人团扇笑相戏,素手轻捉趣与谐。

http://img.91ddcc.com/14394567633681.png

 

10、《数字诗》
万岭千山百里云,十花九树八成荫。
七家六五四双燕,三李二桃一片春。

 

http://img.91ddcc.com/14394567767060.png

有才:一首诗竟暗含16个爱情典故!

自古以来,美丽的爱情故事,不少都是以悲剧告终,也正因此,才为世人留下了一段段经典的故事。纳兰慕容的《我看爱情》,一首诗中暗含十六个爱情典故。全诗如下:

 

金屋犹自赋长门,渔阳鼙鼓正销魂。

冲冠一怒自古有,花丛懒顾又几人。

泪洒倾盆长城断。银汉清浅两下分。

彩蝶无奈舞翩翩,青衫湿遍泣孤坟。

金石录成声声慢,断桥残雪恋君恩。

良驹不去江难渡,至尊缘何入空门。

孔雀年年东南去,三生石畔葬花魂。

莫待白头吟钗凤,扇底桃花又一春。

 


1、金屋犹自赋长门——陈阿娇与汉武帝

 

http://img.91ddcc.com/14395300935847.jpg

 

陈阿娇是汉武帝刘彻姑母的女儿,武帝五六岁时曾说如能娶阿娇为妻,就建一座金屋把她藏起来。汉武帝登基,立阿娇为皇后。阿娇因妒忌卫子夫得宠,多方离间武帝与卫子夫的关系而被废黜,退居长门宫,不再得幸。阿娇想恢复昔日的专宠,就以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呈献武帝,企望复得宠幸。典出司马相如《长门赋》。

 


2、渔阳鼙鼓正销魂——唐玄宗与杨玉环

 

http://img.91ddcc.com/14395300941989.jpg

 

唐玄宗李隆基因杨玉环貌美而倍加宠幸,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安禄山从渔阳起兵反叛后,唐玄宗逃亡西南,在马嵬坡被哗变的军队逼迫,处死了杨贵妃。


典出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3、冲冠一怒自古有——吴三桂与陈圆圆

 

http://img.91ddcc.com/14395300958966.jpg

 

吴三桂是明军将领,手握重兵在山海关防御清军的入侵。陈圆圆本为姑苏名妓,因其美丽而被吴三桂收为宠姬。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攻入北京,掠走了陈圆圆。本想归附李自成的吴三桂一怒之下,转而勾引清兵入关,导致明朝灭亡。


典出清代吴伟业《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4、花丛懒顾又几人——元稹与韦丛

 

http://img.91ddcc.com/14395300964708.jpg

 

唐代诗人元稹与韦丛夫妻恩爱,妻子27岁时不幸早逝。元稹心失所爱,却难忘旧情,对女色再无眷恋之意,表达了对妻子的忠贞和怀念。


典出唐代元缜《离思》:“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5、泪酒倾盆长城新——孟姜女与杞梁

 

http://img.91ddcc.com/14395300979258.jpg

 

孟姜女是秦代杞梁的妻子,秦始皇筑长城,把死去的杞梁埋在长城下。孟姜女送寒衣来到长城,知道丈夫已死,就对着长城大哭。十日后,长城崩塌。露出了杞梁的尸骨。典出民间传说。


6、银汉清浅两下分——织女与牛郎

 

http://img.91ddcc.com/14395300985497.jpg

 

织女是王母的外孙,牛郎是人间的一个孤儿,后两人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玉帝大怒,就把织女抓回天上,牛郎在后追赶,王母拔出金簪,画成天河,从此两人天各一方。每年乞巧节时,喜鹊搭桥让两人相会一次。典出民间传说。


7、彩蝶无奈舞翩翩——祝英台与梁山伯

 

http://img.91ddcc.com/14395300998247.jpg

 

祝英台女扮男装出门求学,爱上同窗梁山伯。临行前祝英台不断暗示自己的女儿身份,梁山伯却始终不解其意。当梁山伯知悉真相时,祝英台已被父亲许配马家,梁山伯忧郁而终。祝英台在大婚之日到梁山伯墓前跳坟殉情,化成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典出民间传说。


8、青衫湿遍泣孤坟——纳兰性德与卢氏

 

http://img.91ddcc.com/14395301005690.jpg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与卢氏婚后美满和谐,但好景不长,结婚三年时卢氏因难产去世。卢氏的离世给了纳兰性德极为沉重的打击,半个月后,纳兰性德写下了《青衫湿遍·悼亡》一词: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扶病,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如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表达了对亡妻的一往情深,同时也流露出难以排遣的伤痛。 

 


9、金石录成声声慢——李清照与赵明诚

 

http://img.91ddcc.com/14395301006638.jpg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和赵明诚婚后两情相悦,情投意合。两人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并撰写整理《金石录》一书。后金兵南侵,赵明诚在南下赴任途中不幸得病而死。李清照悲痛欲绝,怀着对丈夫的无限怀念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怎一个愁字了得!”

 


10、断桥残雪恋君思——白素贞与许仙

 

http://img.91ddcc.com/14395301018094.jpg

 

白素贞是修炼成人形的蛇精,在西湖断桥边游玩时巧遇书生许仙,结为夫妻。金山寺法海和尚看出白娘子是妖精,就让许仙逼迫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喝酒后现出原形。


白娘子为救吓死过去的许仙,不顾自己怀孕,来到昆仑圣山盗回起死回生的灵芝草。法海和尚又把许仙骗进金山寺,白素贞在营救许仙时不敌法海,被法海收进金钵,压在雷峰塔下,两人被迫分离。典出民间传说。

 


11、良驹不去江难渡——项羽与虞姬

 

http://img.91ddcc.com/14395301029033.jpg

 

项羽兵败垓下,面对虞姬和乌骓马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含泪和唱后拔剑自刎。最后项羽被刘邦追到乌江边,乌骓马在江边对天悲鸣流泪。项羽自认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拔剑自刎。典出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12、至尊缘何入空门——顺治与董鄂妃(一说董小宛)

 

http://img.91ddcc.com/14395301042327.jpg

 

清末野史传,秦淮名妓董小宛被送入皇宫,成了顺治帝的爱妃。顺治对董小宛宠爱有加,董后因触怒孝庄皇太后被赐死。顺治抛弃江山社稷,到五台山出家。其实这是把董小宛和董鄂妃混同一人了。董鄂妃因其美貌和贤良,颇得顺治宠爱,后因爱子病逝,身体每况愈下,在二十二岁时病逝。

 


13、孔雀年年东南去——刘兰芝与焦仲卿

 

http://img.91ddcc.com/14395301108808.jpg

 

刘兰芝与焦仲卿真心相爱,可偏执顽固的焦母却对她百般挑剔。刘兰芝毅然请归,焦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就劝说刘兰芝暂避娘家,待日后再设法接她回来。分手时两人盟誓永不相负。谁知刘兰芝回娘家后,趋炎附势的哥哥逼她改嫁太守的儿子。焦仲卿闻讯赶来,在太守儿子迎亲当天,两人双双殉情而死。典出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14、三生石畔养花魂——林黛玉与贾宝玉

 

http://img.91ddcc.com/14395301174780.jpg

 

林黛玉与贾宝玉是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小说中写林黛玉前世为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棵绛珠仙草,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日以甘露灌溉,后来又受天地精华和雨露滋润而修成女体,心中郁结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后神瑛侍者下凡,绛珠仙子愿随他去世间走一遭,将毕生眼泪还给他。以报灌溉之恩,最后林黛玉为贾宝玉泪尽而死。

 


15、美待白头吟钗凤——唐琬与陆游

 

http://img.91ddcc.com/14395301181147.jpg

 

宋代诗人陆游与表妹唐琬本是恩爱夫妻,两人诗书唱和,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夫妻俩被迫分离。两人各自婚娶十年后。陆游在沈园春游时,与偕夫同游的唐琬不期而遇。唐琬遣致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乘醉在园壁上题写《钗头凤》词: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琬也和词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不久,唐琬抑郁病死。 

 


16、扇底桃花又一春——李看君与侯方域

 

http://img.91ddcc.com/14395301197351.jpg

 

明代诗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一见倾心,留赠扇子做为定情物,不久纳李香君为妾。因时局变化,侯方域远走他乡,李香君就天天手持定情扇等侯方域归来。阉党阮大钺为泻私愤,强迫李香君嫁人,香君誓死不从,头撞楼柱,血溅定情扇。友人深为李香君的贞烈品性感慨,将扇面上的血痕点染成桃花。后清军南下,侯方域降清,李香君下落不明。


古典美人,画中仙子

这一次的美图,不是真人的照片而是美丽古典的中国画。这些都是有名的美人,也只有用这画笔才能真正勾勒出中国古典韵味的美人,这是油画素描都表现不出来的风韵。


 

http://img.91ddcc.com/14385806525668.png

 

《北方有佳人》

作者: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赏析:

  南国秀丽,其佳人多杏目柳腰、清艳妩媚;北国苍莽,其仕女多雪肤冰姿、妆淡情深。此歌以“北方”二字领起,开笔就给所歌佳人,带来了一种与南方迥异的晶莹素洁的风神。北方的佳人何止千万,而此歌所瞩意的,则是万千佳人中“绝世独立”的一人而已,“绝世”夸其姿容出落之美,简直是并世无双;“独立”状其幽静娴雅之性,更见得超俗而出众。不仅如此,“绝世而独立”还隐隐透露出,这位佳人不屑与众女为伍,无人知已而独立栏杆的的淡淡哀愁-那就不仅是超世脱俗,而且更楚楚可怜了。这就是平中孕奇,只开篇两句,恐怕就令武帝企足引领,生出对佳人的心向神往之情了。


 

http://img.91ddcc.com/14385806681181.png

 


《西宫秋怨》

作者:王昌龄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赏析:

谁分含啼:一作却恨含情。

小传: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http://img.91ddcc.com/14385807025753.png

 

 

 

《采莲曲》图一


 

http://img.91ddcc.com/14385807729117.png

 

《采莲曲》图二


《采莲曲》

作者: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赏析: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小传: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http://img.91ddcc.com/14385808155179.png

《洛神赋》

作者:曹植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赏析:

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仿佛,若隐若现的样子。飘飖,飞翔貌。回,回旋,旋转。)

这两句是写洛神的体态婀娜,行动飘忽。是描写美人行动的千古名句。


 

http://img.91ddcc.com/14385808709865.png

《凤求凰》

作者:司马相如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赏析:

这两首琴歌,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


 

http://img.91ddcc.com/14385809171311.png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作者: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意(一作语),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一作苍茫)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赏析:

 “清水出芙蓉”,出自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句。意思是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


 

http://img.91ddcc.com/14385809609533.png

《清平调·其一》

作者: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赏析:

以牡丹花比杨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