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古代婚俗

(2016-09-25 09:55:42)
标签:

我国古代婚俗


http://img.91ddcc.com/14747241528517.jpg

古时候,“婚姻”二字写作“昏因”。男子在黄昏时迎接新娘,而女子因男子而来,所以叫做“昏因”。婚姻两字,古代写作“昏因”,“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嫁,谓女适夫家;娶谓男往娶女。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合好之际,谓之婚姻”,这些都是古人对婚姻的解注。

成婚的年龄

 古代成婚的年龄,各朝代并不相同。
  春秋时期,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即可结婚; 又谓“男30而娶,女20而嫁”,是为不失时。


http://img.91ddcc.com/14529087344192.jpg

 《汉书·惠帝纪》中就明文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 三十不嫁,五算。”                                             “五算”就是罚她缴纳五倍的赋税。

http://img.91ddcc.com/14747241536560.jpg


 

其实,中国古代早婚的现象也很严重,宋代曾有“凡男年15,女年13,并听婚嫁”的规定。 

后汉书·班昭传》中就记载:班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
汉书·上官皇后传》中甚至有“月余遂立为皇后,年甫六岁”的记载。但一般都是在20岁前后。

http://img.91ddcc.com/14747241532123.jpg

成婚的时间

古时男家去女家迎亲时,均在夜间。《仪礼·士昏礼》谓:“昏礼下达。”
郑玄注曰:“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阳往而阴来,日入三商为昏。”
并且,“主人爵弁、 裳、缁 ,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
亦即迎亲的人均穿黑衣,车马也用黑色。
此俗与后世以白天迎亲、穿红色服饰的婚俗,迥然不同。
 
 

http://img.91ddcc.com/14226755176058.jpg

自唐代开始,始将迎亲的时间改为早晨。

酉阳杂俎》记载:“礼,婚礼必用昏,以其阳往而阴来也。
今行礼于晓。”晓即拂晓。此后相沿至今。

http://img.91ddcc.com/14747241536338.jpg


新妇的姿态

古代对刚入门新妇的姿态也很有讲究。
吕氏春秋》记载:“惠子出,白圭告人曰:
人有新娶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
 

http://img.91ddcc.com/14747241547786.jpg

所谓“安矜烟视媚行”,尚秉和注曰:“安矜烟视媚行,形容新妇之状态

可谓入微矣。然可意会,难以言诠。
安者,从容;矜者,谨慎;烟视者,眼波流动不直睨;
媚行者,动止羞缩柔媚安徐也。是皆新妇初入门之状态,反是则失身份。”
 

http://img.91ddcc.com/14528589907398.jpg


青庐中成婚

汉代结婚时,均以青布幔搭成帐篷,用以举行交拜之礼。
世说新语·假谲》篇记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
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
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
这种在青庐中成婚的习俗,一直沿续到清代,蒲松龄的
聊斋志异》中就多处提到。
 

http://img.91ddcc.com/14747241567090.jpg

 

汉书·宣帝纪》记载:“五凤二年诏曰:

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
 

http://img.91ddcc.com/14747241564503.jpg


 

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

党之礼,令民无所乐,非所以导民也。
汉宣帝这一诏书的目的,就在于提倡老百姓在婚礼上设酒宴庆贺。
汉书·袁隗妻传》记载:袁隗与妻子进入洞房后,夫妻俩在说悄悄话:

 


http://img.91ddcc.com/14525047546946.jpg



 


隗又曰:“弟先兄举,世以为笑。令处姊未适,先行可乎?”对曰:
又问曰:“南郡君学穷道奥,文为词宗,而所在之职,辄以货财为损,何邪?”
对曰:“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毁;子路至贤,犹有伯寮之 。家君获此,固其宜耳。”
隗默然不能屈。帐外听者为惭。
可证汉代已有听房的习俗。


 

http://img.91ddcc.com/14527666862257.jpg


 


 

妇女改嫁 

古代婚俗中与后世不同的一个习俗是:
古代妇女都不忌讳再嫁,并且从周朝至北宋一直如此。
孔子的儿子伯鱼死后,“其妻嫁于卫”又载:“子思之母
死于卫,赴于子思,子思哭于庙。

 


http://img.91ddcc.com/14525047738322.jpg


 


门人至曰:‘庶氏之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乎?’子思曰:‘吾过矣!吾过矣!’乃哭于他室。”
可见,圣人后代的子妇也不免于再嫁。而魏晋、唐宋时名门之女再嫁之事,也屡见不鲜。
 


http://img.91ddcc.com/14528589747776.jpg


 


 《三国志·吴志·步夫人传》中记载:步夫人“生二女,长曰鲁班,字大虎,
 前配周瑜子循,后配全琮;少曰鲁育,字小虎,前配朱据,后配刘纂。

 


http://img.91ddcc.com/14523941756309.jpg


 


  ”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引《随园随笔》谓:“唐时公主再嫁
 者二十三,三嫁者四。”
 并且,当时不论是前夫见到后夫,或是后夫见到前夫,均不用回避。

 


http://img.91ddcc.com/14520729147650.jpg


 

 宋代诗人陆游与前妻唐琬离婚后,有一次游沈园,巧遇唐琬及

 其后夫赵士程,唐、赵还将酒菜送给陆游,结果感动得陆游当
 场在墙上写了一篇《钗头凤》词。
 


 

http://img.91ddcc.com/14519915533069.jpg


 

 (事见《癸辛杂识》)可见,唐宋时妇女改嫁还是很正常的事情。

 直到明清时期,妇女改嫁方为礼教所不容,因此有了守节、牌坊之说。

http://img.91ddcc.com/14525931344750.jpg


 

1.三书六礼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http://img.91ddcc.com/14516159922085.jpg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http://img.91ddcc.com/14519001207955.jpg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http://img.91ddcc.com/14346009346063.jpg


 


                                                                                               2.换庚谱
 媒人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没有相冲,
 便互相交换两家的庚谱,作为订亲的最初凭据。
 


 

http://img.91ddcc.com/14243119894545.jpg


 


                                                                                               3.过文定
 为“过大礼”之前奏,通常在婚礼前一个月举行。
 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备三牲酒礼至女家,正式奉上聘书。

 


 

http://img.91ddcc.com/14526778897047.jpg


   4.过大礼

  订亲之最隆重仪式,约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进行。
  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http://img.91ddcc.com/14525931344750.jpg


 


                                                                                                5.安床
 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
  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
 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
  干、红绿豆。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
 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http://img.91ddcc.com/14526778805713.jpg


 

 结婚当晚,新人进新房后可让小孩在床上食喜果,称

 为“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
 
 


http://img.91ddcc.com/14517886239600.jpg


 

 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认为“新人不闹不发,

 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http://img.91ddcc.com/14522560828517.jpg


 


                                                                                               6.嫁妆
 收到大礼后,女家的妆套须最迟于结婚前一天送到男家。
  这批大箱小箱的嫁妆,为女家身份与财富之象征。
 


http://img.91ddcc.com/14516159922085.jpg

 

 嫁妆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

 如: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
 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
 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
 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
 服,用扁柏、莲子、龙眼(丰衣足食)。
 


 

http://img.91ddcc.com/14516160339375.jpg


 
                                                                                                    7.上头
 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夕,择定良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即一
 小时前),进行上头仪式。
 这种仪式须由“好命佬”及“好命婆”(分别是男女双方的长辈或亲友,
 择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在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

 


http://img.91ddcc.com/14498917401723.jpg


 

 一对新人均要穿上睡衣,女方应选择一个看见月亮的窗口案上,

 燃起龙凤烛,点起清香一炷,连同莲子、红枣、汤丸三碗,
   每碗六个或九个、生果、烧肉及鸡心向天参拜。

 


http://img.91ddcc.com/14522560689260.jpg


 


 男女双方并要准备尺、镜、剪刀、即所谓“龙头镜、较剪尺”,取其光明继后之意,
 让“好命佬”及“好命婆”替新人梳头,一面梳,一面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
 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上头象征一对新人已步入“成人”阶段,并祝福他们同偕白首。
 


 

http://img.91ddcc.com/14521629707576.jpg


 
                                                                                                8.迎亲
 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
 新郎在戥串石的陪同下,携着花球迎接新娘。当抵达女家后,第一关便是“入门”。
  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
  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是”,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
   入门后须留意的地方包括:

 


http://img.91ddcc.com/14517886151876.jpg


 

 姊妹接过开门利是后,应从中抽出一成至五成

  封回利是给男家兄弟,上写“姊妹茶点金”。
 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新郎顺利入门后,姊妹应以茶点招待兄弟。

 


http://img.91ddcc.com/14747241572536.jpg




 开门后,新娘应由大姐或伴娘带领出来交给其父亲,
 再由父亲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
 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
 


 

http://img.91ddcc.com/14747241571496.jpg


 


 新人再向双亲奉茶跪拜(若依照旧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见翁姑之前,不可跪拜。
 即是新人应站着奉茶给岳父岳母。不过现时已没有这么讲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新娘准备两封利是,分别为威旺金及满堂利是,过门后交予家姑。
 


 

http://img.91ddcc.com/14242243751561.jpg


                                                                                                9.出门
 在露天地方,由大姐或伴娘撑起红伞护着新娘,意指开枝散叶。
  大姐及众姊妹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可加
 红绿豆),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后便不会啄新娘。

 


http://img.91ddcc.com/14747241587724.jpg


 

 吉时,女子出门时须由大姐背着上花轿,

 据说新娘双足是不可沾地的,否则便会带来麻烦。
 但现时即使有大姐陪同,也是自行步上花车的。
 最后上花车前,新娘子应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http://img.91ddcc.com/14517886057483.jpg


                                                                                              10.过门
 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它长辈。

 


http://img.91ddcc.com/14747241589974.jpg


 

 11.三朝回门

 三朝回门指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
 礼品回娘家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