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种中国奇石,你见过几种?(二)
标签:
80种中国奇石你见过几 |
九龙壁又称华安玉。产于福建省,其岩石种类和岩石结构多种多样,主要以燧石条带灰岩和变质岩为主,颜色多变,以褐色、青绿、黑灰、青色和杂色条带者为常见。硬度甚高,质地坚韧,产量丰富,是颇具特色又有观赏价值的岩石观赏石品种。17.彩陶石
彩陶石,又称为马安石,产于柳州合山市马安村红水河十五滩,有彩釉和彩陶之分,石肌似瓷器釉面称彩釉石,无釉似陶面者称彩陶石。有纯色石与鸳鸯石之分,鸳鸯石是指双色石,三色以上者又称多色鸳鸯石,鸳鸯石以下部墨黑上部翠绿为贵。色分翠绿、墨黑、橙红、棕黄、灰绿、棕褐等色,俗称“唐三彩”。属沉积岩,以硅质粉砂岩或硅质凝灰岩为主,彩釉石多见平台、层台形,不求形异,首重色泽,以翠绿色为贵。现在已近乎绝迹。彩陶石多见象形、景观等状。18.三峡石
三峡石是产于长江三峡地区内各种奇石的总称,三峡石也就是指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一带出产的石头的总称。长江三峡既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又是一座天然奇石艺术宫。三峡石主要分布在峡江两岸的溪流河谷或崇山峻岭中。石源来自长江上游冲积到此和该区古老的前震旦系变质岩、沉积岩和前寒武纪侵入花岗岩。三峡石种类繁多,暂时发现的奇石种类多达200种以上,如纹理石、色彩石、化石、矿物晶体等,(还包括纤夫石和石器等具有文化特点的石头)。在形态、色彩、纹理、神韵等方面颇有特色,景致高贵典雅。犹以三峡图画石、清江石和宜昌幻彩红景观石最为独特。19.乌江石
乌江发源于贵州乌蒙山,是长江水系,一路自东向西奔流,于重庆涪陵注入长江。乌江石系寒武纪石灰岩,经过乌江水千万年不断地冲刷,才形成了千奇百怪的造型。乌江奇石以质地坚硬,形成难度大著称,一旦成形,即具有相当的收藏价值。
中华国画石,俗称草花石,形成于四亿七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故而又称古生石画,1996年发现于广西境内。
人们用勤劳和智慧赋予了石头新的文化生命,发掘出她那传神的美感,打磨抛光后的石头自然呈现出细腻古朴、景观绮丽、丰姿艳彩、层次分明的画面,浓墨山水、奇花异草、古树松林、溪流瀑布、高山湖泊更是无奇不有,惟妙惟肖,既有轻描淡抹、清雅绝俗;也有浓笔重彩、抽象写意,纵是国画大师亦难以描摹,她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然形成的艺术品,每一方都是不可仿制的孤品,因而受到了国内外藏家的喜爱,曾被中国政府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克林顿,香港特首董建华也将一枚国画石作为礼品赠送给美国纽约州政府。21.泰山石
泰山石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多以渗透、半渗透的纹理画面而出现,以其美丽多变的纹理又以年代久远的风化外形而著名,泰山石以其古朴、苍劲、凝重的格调名扬海内外,又加上民间有泰山石能避邪、镇宅等传说,取稳如泰山,石来运转之意,泰山石近年来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风水石。泰山石中的“文字石”、“数字石”、“人物石”、“天文地理”、“山水景观”、“花鸟鱼虫”、“十二生肖”等,或凸或凹,或动或静,龙蛇飞舞,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直接还原了大自然景观。22.兰州石
兰州黄河石藏量十分丰富。地槽七级阶地都是奇石的栖息地。兰州黄河石品种多样,有矿物类、岩石类、化石类。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母亲这神工巨匠塑造了千姿百态,形象生动,异彩纷呈的奇石。是天然形成的具有观赏、玩味、陈列和收藏价值的陈列和收藏价值的黄河卵石。陈列和收藏价值的黄河卵石。它具体分为:画面石、景观石、彩色石、抽象石、文字石。23.金海石
金海石是北京地区三大观赏石之一;是北京东北部山区峡谷河底中的卵石;因最早发现于平谷区金海湖而得名。
金海石表面光滑,纹理变化万千,但绝大多数呈现群峦叠翠、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纹理表现出峰、峦、川、湖、林木等;石的画面上出现水草、树叶等纹理似“模树石”图案;少数有人物、禽兽等图案,画面参差极富变化,它区别于一般纹理景观石的朦胧图案,纹理感觉特别清晰细腻,浓淡相宜介于中国画的工笔和写意之间,画面虚实相生疏密得体,背景深远天际朦胧,主次呼应层次极为丰富,峰峦突兀重重叠叠展现了五岳之雄伟、天台之险峻、峨嵋之奇幽、山村之幽静,被誉为“画在石上的中国画”。24.吕梁石
吕梁石产于汉文化的发祥地——江苏省徐州市吕梁乡,石因地而得名。吕梁石大都以象形石、景观石和山型石的形象来展示自己,其体大的数米,小的寸许。其中的象形石或像人物或像动物,其造型古朴而又简练,神态逼真又传神,无不充满蓬勃之气。而景观石,则百态千姿,最为可观,它如船、如楼、如古堡,一般有一、二层,也有的高达七、八层者。25.崂山绿石
崂山绿石又名崂山绿玉,产于山东省青岛崂山东麓仰口湾畔,佳者多蕴藏于海滨潮间带。崂山绿石已有数百年赏玩历史,是中国主要观赏石种之一。崂山绿石的矿物学名称为蛇纹玉或鲍纹玉,主要矿物组成是绿泥石、镁、铁、硅酸盐,杂有叶蜡石、蛇纹石、角闪石、绢云母、石棉等,质地细密,晶莹润泽,有一定的透明度。其色彩绚丽,以绿色为基调,有墨绿、翠绿、灰绿,以翠绿为上品,石质一般较为坚硬,细密,加工后既圆且润。主要观赏其色彩、结晶和纹理,可陈设于厅堂、几案欣赏,也可制作盆景。26.寿山石
中华瑰宝——寿山石(Shoushan Stone),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27.青田石
青田石,主要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内,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在中国一并与巴林石、寿山石和昌化石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石”。
青田石是一种变质的中酸性火山岩,叫流纹岩质凝灰岩,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还有石英、绢云母、硅线石、绿帘石和一水硬铝石等。颜色很杂,红、黄、蓝、白、黑都有,岩石的色彩与岩石的化学成分有关,当三氧化铁含量高时,呈红色,含量低时呈黄色,更低时为青白色。岩石硬度中等,玉石含叶蜡石、绢云母、硬铝石等矿物,所以岩石有滑腻感。主是要出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山口镇,故将其称之为“青田石”,是属于叶腊石的一种。28.昌化石
昌化石产浙江省临安昌化镇。昌化石具油脂光泽,微透明黄黑双色巧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品种很多,大部色泽沉着,性韧涩,明显带有团片状细白粉点。按色分有白冻(透明,或称鱼脑冻)、田黄冻、桃花冻、牛角冻、砂冻、藕粉冻(为主)等,均为优良品种。色纯无杂者稀贵,质地纤密,韧而涩刀,少含砂丁及杂质(涩,非贬义)。
昌化石的石质相对多砂、多气孔,一般都较寿山石和青田石稍坚些,且硬度变化较大。质地也不如二者细腻。但也有质地细嫩者及各种颜色冻石。昌化石的颜色主要有白、黑、红、黄、灰等各种颜色,品种也细分成很多种,多以颜色划分。如白色者称“白昌化”,黑色或灰色杂黑色者称“黑昌化”,多色相间者则称“花昌化”。而昌化石中,自古至今,自国内海外,最负盛名的便是“印石三宝”之一的“昌化鸡血石”了。29.巴林石
巴林石,巴林矿主要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北,雅玛吐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带。其学名叫叶腊石。与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印石”。巴林石的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精美绝伦。早在800多年前就已发现,并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被成吉思汗称为“天赐之石”,不过也只是被那时人们将它用于生活用品,如石碗。
巴林石隶属叶腊石,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巴林福黄石质透明而柔和,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瑕,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于一身,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黄三寸金”之说;巴林石中鸡血石,有“草原瑰宝”之美誉,该石温润脆爽,软硬适中,宜于镌刻,是石中妙品,令人在玩赏之余,不禁产生丰富的遐想,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有人称巴林极品石是集“寿山田黄”之尊,溶“昌化鸡血石”之艳,蕴“青田封门青”之雅的印坛奇葩,其评价正可为巴林石之写照。30.黄蜡石
黄蜡石,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一说此石原产真腊国,故称腊石)。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硬度6.5~7.5。
据说,古时的这种黄蜡石生产极少,《金玉琑碎》说:“腊石者,真腊国所出之石也,质坚似玉,非砂石不能磨与琢也。昔人曰碔砆乱玉,碔砆即腊石也。”黄蜡石同其他奇石不同,它不以“透、瘦、漏、皱”著称,而以石表滋润细腻,色彩纯黄,耀人眼目,同样具有任人想象的空间而受人钟爱。据史料详细记载:黄蜡石出产真腊国(今柬埔寨)及广东潮汕、台山等地,属硅化安岩或砂岩,含铁石英。
(图片来源:壹号收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