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雕塑大师罗丹和他的作品欣赏

(2013-08-05 10:42:31)
标签:

世界雕塑大师罗丹和他

欣赏世界艺术大作(二)鈥斺斄轿坏袼芴觳怕薜ぃ锥慕茏

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10岁开始表现出对艺术的热爱,14岁进入艺术学校(类似中国的中专),17岁时从艺术学校被退学,因为他的成绩不合格。
        他没有放弃,开始申请法国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Arts,英语:School of Fine Arts),“多次被拒绝入学,使他深深感受到挫折”。1863年,罗丹23岁时,长期资助他的姐姐,因为失恋而死去。
       没有了经济来源,第二年,1864年,罗丹24岁时,与一个女裁缝萝丝同居了:他的艺术兴趣,离开了当时常见的“宗教和神话”题材,开始转向了室内装饰,动物雕塑,或者世俗的题材。
      普法战争爆发时,“他是征兵对象,由于近视,未能入伍”。“1870年法国战败了,30岁的罗丹已经无法养活家庭,于是举家迁往比利时,参加比利时证卷交易所的建设和室内装饰等”。在比利时的6 年里,他自己形成了一套雕塑思想,并且“省吃俭用存下了一笔钱,带着萝丝去意大利旅游了一次,受到意大利的艺术的启发而创作了《青铜时代》”。
       这件作品,《青铜时代》,使得罗丹一举成名。

http://img.bimg.126.net/photo/Od0US0GZ1u0BuIAO636IOA==/1186698501812690164.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EvDpYuq8LrJTSkQm-HuTDQ==/333829322379657151.jpg

    这座博物馆是法国政府造的,收藏了6600座雕塑作品,包括陶土、石膏、青铜、大理石、瓷等材料制品。巴黎的展馆内展示的大都是罗丹已完成的大理石和青铜作品,包括最著名的《吻》和《思想者》  

    大家都知道,雕塑是美术里的“重工业”,美术学院的雕塑系要学习5年之久,因为毕竟立体作品比平面的制作时间要长。6600座雕塑作品,多么不容易!一 位中国画家能够有660件作品存世已经很不错了。

     博物馆收藏了20世纪的著名雕塑家弗朗索瓦-奥古斯特-雷诺?罗丹(FRANCOIS-AUGUSTE-RENE RODIN)的数千件雕塑作品,包括《思想者》、《吻》、《地狱之门》、《上帝之手》等。此外,馆内还藏有罗丹的许多插图、铜版画、素描以及罗丹本人收藏的艺术品。

如今,罗丹博物馆成为法国继卢浮宫、凡尔赛宫之后参观者最多的博物馆,每年的参观人数为50万人次,超过毕加索博物馆。与其它博物馆不同的是,罗丹博物馆除了室内展馆外,还有一个美不胜收的花园。参观者还可以在花园中一边漫步,一边欣赏大师的杰作。

                                      

 

                                   http://img.bimg.126.net/photo/6TmBqTZO_cHBhGP2cJpMRA==/3391773469363918092.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J1rY_fsoxpzoyxLbr8S-xQ==/2592947485458888060.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ZaKbCkvNuaI-1-z4RcZ_yw==/1972295161811655496.jpg

这件《思想者》现在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了,但是,可能还有许多人并不知道作者与作品的内涵。

《思想者》是為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所製作的《地獄之門》門頂上的一個人物雕塑,它以詩人但丁為原形,塑造了一個為人類一切煩惱陷入深沉思考的男子形象。他同情、憐愛人類,但又無法對下面那些罪犯作出最後的裁判。這個強壯的男子和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教堂所畫的人物一樣,形體和肌肉中充滿了一種內在的爆發力。為了製作《思想者》,羅丹創作了幾百幅速寫和草圖,對人物形象進行反復推敲,製作完後又將它放大,做成一件獨立的作品。

 http://jpp2.imghb.com/pic/pic/47/9/51/1412511647095136_a602x602.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t1LAb_s0Zx6VmAx0cvOAjA==/2014234933342070935.jpg

     《地獄之門》以但丁的《神曲?地獄篇》為藍本,塑造了大量恐懼、痛苦、扭曲的人物,從這件作品中,羅丹產生了對生活的悲劇感。雖然《地獄之門》直到最後都沒有全部完成,但《思想者》卻成為其中一件影響深遠的藝術傑作。

 

 

http://img.bimg.126.net/photo/8hfW709UME4sIMjIjK8-ew==/2004383309156992530.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_vxrAYPYzZOuHbpfSQruig==/2004383309156992539.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URu1GL6v-Ms1icnbUP8O-g==/1439463030898851642.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TZfWhOA8CsZYW9vFTqFGow==/2552133613837049353.jpg

除了室内展馆外,花园里也有很多罗丹的雕塑及复制品。著名的《地狱之门》和《思想者》就在一进门的庭院里。

http://img.bimg.126.net/photo/vfW0LJE2iGGzuiY39Mbfig==/4535687774715949934.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PXroDq62MuuczRYzNLcCRw==/3682255645328946687.jpg

 

 

《青銅時代》 1875-1876年/青銅,182.24 x 66.36 x 47.00 釐米(含底座)

这件作品和《思想者》等作品1993年一起到中国来展出过,非常轰动。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法国馆里,这件作品又一次闪亮登场。 

     1875年,羅丹开始创作這件著名的雕塑作品,準備將其送交沙龙展览。“青銅時代”這一名字看似與這個裸體男人沒有关系,它實際上是指人類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與石器時代、黑鐵時代的說法類似。這個裸體男人正舒展身体,如羅丹所說的“緩慢地從深深的夢鄉里蘇醒。”這一動作象徵著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的開始。在這件作品的製作過程中,羅丹曾前往義大利,義大利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藝術風格對這件作品產生了影響。從這件作品開始,羅丹開始以人的形體來象徵某種文化意義。

     《青銅時代》展出後,因為它與真人非常相似,有人懷疑這種寫實手法所造成的逼真效果,指責這件作品一定是羅丹用真人澆鑄模子製作的。羅丹被迫拿出模特和雕像的照片為自己辯白。

      这件作品在上海展览的时候,周围的观众都惊讶的不愿意离开,因为作品太逼真了,连脚趾间的肌腱隆起和指甲盖都表现的精准无误。人们不得不佩服大师超人的技巧!

 

                                                               

                                http://img.bimg.126.net/photo/QHO55-ZfsN8tQO36WaibBw==/3998352044175409591.jpg

  羅丹被譽為“米開朗基羅之後最偉大的雕塑家”,這意味著他們之間的三個世紀的所有雕塑全都黯然失色。為什么羅丹如此重要?簡單的回答是,羅丹直接秉承了米開朗基羅濃厚的思想性,將雕塑從廣場的基座上拉下來,變成了充滿人性的詩和哲學。

大家可能都知道,欧洲的 廣場雕塑是非常多的,意大利拂罗伦萨的廣場雕塑据说数量超过了其城市的人口。这样多的雕塑,虽然作为欣赏,技巧水平都还不错,但是多数都是把那些将军,皇帝美化为英雄,缺乏像米開朗基羅那样的人性力量与丰富的思想内涵。

 

http://img.bimg.126.net/photo/bPOnab-craQi4lVfn1Ybcg==/4517954851184258175.jpg

 

     《加萊義民》是羅丹應加萊市長德瓦佛蘭的邀請而製作的。14世紀英法百年戰爭中,法國北部的加萊為英軍包圍。為了挽救全城百姓的生命,六位有聲望的市民被迫在脖子上套上繩子,將城市的鑰匙獻給英國國王。這幾位市民英勇犧牲的精神感動了整個城市,他們被市民奉為加萊的城市英雄。羅丹被請來為此次作紀念性的雕塑,他按照英國的編年史家法薩特所描繪的樣子,塑造了一群身穿麻布衣服、手捧鑰匙的義民形象。

http://img.bimg.126.net/photo/Qcs0g-WJs9oheEiCNF84pg==/4517954851184258176.jpg

     羅丹這套《加萊義民》的創作手法,是先塑造出裸體習作,再將其套上衣服浸泡進石膏水中獲取衣紋的處理手法,這樣處理一方面人物的形體動作顯得極為真實,一方面使這些英雄走向死亡時視死如歸、堅定不移的精神氣質呼之欲出。此外,衣服上下垂的直線條使人聯想到哥特式教堂的垂直建築,銅像上的光線感更強調了這一效果,給人一種中世紀葬禮的嚴肅和莊重感。

                             

                                  http://img.bimg.126.net/photo/3dfQvFU_Rh4772a8qNQNKw==/1199927825719092724.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M5uYJix_Q-c_JyPzZuVzew==/4517954851184258160.jpg 

巴尔扎克像》/1891-1892年/青銅,52.70 x 39.37 x 32.38 釐米

     巴尔扎克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的96部互有关联的長篇、中篇系列小說《人間喜剧》,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當羅丹接受了為巴尔扎克作紀念碑雕塑的訂單時,巴尔扎克已經去世48年了。雕塑家去巴尔扎克的家鄉探訪,甚至從作家的裁縫那兒得到了他的衣服尺寸,幾年的時間內羅丹創作了四十多件研究习作。

     最終,羅丹將巴尔扎克製作成一個披头散发、穿著睡衣的、正在思考的艺术家形象。公众被這件看似粗俗的作品所激怒,对罗丹進行了猛烈的攻击。双臂交疊的动势,與精到的頭部塑造一起構成了一個充滿力量的形象,完美地表現了主人公沉浸於思考的瞬間。

http://img.bimg.126.net/photo/cN_YNYgTcWqOj9_bR_Q9sQ==/1199927825719092723.jpg

     关于这件作品,还有个广泛流传的故事。

     罗丹完成了《巴爾扎克 》以后,他的几个学生来到了他的工作室,当学生们看到这件作品的时候,都惊讶地看着那一双精彩无比的手。嘴里发出了“这手,这手”,不料罗丹拿起了一柄铁斧,咣裆一声就把巴爾扎克一双手砸了下来。面对惊恐万状的学生们,罗丹说:“这双手太突出了,已经破坏了整个作品这个整体,所以我不得不砍掉它。任何时候,整体总是比局部更重要!”无法证实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是我却相信,真正的大师,为了作品的整体完整,是能够下的了这样的辣手和狠心的。

 

http://img.bimg.126.net/photo/GiiRoz5q2yq3-7fpXrqJDA==/2552133613837049393.jpg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双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

 

http://img.bimg.126.net/photo/V--Xo1TFDHtKhU0kcuv5nA==/363384194934119886.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h9z6iezx0eG8LOkBJaNbwA==/363384194934119884.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25AAdF1_utCND_lPnUpCLg==/1199927825719092715.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I7cr7FWuwb5YHovPGEfBdg==/1199927825719092712.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aLsz27tMc-as9YrYn6Pong==/2552133613837049377.jpg

 

     罗丹的雕塑作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如 《地狱之门》、《加莱义民》那般凝重深邃,有毁灭中崇高的悲剧感和宏大的沉默;另一类则如《吻》、《永恒的偶像》以及一些关于手中人体的雕塑,往往以洁白的大理石石材  在充满生机的身体的缠绕中捕捉最美妙的瞬间,带来悱恻的温柔与忧伤或者爱的美妙。

      

http://img.bimg.126.net/photo/invaCuQP0s4B_CnPx5Mjag==/2543689364534833210.jpg

 《吻》

  这件作品也是世界闻名的雕塑。

http://img.bimg.126.net/photo/5UUagxr7Qpjl1ibxZGq5bw==/3387269869736900267.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z08Qxn3gbLUUyebrC-s2iQ==/1199927825719092699.jpg  


         罗丹不仅是一位雕塑大师,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的学生或者助手,哪怕是仅仅有过交往,都在艺术上深受罗丹的影响。但罗丹作为先生从不在艺术观点上束缚学生们,因此他的学生都能成熟为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脱颍而出。他们学习的是罗丹的创造精神,所以其中出类拔萃者甚多,有些日后与老师齐名。

                             http://img.bimg.126.net/photo/V4Qxqx2wUpCeMW9eiPYtHg==/1199927825719092685.jpg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

 

                               http://img.bimg.126.net/photo/XtwSab24OEgigO63tVQPwQ==/1199927825719092702.jpg

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以此而论,罗丹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刻大师。

                               http://img.bimg.126.net/photo/IAEVsfcszScAx0VHseiKRg==/4298967319303360709.jpg

然而,他的伟大,还在于他的深刻思想:他没有浪漫派中容易见到的那些弊病,如肤浅的热情,空洞的夸张,虚假的内涵。他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动人之情,又启人之思,使我们得以神游于心灵的波涛,生命的奥义,宇宙的玄远,创造的神奇。

                           http://img.bimg.126.net/photo/732h6V3MJ0-KejVxnXGY9Q==/2014234933342070926.jpg

                              这是《地狱之门》最上面的3个人

 

由此观之,罗丹又超越了浪漫主义,超越了门户派别,超越了时代和区域,成为历史星河中一颗璀璨的巨星。

 

                                             http://img.bimg.126.net/photo/lVQs0P60mRJWO-1FaBUYAg==/1132655306284094590.jpg

他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将其毕生投入到对艺术执着追求和人生种种痛苦的苦苦思索中去。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http://img.bimg.126.net/photo/v6lzCwQ2L8yIPj9_SzKRnw==/3694640544304408290.jpg               

 

     罗丹对雕塑的理念首先是自然,真实。他在《罗丹艺术论》的嘱词中说:“要真实啊!但这并非说要平凡的准确,那就成照相与铸塑了。艺术之源,实在与内在的真。你的形,你的色,都要能传达情感。”           

      “艺术作品要能够传达感情”,就是罗丹的艺术。

 

       

http://img.bimg.126.net/photo/k_WmvEoWeJY5537_vhsUFA==/363384194934119880.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v062vO_C-TXOVTvXSFAL8w==/363384194934119882.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4AzBCdSFMp7XI6M-3cOcAQ==/363384194934119885.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br6-FiKKv8iZmmrpfKXGcA==/1199927825719092701.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3-t9YNVPoYyj6ffwycNGEQ==/1199927825719092684.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0giDD-THyYhT0csff_tYJw==/1199927825719092696.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Xn3LK03NrfA7re8C_S7pUQ==/1199927825719092688.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alu7j55-MsYbjzolsPbhcg==/1199927825719092704.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2yqPSN0kNOxJ2FNWzRaImg==/2552133613837049369.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V7DRU_1bSBLq77NKCUIptA==/2552133613837049378.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SvUZmt2fWJA4zYzsHYlWag==/2552133613837049384.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Npl2DQe9Q-SyLbWMp86k_g==/2004383309156992552.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bVa3nd_02F1D7GmmAC_8QA==/3694640544304408297.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_T2rJ1cbzDd6DzWejaLLBQ==/2014234933342070918.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OLqo1Hlu78CzcwO2P8MO3A==/2297680234890548033.jpg

《沉思》
   
大理石雕像,75×55×52厘米,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于1866年,现收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
   
罗丹的一位好友回忆道:罗丹常常一个人孤独地迷恋着一块大理石,对着它细细揣摩,盘算着,静静地度过几个小时,直到从石料中幻视到美好的形象时才动手。大理石雕像《沉思》,就是在这种创作灵感的火花中闪现的艺术构思。这件作品别出心裁,在端庄的正方形基座上烘托着一个秀美而淳朴的女性形象,她低着头正沉浸在默默的沉思之中,那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表露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她那恬静、执着的沉思神情,的确令观赏者从这块石头中幻化出无数美好的想象来。可是在这美丽的头部下面,却既没有肩颈身躯,也没有手足,而是一块粗粗凿成方形的石头。罗丹曾经解释说,他是要以这个雕像集中地表现冥想,因而抛弃了一切与此不相关的东西。他认为,在一些和主旨无关的局部上加工雕琢,只会损害对中心主题的注意,因此是不必要的。这就是他在这个年轻妇女头像下面保留了一整块粗糙石头的原因。人们在看这件作品的时候,初时会感觉好象未做完,形象似乎不完整,但渐渐地,注意力就会完全被这个仅有头部的美丽女性所吸引,会随着她的沉思冥想而驰骋在自己的想象中,而不会再因为她没有手足,没有身躯而深感困惑。

 

罗丹著有《艺术论》,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
  其中有罗丹最著名的名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  工作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快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罗丹
真正的青春,贞洁的妙龄的青春,全身充满了新鲜血液,体态轻盈而不可侵犯的青春,这个时期只有几个月。——罗丹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我可以一再坚持我们的贡献,那是因为,只有这种看法,才能在世界上有权力赢得人类的同情。  如果工作对于人类不是人生强索的代价,而是目的,人类将是多么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