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珍贵古籍特展”部分展品欣赏

标签: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 |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开幕,近400种六朝隋唐写本、宋元旧本、宋明拓本以及版画、简帛文书和民族语文古籍等古籍善本在此展出。展览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华古籍的保护成就,如《赵城金藏》的修复、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以及古籍保护中心成立之后的大量高效的工作;第二部分展示了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成果;第三部分是国家珍贵古籍的善本。展出的古籍大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平时因其珍贵而深藏不露。这次展出的古籍善本近400种,展品来自全国80余个单位,或为生动优美的六朝隋唐写本、珍秘未传之宋元旧本、墨气逼人的宋明拓本以及版画、简帛文书和民族语文古籍等古籍善本。
http://culture.people.com.cn/mediafile/200806/14/F200806141622181016526611.jpg |
海内孤本:《佛说七星北斗卷》 [失佚 北宋 ] [馆藏注:北宋早年雕版印刷品 海内孤本] (人民网记者文松辉摄影) |
http://culture.people.com.cn/mediafile/200806/14/F200806141622392011365402.jpg |
袁枚亲笔书稿:《随园诗稿不分卷》。[清 袁枚撰 稿本][馆藏注:此为作者袁枚手录之诗,书法秀逸灵动](人民网记者文松辉摄影 ) |
http://culture.people.com.cn/mediafile/200806/14/F200806141622482634618731.jpg |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十四卷 |
http://culture.people.com.cn/mediafile/200806/14/F200806141622561846516777.jpg |
“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展品: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一卷 |
http://culture.people.com.cn/mediafile/200806/14/F200806141656041666845911.jpg |
《水浒传》最早繁本 [明 万历容与堂刻本](人民网记者文松辉摄并技术处理) |
http://culture.people.com.cn/mediafile/200806/14/F200806141701011179416699.jpg |
大菩萨藏经卷第三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写本][馆藏注:敦煌遗书。本卷为存世该经最早写本。 |
仁钦桑布译,明永乐九年(1411)刻本,经折装。
此经系藏传佛教信徒日常诵念的最为重要的密宗法本之一。后附发愿文。首尾分别有永乐帝所纂汉文序及藏文译文。藏文古籍中刊刻年代较早者之一,为孤本。(国家图书馆)
此经系藏传佛教信徒日常诵念的最为重要的密宗法本之一。后附发愿文。首尾分别有永乐帝所纂汉文序及藏文译文。藏文古籍中刊刻年代较早者之一,为孤本。(国家图书馆)
(西夏)仁宗校,西夏时期写本,存二十一卷,经折装。
卷三十四首有西夏文刻本说法图,有西夏仁宗御校题款,有的卷有抄写者或保存者题款,为国内现存西夏时期卷数最多的文献。修复时在封面封底发现大量西夏时期账目、契约等文书残页,亦十分珍贵。(国家图书馆)
卷三十四首有西夏文刻本说法图,有西夏仁宗御校题款,有的卷有抄写者或保存者题款,为国内现存西夏时期卷数最多的文献。修复时在封面封底发现大量西夏时期账目、契约等文书残页,亦十分珍贵。(国家图书馆)
明写本,存四册,线装。
明永乐五年(1407)开设四夷馆,专门从事外国和国内少数民族语文的翻译工作。《高昌馆课》是较有代表性的公文,共四册。前三册汉、回鹘文对照,后一册为汉文与回鹘式蒙古文合璧。绝大部分文书反映新疆各地与内地在政治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国家图书馆)
明永乐五年(1407)开设四夷馆,专门从事外国和国内少数民族语文的翻译工作。《高昌馆课》是较有代表性的公文,共四册。前三册汉、回鹘文对照,后一册为汉文与回鹘式蒙古文合璧。绝大部分文书反映新疆各地与内地在政治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国家图书馆)
[古籍概况]
畅哉道人艳体诗不分卷
(明)祝允明撰
稿本
上海图书馆馆藏
[相关阅读]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明长洲人(今江苏吴县)。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与徐祯卿、唐寅、文徵明齐名,世称吴中四才子。此本为祝氏手书诗篇,织锦册,外封有道光戊申潘仕成篆书题:“畅哉道人艳体诗”。凡十二开二十四面,行草书,用金粟山藏经纸。稿存《双娃歌》、《墉城仙人玉期歌》、《惊鸾曲》、《上元夫人》、《百五》、《闲题》、《见仙》、《重咏两仙》、《千金曲》诗九首,《祝氏集略》未收。卷末自署“畅哉道士”。册首有明周天球篆书“风调才情”四字,后有明陈鎏、黄姬水、王世贞跋。曾经淸毛庆善、潘仕成、方浚颐收藏。方氏《梦园书画录》卷十著录,称其“字体异样精彩,殊具龙跳虎卧之致”。
此诗册为祝允明未刊稿本,书法精妙。据沈培方先生考证,祝氏书有“畅哉”款者目前存世仅三件:一为戚叔玉先生旧藏行草书《琼林玉树图歌》,落款“祝允明”而钤印“畅哉居士”,上海书画出版社收入《历代名家墨迹传真》;一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祝氏草书录嵇康作《琴赋》长卷,署款“畅哉居士,允明”;一即此本。
此本兼具历史、文献、艺术价值,有明陈鎏、黄姬水、王世贞等名家手跋,洵为稀世奇珍。
畅哉道人艳体诗不分卷
(明)祝允明撰
稿本
上海图书馆馆藏
[相关阅读]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明长洲人(今江苏吴县)。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与徐祯卿、唐寅、文徵明齐名,世称吴中四才子。此本为祝氏手书诗篇,织锦册,外封有道光戊申潘仕成篆书题:“畅哉道人艳体诗”。凡十二开二十四面,行草书,用金粟山藏经纸。稿存《双娃歌》、《墉城仙人玉期歌》、《惊鸾曲》、《上元夫人》、《百五》、《闲题》、《见仙》、《重咏两仙》、《千金曲》诗九首,《祝氏集略》未收。卷末自署“畅哉道士”。册首有明周天球篆书“风调才情”四字,后有明陈鎏、黄姬水、王世贞跋。曾经淸毛庆善、潘仕成、方浚颐收藏。方氏《梦园书画录》卷十著录,称其“字体异样精彩,殊具龙跳虎卧之致”
此诗册为祝允明未刊稿本,书法精妙。据沈培方先生考证,祝氏书有“畅哉”款者目前存世仅三件:一为戚叔玉先生旧藏行草书《琼林玉树图歌》,落款“祝允明”而钤印“畅哉居士”,上海书画出版社收入《历代名家墨迹传真》;一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祝氏草书录嵇康作《琴赋》长卷,署款“畅哉居士,允明”;一即此本。
此本兼具历史、文献、艺术价值,有明陈鎏、黄姬水、王世贞等名家手跋,洵为稀世奇珍。
佚名撰,写本,线装。
《创世经》反映了纳西族对宇宙、自然、人类起源的理解及纳西族的迁徙发展史,塑造了纳西族始祖崇忍利恩和衬红褒白命的英雄形象,被誉为英雄史诗,是纳西族民间文学中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国家图书馆)
《创世经》反映了纳西族对宇宙、自然、人类起源的理解及纳西族的迁徙发展史,塑造了纳西族始祖崇忍利恩和衬红褒白命的英雄形象,被誉为英雄史诗,是纳西族民间文学中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国家图书馆)
[古籍概况]
花间集十卷
(后蜀)赵崇祚辑
宋刻递修公文纸印本 杨保彝题款
国家图书馆馆藏
[相关阅读]
《花间集》是今存最完整的早期词家作品选集,共收晚唐五代自温庭筠至李珣十八家作品五百首,按人分编,每卷五十首。作品选择精谨,版本传承有绪,文本可靠,唐五代著名文人墨客所撰曲子词诸多名作,有赖此书历代传刻,得以流传后世。
《花间集》今存宋刻本两部,皆为孤本仅存,珍贵之至。此本用南宋淳熙十一、十二等年鄂州(今武昌)公牍档册纸刷印,版刻字体古拙。此本字迹多有模糊,有前人描润笔迹。卷首欧阳炯序一叶、卷一前四叶系抄补,校以世传各本,应出自明刻所谓汤显祖评本。卷十残阙,止于第六叶。
此本清初藏徐乾学传是楼,乾嘉间藏查氏听雨楼,后归杨氏海源阁。民国初年归周氏自庄严堪,20世纪50年代初捐归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
花间集十卷
(后蜀)赵崇祚辑
宋刻递修公文纸印本 杨保彝题款
国家图书馆馆藏
[相关阅读]
《花间集》是今存最完整的早期词家作品选集,共收晚唐五代自温庭筠至李珣十八家作品五百首,按人分编,每卷五十首。作品选择精谨,版本传承有绪,文本可靠,唐五代著名文人墨客所撰曲子词诸多名作,有赖此书历代传刻,得以流传后世。
《花间集》今存宋刻本两部,皆为孤本仅存,珍贵之至。此本用南宋淳熙十一、十二等年鄂州(今武昌)公牍档册纸刷印,版刻字体古拙。此本字迹多有模糊,有前人描润笔迹。卷首欧阳炯序一叶、卷一前四叶系抄补,校以世传各本,应出自明刻所谓汤显祖评本。卷十残阙,止于第六叶。
此本清初藏徐乾学传是楼,乾嘉间藏查氏听雨楼,后归杨氏海源阁。民国初年归周氏自庄严堪,20世纪50年代初捐归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