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宫廷服饰文化赏析

(2014-09-21 18:10:34)
标签:

文化

清代宫廷服饰文化赏析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40919/12/14643590681845581440.jpg

  清 蓝地纳纱盘金龙袍

衣冠,自从摆脱了蔽体御寒的原始属性后,就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最外在的文化表征,蕴纳着深邃而多元的文化内涵。中国作为伟大的文明古国,更赋予衣冠以明礼仪,辨尊卑的政治功能,并且在王朝更迭时必制定新的冠服制度以作为新政权的外在标志。

http://www.dpm.org.cn/files/jsp/dpm/tianchaoyiguan/images/01_05.jpg
    清王朝一统天下后,借鉴吸收了传统服饰文化中色彩与纹饰等精髓,同时又融入本民族的骑射文化元素,形成特点鲜明的服饰制度。以皇帝后妃为主体的清代皇家服饰,包括礼服、吉服、常服、行服、便服等在不同场合穿着的各种服饰。礼服肃穆庄严,吉服喜庆热烈,行服方便实用。而便服缤纷竞妍,最为华美,由此演化的旗袍,则成为中国服装文化在世界民族服装之林中永不落幕的代表。
http://www.mimito.com.cn/uploadfile/201205/1/360915213.jpg

衣食住行是民生的四大需要;换言之,衣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 品,一则蔽体,一则御寒。但爱美是人们的天性,以致又逐渐增加了装饰外表,增加美观的作用。然而在人们组成聚落社会以后,服饰又增加了一项识别身份的作 用。《尚书》中有篇《十二章纹》的记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做绘;宗、藻、火、粉米、黼、黻刺绣。”也就是说,君王的服装上绘 十二种纹样,诸侯则按爵位依次递减为九章、七章、五章等。

http://www.hnmuseum.com/hnmuseum/UserFiles/Image/news2013/August/20130820-03.jpg

清 代服饰与我们今天相距时间并不遥远,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通用之装。它曾经在中国盛行了近300年,一直到20世纪初,还风韵依然。因此有为数 不少的清代服饰,被完好的保存在世界各地,他们都是华夏的瑰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代王朝兴衰的见证。在清代服饰中,最典型最为华贵的,当推清代宫廷服饰。 所谓宫廷服饰,确切地说,是指皇帝、后妃、皇子、皇孙及贵戚、王公大臣们,在宫廷内外活动中,依规定穿着的各种袍服。按照清朝的典制规定,这些袍服基本上 分为四大类别,重大盛典时所用的礼服;吉庆筵席时所着的吉服;巡幸外出时所着的行服;平素燕居时所用的常服。

http://img1.ph.126.net/VwM20NuE2-7QBGS5Wsnoeg==/1031324314684894381.jpg

这 些服饰,由于用者不凡,非富即贵,所以在制作上都极尽巧工,精益求精;质料选择上也尽为上乘,正所谓“锦若云霞,纱似蝉翼”。至于缂丝、刺绣更是不无精 绝,如时人所说“一丝缂丝,一寸金”。据说当时单单一件皇帝的缂丝龙袍,就要花上390个工日,又何止万金。其制作与管理由内务府负责,整个过程分工细 致,管理有序,人员庞大。龙袍的专职织造人员就有2602人。据清宫《内务府奏销档》和《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等档案记载,皇帝敕谕多次要求官 局所织缎匹“务要经纬均匀,阔长合适,花样精巧,色泽鲜明”,质量不合格,必须补赔、罚俸或受鞭责。龙袍制作不计成本,用赤金捻线,以雀羽为绒,因而绣出 的龙腾图案金光灿灿;而织出的翔凤彩翼斑斓,龙蟠凤逸之姿跃然服上。因而它们虽为服饰,却也是清代刺绣工艺水平的最高代表。因此,它们可说是清代服饰中的 精品、世间的珍宝。

http://cpimg.beareyes.com.cn/p_img/801/801492/801_48504_0.jpg

 礼服为清代帝、后参加重大典礼时所穿用。如皇帝登极,祭拜天、地、日、月,皇后亲蚕,以及在元旦、万寿、冬至三大节日接受朝贺时须穿用的配套服装。皇帝礼服包括端罩、衮服和朝袍;皇后礼服包括朝褂、朝袍和朝裙。清代帝、后礼服的繁复,有着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内涵。这些服装的设计,不仅继承了古代传统礼制中的十二章纹饰,五行中的黄色,龙的形象等,还融入了马鞍、马蹄和弓的形象,将中国古代冠服制度与满族特色巧妙地融为一体。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尊,通过冠服的形制和色彩等,得到极致的张扬。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5/03/17/rb050317004.jpg

清代帝、后吉服又称“花衣”、“彩服”,主要用于重大吉庆节日、筵宴,以及祭祀主体活动前后的“序幕”与“尾声”阶段。皇帝吉服包括衮服和龙袍;皇后吉服包括龙褂和龙袍。所谓花衣和彩服,是指这些服装会根据不同时令节日里(花衣期)的不同需要,随时变换衣服的纹样或色彩。有时,皇帝也会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定制其喜欢的颜色龙袍来享用。清代帝、后吉服,于庄重中蕴涵活泼,于成规中追求精美,可谓异彩纷呈,独具特色。

http://p3.so.qhimg.com/t01a52b689f994e00bd.jpg

狩猎曾是满族先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方式,为适应骑射的需要,满族创造性地缝制出方便、实用、自成一款的服装,后世称为行服。

http://news.sxxl.com/uploads/2011/0426/20110426145820-4323.jpg

随着满族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适应新环境的服装款式成为主流,行服退居为围猎、马上驰骋征战以及外出巡幸所用。清代行服包括行服袍、行服褂与行裳。因其重在实用,既没有繁缛的纹饰,颜色也非常朴素。在款式上,缺襟是其显著特点,以便跨腿骑马及开步射猎。在其满族“骑射尚武”的历史中,行服享有“得胜袍”、“得胜褂”的美誉,被载入清代史册。

http://img51.fs31.com/9/20130802/635110337029810128646.png

  便服是清代帝后燕居时穿用的服装,具有形式繁复多样,颜色与纹样绚丽多彩等特点。包括便袍、衬衣、氅衣、马褂、坎肩、袄、衫、裤、套裤等。这些服装的装饰方法与风格,体现出清代早、中、晚期,由简约质朴到奢华考究,最后发展为舒适合体,突出审美情趣与张扬个性的不同时代特征。缤纷琳琅的后妃便服,以其夸张的绦边镶滚与精美的织绣工艺,谱写了清代宫廷服饰最华彩的乐章。其精美绝伦的工艺、个性鲜明的款式、高雅超凡的情趣,至今仍是传统民族服装创新的不尽源泉。

http://a4.att.hudong.com/58/97/01300000016998121603972957441.jpg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收藏一件龙袍,就等于收藏了清代300年的历史。当然,现今市场因素也 为其价值翻身助力。首先龙袍存世数量有限,且大部分集中于故宫博物院,民间品相完好的龙袍能保存至今实属难得。在如此有限的数量下,藏家需求却越来越大。 其次,龙袍价值被低估,升值空间巨大。再次,龙袍无法伪造,伪品极易被识破。龙袍的制作工艺极其繁琐,所费材料皆是当时时代最好的,在形制、制作工艺、装 饰图案以及对于衣服的色彩上都规定得十分严谨苛刻。文献都有详细记载,稍有差错即可断定为假。

http://p0.so.qhimg.com/t0148d71bd6b467549a.jpg

http://shopimg.kongfz.com.cn/20110821/1510750/137608nWt52_b.jpg

http://www.so-b.com/tusbL3R1c2JpbWcwMi50YW9iYW9jZG4uY29tL2ltZ2V4dHJhL2kyLzcyMDQxMTYyNy9UMkkwMC5YZE5iWFhYWFhYWFhfISE3MjA0MTE2MjcuanBn.jpg

http://pic2.duowan.com/webgame/1103/163509088450/163509284018.jpg

http://img7.ph.126.net/ddtCA7sFwp9DheVk1YX_0w==/583216151761526137.jpg

http://img1.ph.126.net/O8dtKxbgMKL-B5c2U27QbQ==/2742410698108972711.jpg

http://img4.ph.126.net/795fgYsVN8tK4DMjb0D1BQ==/2549881814038884984.jpg

http://www.mimito.com.cn/uploadfile/201205/1/de0855220.jpg

http://img4.ph.126.net/WGRXpSp4yJFNzcDPImCLqA==/1564156445598168414.jpg

http://p1.so.qhimg.com/t01b058590dad469cc1.jpg

http://photocdn.sohu.com/20130802/Img383193279.jpg

http://p1.so.qhimg.com/t01d189a7471b3d4c2b.jpg

http://www.topsjs.com/bbs/attachment/mon_0608/22_704_7868985ad6cab9b.jpg

http://www.topsjs.com/bbs/attachment/Mon_0608/22_704_127b46eaa428d86.jpg

http://hm.people.com.cn/NMediaFile/2013/0802/MAIN201308021705000412955774459.jpg

http://p0.so.qhimg.com/t01ac3dfdd9e0dfc8cf.jpg

 

清代宫廷服饰文化赏析

http://img.hb.aicdn.com/1e75b039ca5c4a8328fedcf77ab29455eba5392a12c4d-OpU62B_fw658

http://static.wumii.cn/site_images/f/b/v/xdcuhB.jpg

http://www.ourjg.com/BBS/UploadFile/Mon_1004/29_2765_532c0d08e1f035e.jpg

http://www.mimito.com.cn/uploadfile/201205/1/360915213.jpg

http://d05.res.meilishuo.net/picdetail/a/17/c4/03b741150ab28fbe35167c50617a_727_960_1_1.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