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瓷刻之光秀色天成(图) 瓷刻艺术欣赏

(2014-11-14 15:39:29)
标签:

瓷刻之光秀色天成(图)

腾飞

                        腾飞

   何谓瓷刻?瓷刻不同于创作在纸上的书法、绘画作品,它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它的创作是通过艺术家的构思将书法的线条、绘画的构图、雕刻的刀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项综合性的造型艺术。它以瓷器为载体,以钢凿、铁锤为工具,利用瓷器本身特有的丽质和凿刻后产生的崩瓷效果,将深浅不一、疏密不同、长短不齐、有粗有细、有虚有实的凿刻技法与刀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作品的物象机理生动地再现于瓷器表面。既有洒脱的书画笔墨之韵又有浓烈的金石雕刻之趣,技法独特、风格立异、自成一科、极具魅力。其整体的装饰效果和耐人寻味的艺术处理具备了独立的审美和构成形式,是任何艺术难以代替的。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41113/19/421907171778506547.jpg瓷刻艺术欣赏" />

  开泰图

  简单讲,就是运用特制刀具在烧制后的瓷面上进行雕刻的技巧,有人形象地将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绣。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凡是能着墨于纸上的事物,无不可“绣”于瓷器之上。经过一番刀雕斧凿,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艺术家们称赞其作品是“触有手感,观有笔墨”,既有“金石趣”,又有“笔墨韵”。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41113/31/10450410223506004879.jpg瓷刻艺术欣赏" />

  枝头双燕

  瓷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门传统民间手工艺术,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大约从魏晋开始,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瓷器的出现,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当时的艺人们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廊,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41113/97/11310857168512656681.jpg瓷刻艺术欣赏" />

  百年沧桑 麋鹿回家

  今天,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明瓷器中,还可找到这些早期作品的雏形。而宋代定窑瓷器的装饰,就是在坯胎上刻出花纹后施釉烧成的典型代表。实际上,坯上刻花与釉上雕刻有着本质的区别,且不说凿刻的工具、技巧、包括艺人的基本素质不尽相同,而质地的强度硬度就相差甚远,瓷器的硬度为摩氏7级,所以说瓷刻在制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腾飞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41113/56/13255698542330377764.jpg瓷刻艺术欣赏" />

  净空法师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41113/83/17098981061260650019.jpg瓷刻艺术欣赏" />

  麋鹿王

http://www.peopleart.tv/uploads/20091210162249.jpg瓷刻艺术欣赏" />

http://www.peopleart.tv/uploads/20091210162332.jpg瓷刻艺术欣赏" />

 

http://www.peopleart.tv/uploads/20091210162343.jpg瓷刻艺术欣赏" />

http://www.peopleart.tv/uploads/20091210162352.jpg瓷刻艺术欣赏" />

 

http://www.peopleart.tv/uploads/20091210162401.jpg瓷刻艺术欣赏" />

 http://www.peopleart.tv/uploads/20091210162411.jpg瓷刻艺术欣赏" />

http://www.gogochina.cn/img/20/20130813/1754185.jpg瓷刻艺术欣赏" />

 

 江雨三瓷刻瓷板

http://image50.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3/1822/22416994_1

 

瓷刻,即用特制的合金工具以刀代笔;通过小锤子在素面白瓷上根据作者的构思与画意,敲打出深浅不同的斑恨,经过染色、休整等程序所产生的特艺效果。

瓷刻艺术早在清代就诞生了,宫里有个“造办处”,那时的工匠们为了使一些书画家随心所欲在白瓷上的作品长期保留,他们就利用当时最硬的“老钢”在瓷器上进行笨拙的雕刻。http://image50.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3/1822/22416994_2           申世德1979年作品《贵子连生》

 

http://image50.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3/1822/22416994_3

                    申世德2011年作品《山水》

    瓷刻的工具很简单:一把装有藤条的小锤,两只特制的合金凿子,一只金刚石刀和一只平光眼睛。装有藤条的小锤是为了利用藤条有着良好的弹性,方便操作。两只凿子有区别,一只圆头的:用它来表现流畅浑厚的线与点,适合处理国画的线条、勾勒。而平头凿主要是为了西画的块面以及动物的皮毛质感而设计的。在国画的大片染色处理上也通常使用平凿。在刻画仕女方面就必须使用金刚石刀了,比方说她面部柔嫩的线条就需要使用金刚石刀来完成,因为用这种刻刀产生的效果是与凿子不同而区别在于感觉的不同。为了瓷粉不进入眼睛,操作的时候必须戴上眼睛,起到保护作用。

http://image50.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3/1822/22416994_4            申世德1998年作品《孔雀牡丹》

     在刀法的运用方面瓷刻也比较讲究,圆凿的刀法较为简单,根据画面的需要可灵活运用。主要有左右侧点法、顺点法与逆点法;而跳点法最难掌握,它是有一定造型基础的高手惯用的表现手法。平凿的设计最初是为了塑造西洋画的块面效果,可后来也运用到国画的线条处理上了。使用平凿刻出来的书画作品有着极为强烈的“金石”感,这是世界上所有门类艺术而不能及的,也是中国瓷刻艺术最大的特点。平凿的刀法有:平凿法、角凿法与捻凿法,最常用的是后两种。因为它的变化大、表现力强,线条的变化主要是依赖灵活的角、捻结合,粗放的变化老辣的线条多用此法。

瓷刻的染色与绘画有所不同,它有两种方法。既色染与釉染,没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色染,直接使用油画颜料;在使用油画颜料染色的时候要注意稀料的调配,过稀了色度不够,很浆了不宜干燥和擦拭。这就需要灵活的运用,以方便为佳。在稀释颜料的同时也必须注意不要使用汽油或香蕉水。因为这些东西容易破坏油画颜料的本性,最后没有光泽感,达不到相应的艺术效果。而釉染则不同,它的染色材料是低温釉色,使用这种染色方法是1976年开始的,因为色染法使用的颜料最后会因时间的推延而退色,经过很长时间的总结、结合了彩绘艺术才开始使用低温釉了。这是瓷刻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飞跃,有机的与彩绘艺术结合同时也是瓷刻艺术语言更加丰富完善,成为空前绝后的伟大创举。

            列宁和我国几位领导人的肖像瓷刻供博友欣赏。http://186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6/20/19/26/u199726885_13167e75484g215.jpg瓷刻艺术欣赏" />

http://187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6/16/1/26/u199726885_1314f70f09cg214.jpg瓷刻艺术欣赏" />

http://188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6/16/1/27/u199726885_1314f71c022g214.jpg瓷刻艺术欣赏" />

http://181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6/16/1/28/u199726885_1314f72bedfg214.jpg瓷刻艺术欣赏"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