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是龙的传人

(2014-12-06 11:18:27)
标签:

中华是龙的传人

  W020141201481922927672.jpg 

  约公元前6000~4000年,原始人聚落而居,开始产生图腾崇拜。龙是古老的炎黄子孙的图腾。有学者指出,后世的龙的形象,基本由半坡长鱼纹演变来的,最早的龙应该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蛇状长鱼。

  古往今来,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都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将中华文化称为“龙的文化”。那么,“龙”这种神奇的动物,为什么能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心中呢?

  W020141201481922964021.jpg 

  玉器

  龙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谁也没有见过真龙,当然也概括不出它的具体形象。据说它集九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这样稀奇古怪的特征给龙的存在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W020141201481923049133.jpg 

  器物上的龙纹

  原来,龙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的“图腾”。原始人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有着亲族关系。这种动物或植物就被该氏族视作他们的象征或保护者,这就是图腾。在出土的文物中,考古工作者找到了龙作为古老的中华民族的图腾的很多证据。

  最原始的龙的形象是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它蛇身鱼形,是仰韶文化居民和后来夏人的图腾形象。在江苏吴县良渚文化出土的器物上,有似蛇非蛇的勾连花纹;在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墨绿色的工艺品玉龙。大量的实例证明,龙的崇拜在我国至少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从半坡到夏墟的原始的龙纹来看,最早的龙应该是生活中的一种蛇状的长鱼。有的学者指出,后世的龙的形象,基本上都是由半坡长鱼纹演变过的。仰韶文化古人和夏人为什么把这种蛇状的长鱼作为他们的图腾呢?可能是他们常常面临洪水灾害,都希望人类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于是就把龙鱼当成他们的保护神来崇拜。

  有的学者认为,“龙”在古代确实存在,只不过它没有人们说的那样神奇罢了。有些鳄的外形,都与传说中的“龙”很相似。它们天生就有一些奇异的功能,如能敏锐地预知晴雨,每当下雨之前,常常怒吼如雷。古代先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就把它们视为神兽,拜它为雷神、雨神、鼓神等。

  有的学者认为,远古人类过着狩猎和游牧生活,和种种野兽打交道,但它们从没见过“龙”这种最神秘、最具威胁性的动物,所以十分害怕它,从而崇拜它,把它看作是地神、水神、战神等,使得“龙”也就越来越神奇。

  不管“龙”到底是怎么演变过来的,但千百年来,“龙”在炎黄子孙的心中,一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在神州辽阔的大地上,处处都是龙的崇拜。

  W020141201481923064734.jpg 

  龙袍

  神话中的龙千变万化,能够呼风唤雨,上天入海。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描绘着龙,雕刻着龙,简直是“龙的世界”。人们生活中以龙为图案的服饰、器物、玩具随处可见,甚至谈话之间也离不开龙,如“龙凤呈祥”、“藏龙卧虎”,等等。以龙为名的民俗比比皆是,如龙舟、龙灯、龙笛,等等。以龙为名的建筑不胜枚举,如龙门、龙壁、龙亭,等等。

  “龙”,是中华民族权威和神灵的象征,我们以我们是“龙的传人”而骄傲。

                           龙年说龙币 <wbr><wbr><wbr>LONG <wbr><wbr><wbr>COINS <wbr><wbr><wbr>SHOW <wbr><wbr><wbr>FOR <wbr><wbr><wbr>CHINESE <wbr><wbr><wbr>LONG <wbr><wbr><wbr>YEAR

它的造型继承中国传统龙文化,借鉴了清代末期铸币上龙的造型。

设计师阎炳武说:采用中国最传统的龙的原型加以变化,

力求通过现代印刷工艺表现出龙的雍容与威严。

龙年说龙币 <wbr><wbr><wbr>LONG <wbr><wbr><wbr>COINS <wbr><wbr><wbr>SHOW <wbr><wbr><wbr>FOR <wbr><wbr><wbr>CHINESE <wbr><wbr><wbr>LONG <wbr><wbr><wbr>YEAR

龙年说龙币 <wbr><wbr><wbr>LONG <wbr><wbr><wbr>COINS <wbr><wbr><wbr>SHOW <wbr><wbr><wbr>FOR <wbr><wbr><wbr>CHINESE <wbr><wbr><wbr>LONG <wbr><wbr><wbr>YEAR
澳门的大西洋银行和中国银行联手推出的壬辰龙年纪念钞。
龙年说龙币 <wbr><wbr><wbr>LONG <wbr><wbr><wbr>COINS <wbr><wbr><wbr>SHOW <wbr><wbr><wbr>FOR <wbr><wbr><wbr>CHINESE <wbr><wbr><wbr>LONG <wbr><wbr><wbr>YEAR
这是2000年千禧龙年纪念钞。

 

   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传说中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兴隆洼文化的这条龙的发现,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了8000年前。在早期,古人对大多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于是便希望自己民族的图腾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渐渐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种动物的特征)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龙的形象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其中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
  新中国龙的化石(18张)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龙的雏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萌芽,是以夏族图腾为主体虚拟的想象物。古人对它有种种解释。有说螣蛇没有脚而能飞(见《荀子·劝学》);有鳞的叫蛟龙,有角的叫虬[qiu囚]龙,无角的叫螭[chī吃]龙。(均见《离骚》洪补引《广雅》)有翅膀的叫应龙(《天问》王注)。有说龙像狗像牛,《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还有的说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shen甚]的腹,鱼的鳞,虎的脚掌,鹰的爪子。有鳄鱼说、晰蜴说、马说等等。但普遍认同龙的基调是蛇。最初系统提出这一见解的是闻一多的名篇《伏羲考》。龙即大蛇,蛇即小龙。闻一多认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lie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后人在闻一多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许多丰富与补充。

龙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能走,亦能飞,能倒水,能大能小,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
   中国人以龙的传人引以自豪。中华大地上,到处可以看见“龙”,从划龙舟,舞龙灯,到龙的绘画,龙的雕刻,龙的旗帜等。龙,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是“龙的子民,炎黄子孙”。

    龙的精神,龙的足,为九州列土封疆,龙的心,为民族寄托希望,龙的魂,为华夏谱写篇章,龙的骨,为中国铸造脊梁!滔滔黄河,滚滚长江,是龙的血脉潺潺流淌;夏商周汉,魏晋隋唐,是龙的翅膀振振翱翔。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五湖四海,三山五岳,百万里方圆锦绣一方;元明清后,建共和国,五千年上下源远流长…… 悠久的文明,令人神往,美丽的传说,凄婉感伤,不朽的精神,深沉悲壮,不败的斗志,奋发激昂!盘古开天,女娲孕养,龙的传人代代成长,后羿射日,夸父逐阳,龙的子孙世世流芳!八百里长城,阻不住孟姜,阻不住那百转柔肠,三千尺天河,隔不断牛郎,隔不断那万仞刚强!动人的故事,源于质朴善良,善良的民族,无愧礼仪之邦,民族的传统,皆为温良俭让,民族的性格,向来无畏刀枪!龙的故乡,龙的精神万众传扬,龙的精神,龙的儿女熔铸身上--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哪怕是十万里远航,谁也不会忘记我们的祖上炎黄!晨风飒爽,夜雨潇湘,精心雕琢着龙的模样,冬雪融融,春雷朗朗,龙的气度照进人间万象!历尽了无数雨雪风霜,不断谱写着沁人篇章,巨龙昂首于新的曙光。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