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看那些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青铜器

(2015-02-09 08:19:04)
标签:

看看那些禁止出境展览

http://image82.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2/0616/49911961_1.jpg

 

  后母戊鼎(旧称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1939年初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http://image82.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2/0616/49911961_2.jpg

  利簋,属西周早期,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为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圆形, 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庄重稳定。以云雷纹为地,腹及方座饰兽面纹,圈足饰夔纹,兽面巨睛凝视,森严可怖。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 32字,述及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木)星当空,与《尚书·武成》、《淮南子·兵略训》等古代文献所记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藏中国国家博物 馆。

http://image82.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2/0616/49911961_3.jpg

  虢季子白盘,属西周,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虢川司出土。虢季子白盘铸于周宣王时期,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重器。此盘造型奇伟,原器高 39.5厘米,上口呈长方形,口长137.2厘米,腹下敛,平底,曲尺形四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衔环兽首两个,腹上部 为窃曲纹,下部为环带纹,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 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此盘自道光年间出土后曾被当地农人用以喂马,后县令以数钱据为己有。几经动荡,此盘被刘 铭传觅得,极为珍惜。在其后几十年内,觊觎此盘者不乏其人,刘氏后人将盘重埋地下,远避他乡。解放后,刘肃将此盘掘出献给国家。自此,虢季子白盘才得以重 放异彩,供世人欣赏。虢季子白盘先曾藏于故宫博物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image82.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2/0616/49911961_4.jpg

晋侯苏钟,属西周厉王时期,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八号墓出土。该组编钟大小不一,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钟。钟上都刻有规整的文 字,共刻铭文355字,最后两钟为2行11字。铭文都是用利器刻凿,刀痕非常明显,铭文可以连缀起来,完整地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 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古玩肆中发现此套编钟14件,并抢救回归。1993年初,山西晋侯墓考古发掘出土了 残存的2件小编钟,形制与14件晋侯苏钟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以连缀起来,证实上博从香港抢救回归的14件钟与此次发掘出土的2件钟原出同墓,此套完整 的编钟数目应是16件。现藏上海博物馆。,属西周厉王时期,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八号墓出土。该组编钟大小不一,大的高52厘米,小的高22厘米,都是甬钟。钟上都刻有规整的文 字,共刻铭文355字,最后两钟为2行11字。铭文都是用利器刻凿,刀痕非常明显,铭文可以连缀起来,完整地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 八日,晋侯苏受命伐夙夷的全过程。1992年12月,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古玩肆中发现此套编钟14件,并抢救回归。1993年初,山西晋侯墓考古发掘出土了 残存的2件小编钟,形制与14件晋侯苏钟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以连缀起来,证实上博从香港抢救回归的14件钟与此次发掘出土的2件钟原出同墓,此套完整 的编钟数目应是16件。现藏上海博物馆。

http://image82.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2/0616/49911961_5.jpg

  大盂鼎,属西周康王时期,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鼎高100.8厘米、口径78.3厘米、重153.3千克。鼎身为立耳、圆腹、三柱足、腹下略鼓, 口沿下饰以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兽面纹,并饰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造型显得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内容为周王告盂(人 名),殷代因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辅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同时记载给盂的赏赐。相传此鼎后归周雨樵,同治间左宗棠以重金购 得,又归苏州潘祖荫。1951年潘氏后人捐献国家,为上海博物馆所收藏,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 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异凝重、雄奇恣放、质朴平实等数类,大盂鼎属于瑰异凝重这一类,铭文大字,字体庄严凝重而美观, 故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书法的成就而言,当以其居首位。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image82.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2/0616/49911961_6.jpg

  大克鼎,属西周晚期,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出土,原器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千克。大克鼎又名克鼎和 膳夫克鼎,与此鼎同出的还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钟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作之器。因此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 祖父而铸造。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 流畅。由于窃曲纹如同浪峰波谷环绕器身,因此又叫波曲纹。鼎腹内壁上铭文共28行290字,为西周大篆的典范之作。内容分为两段:第一段是克对祖父师华父 的颂扬与怀念,赞美他有谦虚的品格、美好的德行,能辅协王室,仁爱万民,管理国家。英明的周天子铭记着师华父的伟绩,提拔他的孙子克担任王室的重要职务膳 夫,负责传达周天子的命令;第二段是册命辞,周天子重申对克官职的任命,还赏赐给克许多礼服、田地、男**隶、下层官吏和乐队,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了 任命和赏赐,乃铸造大鼎歌颂天子的美德,祭祀祖父的在天之灵。此鼎系周孝王时期铸器,历见著录,流传有绪,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珍贵资料。现藏上海博物馆。

http://image82.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2/0616/49911961_7.jpg

淅川出土铜禁,属春秋中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 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现藏河南博物院。

http://image82.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2/0616/49911961_8.jpg

  墙盘,属西周中期,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家村出土。此盘为西周恭王时期作品。器形宏大,制造精良。微氏家族器具,通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 深8.6厘米。墙盘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其先祖而作的铜盘,因作器者墙为史官而得此名。盥洗器,此盘造型规整,纹饰精美,敞口,浅腹, 圈足,腹外附双耳;腹部饰凤鸟纹,圈足部饰两端上下卷曲的云纹,全器纹饰以云雷纹衬地,显得清丽流畅。盘内底部刻有18行铭文,共284字,记述西周文、 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的家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长的一篇铜器铭文。铭文首先追述了列王的事迹,历数周代文武、成康、昭穆 各王,并叙当世天子的文功武德。铭文接着叙述自己祖先的功德,从高祖甲微、烈祖、乙祖、亚祖祖辛、文考乙公到史墙。颂扬祖先功德,祈求先祖庇佑,是典型的 追孝式铭文。人们从微氏家族的发展史中,可看出周王朝对殷商遗民采取的政策。1976年陕西扶风庄白家村出土。盘铭也是一篇很漂亮的书法作品,其文体使用 简明整齐的四字句式,这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带有较明显骈文风格的铭文作品。现藏陕西省周原扶风博物馆。

http://image82.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2/0616/49911961_9.jpg

淳化大鼎,属西周早期,1979年陕西咸阳淳化县史家塬出土。淳化大鼎是研究西周早期周人分布和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重要资料。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http://image82.360doc.com/DownloadImg/2015/02/0616/49911961_10.jpg

何尊,属西周时期,1963年陕西宝鸡东北郊贾村出土。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 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工艺精美、造型雄奇。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 122字的铭文,残损3字,现存119字。铭文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成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 子何进行训诰,内容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成王赏赐何贝30朋, 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训诫勉励的文告,而其中“宅兹中国”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现藏陕西宝鸡市博物馆。

 

延伸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