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朝皇帝独爱钟表钟声 |
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12/03/21/e83d4d10d6a94c6ab1cc1fd6aab9d6ec.jpg
与钟表结缘的清朝帝王
故宫内的奉先殿,原本是清朝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如今,这里陈列着皇宫收藏的各式各样精美的钟表,令这里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钟表博物馆。这些钟表大多制造于十八、十九世纪,其中不少是舶来品,来自英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国;还有一部分是国产钟表,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中国钟表匠人制造。
琳琅满目的钟表,来源于明清两代皇帝对钟表的喜爱和收藏。最早收藏钟表的,是明朝的万历皇帝。公元160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北京,为皇帝带来了一大一小两座自鸣钟。这两座自鸣钟成为皇宫收藏的第一批钟表。
公元1644年,清王朝建立。与明朝皇帝相比,清朝皇帝对钟表的兴趣有增无减,他们想方设法收集各种各样的珍奇钟表,赏玩钟表成了皇室成员的一种时尚。
外国使团和传教士也投其所好,每次进宫,都会携带着精美的钟表呈献给皇上,以此换取在华的利益。欧洲制表商也看准了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并按照中国人的喜好,专门生产销往中国的钟表。如此一来,皇宫收藏的钟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美。
这些西洋钟表多用日月星辰、车马人物、动物花卉、房屋楼阁做装饰,上紧发条后,人物可以表演动作,小鸟能婉转鸣唱,花朵会优美开放,车辆可以行走,动物的眼睛可以自由转动,新颖别致,富丽堂皇。
顺治皇帝对新颖的钟表非常喜爱。1652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呈献了一架“天球自鸣钟”,除了报时,钟表还可以演示日月运行,让顺治皇帝大开眼界,连连称奇。
康熙是一位勤奋好学的皇帝,对西洋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代表欧洲现代科学技术的钟表更是情有独钟。不过,康熙收藏钟表不单单为了赏玩,而是把钟表当作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物。
在清朝皇帝中,对钟表最痴迷的,要算乾隆皇帝了。他不遗余力地收集各种奇钟异表,并多次下旨广东海关官员,让他们不惜重金购买西洋钟表,并在宫中亲自指挥制作,使钟表的收藏和制作在此时均达到了有清一代的高潮。
乾隆一朝,授意购买、制造、改造钟表的谕旨比比皆是。《乾隆朝贡档》记载,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粤海关总督李永标、广州将军李侍尧进贡“镶玻璃洋自鸣乐钟一座,镀金洋景表亭一座”。乾隆帝看过贡品,传谕“此次所进镀金洋景表亭一座甚好,嗣似此样好的多觅几件,再有此大而好者亦觅几件,不必惜价。如觅得时,于端阳贡几样来。钦此。”
乾隆帝喜欢洋钟的心情十分迫切,于是不到端阳贡时,李侍尧等人就按特旨传办的方式,进献“大小自鸣钟十三架、金镶洋景钟一座”。
在乾隆皇帝的关注和推崇之下,钟表匠师为钟表增添了许多妙趣横生的附加功能,充分满足了皇帝的猎奇心理,诸如变换文字、音乐鸟、活动人偶、水法、行船、转花、滚球等复杂的演示功能,令人眼花缭乱。这又成为高级别钟表的另一大特色。
同时,为满足乾隆皇帝的喜好,沿海官员也争相购进西洋钟表。数量庞大的钟表收藏,很快令乾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钟表收藏者。故宫珍藏的许多钟表,大部分都是当年乾隆皇帝收藏和令人制造的,它们造型美观,制作精巧,件件都堪称绝世珍品。
钟表在中国
钟声常鸣谐音终生长命
古代钟是权力的象征,钟是帝王祭天礼器,秦始皇析求上天保佑他终生长命,到泰山祭天死于途中。以后为帝王析求长寿终生长命,不去泰山祭山。把钟进入寺庙由僧侣祭司,僧侣每天晨钟暮鼓,从此寺院内外钟声常鸣保估施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西洋自鸣钟
自十四世纪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用西洋自鸣钟打开中国大门。从此万历皇帝对西洋自鸣钟爱不择手,由二个太监看护身不离钟,钟不离身。中国早期针时器叫土圭、圭表、日晷、漏壶等。从西洋进贡的计时器,没有中国名称,因钟报时声音象钟声,帝王把钟视为权力象征,西洋自鸣钟只有帝王才有权使用,所以定名为“西洋自鸣钟”。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制造机械钟表的国家之一,14 世纪中叶便有钟表问世,而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英国钟表,大多是18 世纪的产品,种类繁多,样式复杂新颖,大部分注明作者姓名、产地及年代。在钟盘或夹板上,常注有“London”字样。钟表上的署名以詹姆斯·考克斯(James Cox)、威廉森(Williamsom)最多,其次是巴伯特(Barbot)等。
英国钟表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以建筑为造型;二、以人物、动物转动为景观;三、以大自然及田园风光为背景的陈设钟表。英国钟表外壳大多是整体铜镀金,镀金外壳上以红、绿、蓝、黄、白等色料石镶嵌花草。亮丽的金色是其基本色调,即使是黑色木壳钟,其边框、底足、顶部也包以镀金花饰、异兽,给人以金碧辉煌之感。
这和当时英国贵族中流行的室内装饰风尚相一致。英国钟表造型不拘一格,各式建筑、田园风光、自然景观等均可被选取作为题材,附之以水法、变花、转花、跑人、跑船、转鸭等活动玩意儿装置。表盘、机芯上夹板上多标明制作者名款及产地。英国钟表体现了英国在机械制造、音乐、金属工业及绘画、雕刻、珐琅、玻璃等方面的高超技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
詹姆斯·考克斯(James
约瑟夫·威廉森(Joseph
故宫博物院珍藏“钟表”欣赏
铜镀金少年牵羊钟,18世纪,通高93cm,面宽51cm,厚39cm
铜镀金象拉战车乐钟,高70cm,长136cm,宽55cm
镀金珐琅怀表,19世纪,直径3.5cm,厚1cm。瑞士制造
铜镀金滚钟,直径13cm
嵌料石六角星式表,19世纪,直径17cm,厚5.5cm。法国制造
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面宽70cm,高150cm,厚70cm
彩漆嵌铜活鼓字盘钟,清乾隆,通高63cm,面宽37cm,厚16cm
木楼式时刻更钟,清乾隆,通高100cm,面宽51cm,厚41cm
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高185cm,面宽102cm,侧宽70cm
黑漆描金花木楼更钟,清乾隆,通高79cm,面宽49cm,厚49cm
铜镀金空中仙阁祝寿钟,高103cm,长35cm,宽35cm
铜镀金珐琅三人献寿钟,清乾隆,通高100cm,面宽40cm,厚32cm
铜镀金转柱太平有象钟,高85cm,长33cm,宽40cm
铜镀金珐琅楼转花倒球钟,清乾隆,通高104cm,面宽39cm,厚31cm
铜镀金嵌珐琅葫芦顶渔樵耕读钟,通高87cm,面宽46cm,厚38cm
铜镀金珐琅瓶变字转花开花钟,清乾隆,通高83cm,面宽30cm,厚22cm
铜镀金福禄寿三星钟,清乾隆,通高89cm,面宽41cm,厚33cm
铜镀金龙喷球五子夺莲钟,清乾隆,通高99cm,面宽45cm,厚35cm
铜镀金写字人钟,高231cm,底座77×77cm
铜镀金雉鸡山石骑士牵马表,英国詹姆斯·考克斯制造,高238cm,长114cm,宽71cm。清宫旧藏
铜镀金葡萄架人举表,1780-1795年,通高54cm,面宽24cm,厚24cm
铜镀金嵌珐琅钟,高81cm,底座35×35cm
铜镀金牧羊风景羊驮钟,18世纪,通高79cm,面宽63cm,厚53cm
铜镀金山羊驮塔式转花嵌表,通高103cm,底座边长40cm
铜镀金孔雀开屏人打钟,18世纪,通高59cm,面宽33.5cm,厚16cm
铜镀金山羊驮乐表,1766年,通高96cm,面宽40cm,厚28cm
铜镀金转皮球花钟,18世纪,通高49cm,宽22cm,厚16cm。英国制造
【明信片
【明信片:铜镀金自开门喷珠五子夺莲转花钟】
【明信片:铜镀金嵌珐琅转花跑人钟】
【明信片:木楼自鸣鸟顶四面盘时乐钟】
【明信片:玳瑁楼嵌料石银花走人乐钟】
【明信片:铜镀金转花水法表】
【明信片:铜镀金宝盆式打簧料花钟】
【明信片:铜镀金广珐琅上顶亭式转花钟】
【明信片:铜镀金六方水法转人物架表】
【明信片:红木人物风扇钟】
【明信片:铜镀金烧兰亭式人打钟】
【明信片:铜镀金鹤式开花活蝶乐钟】
【明信片:铜镀金人拉马钟】
【明信片:铜镀金嵌珐琅水法镜表】
【明信片:铜镀金珐琅鸟音钟】
【明信片:铜镀金山石座犀牛驮塔式转花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