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朝皇帝独爱钟表 钟声常鸣谐音终生长命

(2013-10-13 11:17:35)
标签:

清朝皇帝独爱钟表钟声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12/03/21/e83d4d10d6a94c6ab1cc1fd6aab9d6ec.jpg

                  故宫收藏的乾隆珍藏钟表

 

 

  与钟表结缘的清朝帝王

 

  故宫内的奉先殿,原本是清朝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如今,这里陈列着皇宫收藏的各式各样精美的钟表,令这里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钟表博物馆。这些钟表大多制造于十八、十九世纪,其中不少是舶来品,来自英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国;还有一部分是国产钟表,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中国钟表匠人制造。

  琳琅满目的钟表,来源于明清两代皇帝对钟表的喜爱和收藏。最早收藏钟表的,是明朝的万历皇帝。公元160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北京,为皇帝带来了一大一小两座自鸣钟。这两座自鸣钟成为皇宫收藏的第一批钟表。

  公元1644年,清王朝建立。与明朝皇帝相比,清朝皇帝对钟表的兴趣有增无减,他们想方设法收集各种各样的珍奇钟表,赏玩钟表成了皇室成员的一种时尚。

  外国使团和传教士也投其所好,每次进宫,都会携带着精美的钟表呈献给皇上,以此换取在华的利益。欧洲制表商也看准了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并按照中国人的喜好,专门生产销往中国的钟表。如此一来,皇宫收藏的钟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美。

  这些西洋钟表多用日月星辰、车马人物、动物花卉、房屋楼阁做装饰,上紧发条后,人物可以表演动作,小鸟能婉转鸣唱,花朵会优美开放,车辆可以行走,动物的眼睛可以自由转动,新颖别致,富丽堂皇。

  顺治皇帝对新颖的钟表非常喜爱。1652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呈献了一架“天球自鸣钟”,除了报时,钟表还可以演示日月运行,让顺治皇帝大开眼界,连连称奇。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12/03/21/771ebcdd4a9f419f90e29e99b1e019d4.jpg

 

 

  康熙是一位勤奋好学的皇帝,对西洋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代表欧洲现代科学技术的钟表更是情有独钟。不过,康熙收藏钟表不单单为了赏玩,而是把钟表当作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物。

  在清朝皇帝中,对钟表最痴迷的,要算乾隆皇帝了。他不遗余力地收集各种奇钟异表,并多次下旨广东海关官员,让他们不惜重金购买西洋钟表,并在宫中亲自指挥制作,使钟表的收藏和制作在此时均达到了有清一代的高潮。

  乾隆一朝,授意购买、制造、改造钟表的谕旨比比皆是。《乾隆朝贡档》记载,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粤海关总督李永标、广州将军李侍尧进贡“镶玻璃洋自鸣乐钟一座,镀金洋景表亭一座”。乾隆帝看过贡品,传谕“此次所进镀金洋景表亭一座甚好,嗣似此样好的多觅几件,再有此大而好者亦觅几件,不必惜价。如觅得时,于端阳贡几样来。钦此。”

  乾隆帝喜欢洋钟的心情十分迫切,于是不到端阳贡时,李侍尧等人就按特旨传办的方式,进献“大小自鸣钟十三架、金镶洋景钟一座”。

  在乾隆皇帝的关注和推崇之下,钟表匠师为钟表增添了许多妙趣横生的附加功能,充分满足了皇帝的猎奇心理,诸如变换文字、音乐鸟、活动人偶、水法、行船、转花、滚球等复杂的演示功能,令人眼花缭乱。这又成为高级别钟表的另一大特色。

  同时,为满足乾隆皇帝的喜好,沿海官员也争相购进西洋钟表。数量庞大的钟表收藏,很快令乾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钟表收藏者。故宫珍藏的许多钟表,大部分都是当年乾隆皇帝收藏和令人制造的,它们造型美观,制作精巧,件件都堪称绝世珍品。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12/03/21/8b428f99f9fa47a1b6f286bc1876148f.jpg

 

 

  钟表在中国

 

  钟声常鸣谐音终生长命

  古代钟是权力的象征,钟是帝王祭天礼器,秦始皇析求上天保佑他终生长命,到泰山祭天死于途中。以后为帝王析求长寿终生长命,不去泰山祭山。把钟进入寺庙由僧侣祭司,僧侣每天晨钟暮鼓,从此寺院内外钟声常鸣保估施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西洋自鸣钟

  自十四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用西洋自鸣钟打开中国大门。从此万历皇帝对西洋自鸣钟爱不择手,由二个太监看护身不离钟,钟不离身。中国早期针时器叫土圭、圭表、日晷、漏壶等。从西洋进贡的计时器,没有中国名称,因钟报时声音象钟声,帝王把钟视为权力象征,西洋自鸣钟只有帝王才有权使用,所以定名为“西洋自鸣钟”。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12/03/21/8f300024056647baae0c5e1440d64324.jpg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12/03/21/0d57f08eb572469d957d4a2458614a83.jpg

                       18世纪英国的钟表及制造商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制造机械钟表的国家之一,14 世纪中叶便有钟表问世,而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英国钟表,大多是18 世纪的产品,种类繁多,样式复杂新颖,大部分注明作者姓名、产地及年代。在钟盘或夹板上,常注有“London”字样。钟表上的署名以詹姆斯·考克斯(James Cox)、威廉森(Williamsom)最多,其次是巴伯特(Barbot)等。

  英国钟表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以建筑为造型;二、以人物、动物转动为景观;三、以大自然及田园风光为背景的陈设钟表。英国钟表外壳大多是整体铜镀金,镀金外壳上以红、绿、蓝、黄、白等色料石镶嵌花草。亮丽的金色是其基本色调,即使是黑色木壳钟,其边框、底足、顶部也包以镀金花饰、异兽,给人以金碧辉煌之感。

  这和当时英国贵族中流行的室内装饰风尚相一致。英国钟表造型不拘一格,各式建筑、田园风光、自然景观等均可被选取作为题材,附之以水法、变花、转花、跑人、跑船、转鸭等活动玩意儿装置。表盘、机芯上夹板上多标明制作者名款及产地。英国钟表体现了英国在机械制造、音乐、金属工业及绘画、雕刻、珐琅、玻璃等方面的高超技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322/72/5398279046522328332.jpg钟声常鸣谐音终生长命" TITLE="清朝皇帝独爱钟表 钟声常鸣谐音终生长命" />
James Cox专为中国市场制作的音乐盒钟,约1770年。



  詹姆斯·考克斯(James Cox)18世纪英国最负盛名的钟表制造大师,经他设计、制造的各种钟表不仅在全欧洲享有盛誉,还随着商船落脚到清代皇宫中,成为帝后们的宠爱之物。1783——1792年,他与其子曾在中国开设分店,18世纪下半叶向中国销售钟表最多,清宫旧藏中有多件带其名款的钟表。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0322/24/4755227637781290680.jpg钟声常鸣谐音终生长命" TITLE="清朝皇帝独爱钟表 钟声常鸣谐音终生长命" />
1780——1785年间,提摩太·威廉森制作的怀表。



  约瑟夫·威廉森(Joseph Williamson)是英国安娜女王时期(1702-1714年)御用钟表匠,发明了走时最准确的天文钟及标明日期、星期的日历时钟。提摩太·威廉森(Timothy Williamson)是18世纪末期著名的钟表匠。威廉森家族为18世纪英国著名的制表家族。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

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 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
故宫钟表馆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奉先殿,展厅高大宽敞,面积2208平方米,展品182件。它是中外各国钟表匠师的智慧和心血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科技和艺术价值。从中可以看出18~20世纪初200多年间世界钟表发展的光辉历程。

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

    计时器在我国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二三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圭表、日晷和漏壶等计时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出土的西汉石日晷,堪称较早的计时器;陕西兴平茂陵博物馆珍藏了一件出土的汉代铜漏壶。机械钟表的使用,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机械钟表由欧洲人发明,明末清初进入我国。据载,1601年,明万历皇帝得到了2架自鸣钟,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进贡的。从此,我国有了使用机械钟表作为计时器的历史。

    宫廷中的钟表绝大部分是18世纪中国和英国制造的。

    中国钟表主要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以及广州和苏州制造。清代康熙皇帝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亲自向外国传教士学习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一些传教士还精通钟表制作,故当时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已开始制造和修理钟表。乾隆时期,造办处的钟表制作得到空前发展,集中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他们当中有外国人,有从广州招募来的中国工匠,宫中小太监也有学做钟表的。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奉皇帝的旨意制作御用钟表。工匠做钟表,面样须经御览,批准后方可制作。钟表的造型多为楼台、亭阁、寺塔等建筑形式。制作每一件钟表,都离不开造办处其他作坊如漆、铸炉、牙、玉、木、金等作坊的协作,可以说,钟表是多种工艺的组合。除造办处外,广州和苏州的钟表生产也具有一定规模,产品质量与欧洲不相上下,价格相对便宜,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所以也被宫廷使用。

   铜壶滴漏、紫檀木雕楼式自鸣钟和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是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制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三件计时器。

     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 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      
    黑漆彩绘楼房阁群仙祝贺钟    铜壶滴漏 
 
        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 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
     自开花献桃荷花缸钟  铜镀金迎手钟  
 
   铜壶滴漏制造于嘉庆四年(1799年),漏壶由三个方斗形的“播水壶”、一个“分壶”和一个圆形“受水壶”五部分组成。在方形木亭的高处,有一个平台,上面放着一个“播水壶”;在它的前方有两个依次降低一个壶高度的平台,上面也各放一个“播水壶”。再下端的平台为“受水壶”盖,盖上立一个双手握“漏箭”的铜人,“漏箭”上刻着12个时辰(2小时为1个时辰)。上数第二个“播水壶”的后下方,另外放着一个起着调节水流速度的“分水壶”。漏壶的计时原理是:每日正午12时,亭中的“播水壶”注满水后,壶的前下方龙口有水流出,滴入下面壶中,这样逐壶滴漏,随着“受水壶”水位的提高,“漏箭”就上浮到相应的位置,这时就可以从铜人手握处的刻度知道时间。每次注满水后,可滴漏一昼夜。自从机械钟表进入我国,这一古老的记时器就不再用来记时,只作为礼器陈设在宫殿里。

    与铜壶滴漏相对称的西边,陈列着一座高585厘米、底260厘米见方的紫檀木雕楼式自鸣钟。它是钟表馆里最大的一座机械钟,也是乾隆时期制造的现存最大的一座自鸣钟。

    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高185厘米,长102厘米,宽70厘米,为卷棚歇山顶两层阁楼形式,钟座是黑漆彩绘福寿长桌。钟盘位于底楼正中,上有五孔。上发条后,可走时、报刻、报时、发起、发打。钟盘的左边是“海屋添筹”布景,右边是“群仙祝寿”布景,下方钟座上两个孔上弦后,均可活动。上层三座楼门内,各有一手持钟碗人,逢3、6、9、12时,门打开,一同出来打钟碗,报完刻、时,退回门内。这座钟的制作费工费时。乾隆九年(1744年)开始制作,乾隆十四年(1749年)方完成,历时5年,工艺考究,做工精细,古朴典雅,是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典型风格,也是乾隆时期的代表作。 

           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  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
        铜镀金葡萄架       铜镀金少年 
        铜人举表(英)        牵羊钟     
      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   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
 
     铜镀金象拉战车乐钟(英) 铜镀金写字人钟
 
 展品中,“铜镀金象拉战车乐钟”和“铜镀金写字人钟”是英国钟表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件精品。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少年牵羊钟,18世纪,通高93cm,面宽51cm,厚39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象拉战车乐钟,高70cm,长136cm,宽55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镀金珐琅怀表,19世纪,直径3.5cm,厚1cm。瑞士制造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滚钟,直径13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嵌料石六角星式表,19世纪,直径17cm,厚5.5cm。法国制造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面宽70cm,高150cm,厚70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彩漆嵌铜活鼓字盘钟,清乾隆,通高63cm,面宽37cm,厚16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木楼式时刻更钟,清乾隆,通高100cm,面宽51cm,厚41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高185cm,面宽102cm,侧宽70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黑漆描金花木楼更钟,清乾隆,通高79cm,面宽49cm,厚49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空中仙阁祝寿钟,高103cm,长35cm,宽35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珐琅三人献寿钟,清乾隆,通高100cm,面宽40cm,厚32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转柱太平有象钟,高85cm,长33cm,宽40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珐琅楼转花倒球钟,清乾隆,通高104cm,面宽39cm,厚31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嵌珐琅葫芦顶渔樵耕读钟,通高87cm,面宽46cm,厚38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珐琅瓶变字转花开花钟,清乾隆,通高83cm,面宽30cm,厚22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福禄寿三星钟,清乾隆,通高89cm,面宽41cm,厚33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龙喷球五子夺莲钟,清乾隆,通高99cm,面宽45cm,厚35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写字人钟,高231cm,底座77×77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铜镀金雉鸡山石骑士牵马表,英国詹姆斯·考克斯制造,高238cm,长114cm,宽71cm。清宫旧藏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葡萄架人举表,1780-1795年,通高54cm,面宽24cm,厚24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嵌珐琅钟,高81cm,底座35×35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牧羊风景羊驮钟,18世纪,通高79cm,面宽63cm,厚53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山羊驮塔式转花嵌表,通高103cm,底座边长40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孔雀开屏人打钟,18世纪,通高59cm,面宽33.5cm,厚16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山羊驮乐表,1766年,通高96cm,面宽40cm,厚28cm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组图)

铜镀金转皮球花钟,18世纪,通高49cm,宽22cm,厚16cm。英国制造


【明信片  格式面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铜镀金自开门喷珠五子夺莲转花钟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铜镀金嵌珐琅转花跑人钟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木楼自鸣鸟顶四面盘时乐钟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玳瑁楼嵌料石银花走人乐钟】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铜镀金转花水法表】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铜镀金宝盆式打簧料花钟】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铜镀金广珐琅上顶亭式转花钟】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铜镀金六方水法转人物架表】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红木人物风扇钟】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铜镀金烧兰亭式人打钟】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铜镀金鹤式开花活蝶乐钟】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铜镀金人拉马钟】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铜镀金嵌珐琅水法镜表】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铜镀金珐琅鸟音钟】

 

文物:日本版鈥湵本┕使┪镌菏詹刂颖碚光澝餍牌

 

【明信片:铜镀金山石座犀牛驮塔式转花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