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二月花神的由来与传说(组图)

(2013-06-17 14:12:34)
标签:

十二月花神的由来与传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从明朝时期,道家就有“百花神”之说,但那时没有用人物去代表花名。至清代中期,杨柳青年画开始出现“花神”组画,以唐宋传奇人物和历史人物确定花神名称,代表各月的花神。遗憾的是这组年画已经失传,现在仅俄罗斯存有部分“花神”年画。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是根据社会风俗与岁时花信的自然规律,按每年十二个月冠以花名而成的。我国幅员广阔,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加上个人的喜好不同,十二个月的代表花,难免也会不一致。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人们称之为“花朝”。因此民间便有一个“花朝”之庆。随着季节时令的替换,百花也以各种不同的容颜缤纷了大地。百花的玉容笑貌,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无数浪漫情趣。在中国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有一段美丽的故事,在百花的传说中,以农历中的十二个月令的代表花,与司十二月令花神的传说最为神往。花的美原是浑然天成,无可比较,这十二月令的花与花神,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则分别是正月梅花——江采平,二月杏花——杨玉环,三月桃花——戈小娥,四月牡丹——丽娟,五月石榴花——公孙氏,六月莲花——西施,七月玉簪花——李夫人,八月桂花——绿珠,九月菊花——梁红玉,十月芙蓉花——貂蝉,十一月山茶花——王昭君,腊月水仙花——甄宓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这十二月花神图,制作精美,有诗有花,有花神,赏心悦目。春天来了,百花争艳,不出房门,就能欣赏这花与花神,岂不乐哉!(花神图片来自网络)

 

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

  江采平,即梅妃,出生于福建莆田江东村,唐玄宗开元中,太监高力士出使到福建、广东一带,到丰神楚楚、秀骨姗姗的江采平,就收她进入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宠幸,唐玄宗自得江采平,視宮中粉黛如粪土。江采平癖爱梅花,所居之处遍植梅树,唐玄宗戏名曰梅妃。唐玄宗曾当着诸王面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后因杨贵妃的出,梅妃失宠,孤寂而


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

 杨玉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天生丽质,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杏花的花神相传是杨贵妃。杨贵妃虽然系唐玄宗的三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在安史之乱时,马嵬兵变,玄宗不及应军士之求杀了杨贵妃。平乱之后,玄宗派人取会尸骨移葬时,只见一片雪百的杏花迎风而舞。玄宗回宫后,命道士寻找杨贵妃的魂魄,此时的杨贵妃已在仙山上司职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

 戈小娥是元顺帝之淑姬,酡颜如醉,而肤白似玉,著水仿佛桃花含露,愈增娇美,帝语云:“此夭桃女也”。因呼为“赛桃夫人”。

 

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

丽娟,西汉武帝所幸宫人。玉肌柔软,吹气如兰,常于芝兰殿旁歌《回风》之曲,庭中树花为之翻落,是谓“曲庭飞花”。

 

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
公孙大娘,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以舞《剑器》而闻名于世。她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剑器舞》,如《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描述她的剑舞道:“昔有佳人公孙氏,以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据说草圣张旭的狂草书就是从她的剑舞中获得的灵感。


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

荷花的花神相传是绝代美女西施。传说中西施在助越灭吴之前,是卖柴人家之女,夏日荷花盛开时,西施常到镜湖采莲,也许因为西施曾经是六月时节的采莲女,她美丽的身影无人能比,于是就自然成为莲花的花神了。

  

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

李氏,汉武帝后期最宠爱的夫人。宫廷乐师李延年精通音律,颇得武帝欢心,一日作歌“北方有佳人”于武帝前,武帝闻之不禁叹息说:“世间哪有你所唱的那种佳人?”。平阳公主在以边揣摩得知歌中寓意,趁势说: “延年的小妹,就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武帝心中一动,立召李氏入宫纳其为妃。由此李氏宠冠后宫,号为李夫人。后李夫人病重,至死都不肯让武帝见她一面,保持住武帝心中她的买好形象,死后宗室得以继享安泰富贵。

 


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

 绿珠,传说原姓梁,生在白州境内的双角山下,善吹笛而貌美。巨富石崇为交趾采访使时,慕名向当地太守求绿珠以归,太守开价珍珠一斗,石崇一甩手以明珠十斛换得了绿珠,遂有“石家金谷重新声,明珠十斛买聘婷“之句。石崇为人骄奢张扬,却极宠绿珠。后石崇依附的朝廷势力贾谧被诛,石崇被免职,一直觊觎绿珠的孙秀向石崇索要绿珠被拒,于是进言当权的赵王伦诛杀石崇。杀兵至,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今为卿获罪矣。”绿珠流泪道:“愿效死于君前。”于是坠楼而死。人们以桂花之散落喻绿珠,并封她为桂花花神。


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

梁红玉,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之妻,其人见识不凡,胆略过人。曾星夜抱子驰马奔赴秀州知会韩世忠回京城勤王,平定苗傅等人的叛乱,得封安国夫人。韩世忠与金国大将金兀术大战于黄天荡,梁红玉一身戎装亲于战舰之上击鼓助威,进而大获全胜。后宋高宗听信秦桧谗言,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名将岳飞,为之抱不平的韩世忠也被罢去兵权,被封为成安郡王。韩世忠愤然辞官,与梁红玉归隐州西湖,死后夫妻合葬于苏堤灵岩山下。

 

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

貂蝉,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府的歌女。时董卓祸乱京城,王允于是设下连环计: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献于董卓。吕布对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闪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趁机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后人谓此曰:“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人。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传因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自此一直无缘君面。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呼韩邪单于亡故,昭君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继嫁予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



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  

甄宓,生于汉光和五年,三岁失父,九岁喜书,视字辄识。十余岁时,天下动乱,又逢饥馑,甄家广有储谷,甄宓劝母亲将谷物赈济亲族邻里,广施恩惠,得举家称善汉献帝建安年间,袁绍之子袁熙聘娶甄宓为妻。及曹操平定冀州,攻破邺城,曹丕纳其为夫人,生睿及东乡公主黄初元年曹丕在洛阳登基,史称魏文帝,汉献帝进献郭氏、李氏为嫔妃,二妃受宠,甄后失意,有怨言,曹丕大怒,于黄初二年六月派人赐死甄后,葬于邺城。魏明帝曹睿即位后,谥她为文昭皇后

 

水仙花神也相传是娥皇与女英。据说,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二人同嫁给舜。姊姊为后,妹妹为妃,三人感情甚好,后来,舜在南巡崩驾,娥皇与女即双双殉情于湘江。上天怜悯二人的至情至爱,便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二人也成为腊月水仙的花神了。

  正月梅花傲雪出(花神寿阳公主)    “一树开来冰雪香,谁家新拭岁寒妆?时人不识恒伊曲,信指花神是寿阳。”
雪花飘飘,岁寒早春时,梅花疏影横斜的天地,当真宛如仙境。梅花是农历正月的代表花,其冰清玉洁、一身傲骨为世人所钟爱。梅花的花神相传是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寿阳公主天生丽质、清纯脱俗,最爱赏梅。某年正月初七,寿阳公主到宫里梅花林赏梅,一时困倦,便在殿檐下小睡,伴随一阵香艳春风,梅花缤纷而下,正巧有朵梅花轻轻落在她的额中央,留下五片淡红色的痕迹。寿阳公主醒后,宫女都觉得原本就清丽可人的公主又平添几分迷人的风姿。于是纷纷仿效,以梅花印在额头上,称为“梅花妆”。大家都说公主一定是梅花的精灵变成的,因此寿阳公主就成了梅花的花神。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二月杏花展娇媚(花神杨贵妃)

    “柔似浅云初照水,娇如粉蝶扑流霞。一从雨露承恩后,管领春风独此花。”
杏花属木本蔷薇科落叶树,花朵娇小可爱,而成片的杏花林。景色更是奇丽。农历而月又称杏月,正是杏花初放之时,朵朵美若天仙,柔媚动人。
    杏花的花神相传是杨贵妃。杨贵妃虽然身系唐玄宗的三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在安史之乱时,马兵变,玄宗不得及应军士之求杀了杨贵妃。当时,众人将杨贵妃的尸体悬挂在佛堂前的杏树上。平乱之后,玄宗派人取会尸骨移葬时,只见一片雪百的杏花迎风而舞。玄宗回宫后,命道士寻找杨贵妃的魂魄,此时的杨贵妃已在仙山上。司职二月杏花的花神了。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三月桃花笑春风(花神息夫人)     

    “粉面凝妆翠黛颦,无言有泪不禁春。花开未是息亡日,偏累纤腰薄命身。”
同属木本蔷薇科的桃花盛开与农历三月,一般又称为桃月。桃花姿态优美,花朵丰腴,色彩艳丽,长被誉为美人,盛开时明媚如画,犹如仙境,乃有所谓的“世外桃源”。
    桃花的花神最早相传是春秋时代楚国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场政变中,被楚文王所灭。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肯,乘机偷偷出宫去找息侯,息侯自杀,息夫人也随之殉情。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就立伺祭拜,也称她为桃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四月牡丹添富贵(花神李白)

    “春风摇荡羽衣开,未肯瑶池一处栽。皇令欺时花不发,去留谁夺百花魁?”
牡丹,开于农历四月,唐代人以起香浓色艳,有富贵之枝,而对牡丹为“花王”,直到今日,世人仍爱其国色天香。
     牡丹的花神传说众多,或说貂婵,或说丽娟(汉武帝的宠妃),但是以李百最为知名。有一回,唐玄宗偕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一时兴起,与李白进宫写三章《清平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五月石榴艳如燃(花神钟馗)

    “烈日烧成一树彤,万花攒动火玲珑。高怀不与春风近,破腹时看肝胆红。”
俗称农历五月是榴月,五月盛开的石榴花,艳红似火,有着火一般的光辉,因此许多女子都喜欢榴花戴在云鬓上,增添娇艳。
    石榴花的花神传说是锺道,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节。于是,民间传说的“鬼王”锺道,便成为人们信仰的主要对象,生前性情十分暴烈正直的锺道,死后更誓言除尽天下妖魔鬼怪。其嫉恶如仇的火样性格,恰如石榴迎火而出的刚烈性情,因此,大家就把能驱鬼除恶的锺道视为石榴花的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六月荷花亭亭立(花神西施)

    “凌波一舞碧罗舒,落月纷纷过眼虚。摇曳芳魂云水畔,莲歌飞入五湖居。”
农历六月俗称荷月,荷花既莲花。莲花生于碧波之中,以“出淤泥而不染”著称,且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因此自古即深受人们喜爱。
    莲花的花神相传是绝代美女西施。传说中。西施在助越灭吴之前,是卖柴人家之女,夏日荷花盛开时,西施常到镜湖采莲,也许因为西施曾是六月时节的采莲女,她美丽的身影无人能比,于是就自然成为莲花的花神了。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七月蜀葵昨日愁(花神李夫人)     

     “自惜倾城倾国身,幽姿独立汉家门。金风甫动即归去,懒共寒蝉泣晓昏。”
蜀葵,植株修长而挺立,开于夏末秋初,花朵大而娇媚,颜色五彩斑斓,其中,黄蜀葵又称为秋葵,在诗经中就餐曾提及“七月菱葵叔”,葵指的就是黄菱葵。秋葵是一种朝开暮落的花,一般人说的“昨日黄花”,就是以秋葵为写照。
    菱葵花的花神相传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李夫人的兄长李延年曾为他写一极其动人的歌,即:“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由于李夫人极早逝,短暂而又绚丽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所以人们就以她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八月桂花人团圆(花神徐惠)

    “纤云照影夜流丹,无那清风点粟盘。自是幽香能暗度,月宫飞去不须看。”
丹桂花又名木犀,丹桂,好生于岩领间,花族开与叶腋,黄色或黄白色,香气极浓。八月桂花香,因此农历八月又称为桂月。
    桂花的花神相传的唐太宗的妃子徐惠。徐惠生与湖州长城,自小就聪慧过人,五月大就会说话,四岁就能读论语,八岁能写诗文。因为才思不凡,被唐太宗招入宫中,封为才人。太宗死后,徐惠哀伤成疾,二十四岁就以身殉情。后世就封这位才情不凡的女子为桂花的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九月菊花闲情致(花神陶渊明)

    “本无流蝶逐蜂心,自有清霜明月襟。纵使狂风直吹折,黄花休作落花吟。”
农历九月的深秋时分,正是菊花开得最艳的时候,因此又称为菊月。
在菊花这个璀灿的香国里,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龙飞风舞,有的瑰丽如彩虹,有的洁白赛霜雪,相当迷人。
    菊花的花神相传是陶渊明,菊花的凌霜怒放,性情冷傲高洁,在群芳中备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喜爱,更为菊花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菊花的花神自然非她莫属了。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十月芙蓉如梦醉(花神石曼卿)

    “清姿直欲挽春归,自著花中三色衣。愁怅未因霜月冷,人间终是负芳菲。”
木芙蓉又名木莲,因花“艳如荷花”而得名,另有一种花色朝白暮红的叫做醉芙蓉。木芙蓉属落叶灌木,开在霜降之后,农历十月就可以在江水边,看到她如美人初醉般的花容,与潇洒脱俗的仙姿。
    木芙蓉的花神相传是宋真宗的大学士石曼卿。宋代盛传在虚无缥缈的仙乡,有一个开满红花的芙蓉城。据说在石曼卿死后,仍然有人遇到他,在这场恍然若梦的相遇中,石曼卿说他已经成为芙蓉城的城主。因为在众多传闻中,以石曼卿的故事流传最广,后人就以石曼卿为十月芙蓉的花神。
乐曲以笙吹奏出缥缈的乐音,引人进入芙蓉仙乡中。中阮优美的旋律,写出芙蓉城内朵朵湛放的娇面的芙蓉,花光映波,绚丽非常。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十一月山茶香万家(花神白居易)     

     “行来何处湿青衫?雨自飘零花自酣。沉醉东君呼不起,一枝红泪在江南。”
山茶花开放在寒风细雨的农历十一月,花朵五彩缤纷,有大红,粉红,紫白,纯白等。百的色胜玉,红的如火燃烧淡赤。万紫千红,飘香吐艳,为寒冷的大地增添了几分愉悦的色彩。
山茶花的花神传说是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知名的诗人,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备受称赞而闻名于世。传闻中并没有说明为什么白居易是山茶的花神,或许是诗人不畏强权的性情,如同山茶的不畏寒风细雨吧。
    乐曲在琵琶化成的点点寒风中,进入了云南的山水间。二胡缓缓而出,如微寒的细风轻轻吹拂着山茶绿叶。竹笛明亮的音色,仿佛山茶花自绿叶中吐蕊,朵朵艳丽。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腊月水仙凌波舞(花神娥皇、女英)

    “金盏银台碧玉茎,白云魂魄水仙名。灵根原在潇湘侧,梦逐苍梧月色清。”
水仙别名金盏银台。水仙开于蜡梅之后、江梅之前,为冬令时花,花如其名,绿裙、青带,亭亭玉立于清波之上,素洁碧玉般的花朵冒雨而开,超尘脱俗,宛如水中仙子,被誉为“凌波仙子”。
    水仙的花神相传是娥皇与女英。据说,娥皇、女英是尧帝的女儿,二人同嫁给舜。姊姊为后,妹妹为妃,三人感情甚好,后来,舜在南巡崩驾,娥皇与女英即双双殉情于湘江。上天怜悯二人的至情至爱,便将二人的魂魄化为江边水仙,二人也成为腊月水仙的花神了。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中国古代十二月花神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按:我个人非常喜欢这套杯子,曾经找了很多资料来阅读,但还是有些不太明白的小细节,也配合董陶窑制作了这套杯子,总体还是有很大改进,特别是一些细节的东西。

一、十二花神杯概说
      花是天地灵秀之所钟,美的化身,赏花,在于悦其姿色而知其神骨,如此方能遨游在每一种花的独特韵味中,而深得其中情趣。如古人所言:“梅标清骨,兰挺幽芳,茶呈雅韵,李谢弄妆,杏娇疏丽,菊傲严霜,水仙冰肌玉肤,牡丹国色天香,玉树亭亭皆砌,金莲冉冉池塘,丹桂飘香月窟,芙蓉冷艳寒江。”

      花的独特性情便在这清、幽、雅、丽之间,一览无遗,成为赏花者美好的心灵享受。

      花因季节、时节地势的不同而与人不同的气质与美感。所谓“冷艳清香受雪知,雨中谁把蜡为衣”是梅花的美;“锦烂重阳节到时,繁华梦里傲霜枝”,是菊花的美。“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是兰花的美。自古至今,许多骚人墨客都为花写下动人篇章,在这些艺术作品中,花已经成为一种心的向往与绝美的精神境界,深深的美化人们的心。

      爱花惜花之人,自然也为百花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因此,在中国,百花各有其花神,也各拥有一段美丽的故事。

      清代康熙朝中,景德镇御厂制作过“十二月令花神杯”(简称“十二花神杯”),整套十二件,每件除绘制月令花卉(又称“花神”)外,还书写了与其相关的题诗,落“赏”字篆印,构成诗书画一体的官窑瓷艺术品。“十二月花卉纹杯”是清代康熙、雍正官窑瓷器中的名品,除青花之外还有五彩品种,光绪、民国及现代均有仿制。“十二月花卉纹杯”,12件为一套,惯称“十二月花神杯”。它们一杯一花,腹壁一面绘画,另一面题诗,诗句出自唐诗。此青花套杯胎薄如纸,唇缘如线。杯底的款字较小,字体不一,大都不甚工整。规格:高4.9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2.6厘米。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二、花朝节的由来
      我国民间流传阴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的生日,自古有“花朝节”,又称“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该节相传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据说武则天执政时期(690—705年)流行最盛。由于武曌嗜花成癖,从官府到民间都极力仿效,流行花朝节活动,因此,当时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十五花朝节与八月十五中秋节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人们将后两者连称为“花朝月夕”。“花朝节”在清朝康雍乾年间,每逢二月十五日宫廷依然保留祭花神和剪彩赏红等传统习俗,并在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等处都建有花神庙。

 

 

 

 三、“戏说”十二花神杯

一月:迎春花神杯
迎春花:又名金腰带,属木犀科,半常绿灌木。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以及辽宁、陕西、山东等省。因为早春二三月开花,故名迎春花,被称为“春天的使者”。开花之际,正当严冬将尽,春寒料峭之时,所以虽属草花,难列入名品之流,如《花经》说迎春花七品三命,《瓶花谱》把它列为六品四命,但它最先点缀春色,实在是花中的报春使者。

诗词:选自白居易的《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全唐诗》卷448-61):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恁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二月:杏花神杯
杏花:有名丹杏。树大花多,在仲春时节开放,《瓶史月表》称它为二月的花客卿,《花经》和《瓶史》把它列为四品六命。

诗词:选自钱起的《酬长孙绎蓝溪寄杏》《全唐诗》 卷238_23 
        爱君蓝水上,种杏近成田。拂径清阴合,临流彩实悬。 
        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懿此倾筐赠,想知怀橘年。 
        芳馨来满袖,琼玖愿酬篇。把玩情何极,云林若眼前。

花神:杨玉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天生丽质,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三月:桃花神杯
桃花:属木本蔷薇科。桃花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开放,风姿娇媚,烂漫芬菲。《瓶史月表》称它为三月的花盟主。《花经》和《瓶史》列它为三品七命。

诗词:选自于薛能的《桃花》诗《全唐诗》 卷558_47 
        香色自天种,千年岂易逢。开齐全未落,繁极欲相重。 
        冷湿朝如淡,晴干午更浓。风光新社燕,时节旧春农。 
        篱落欹临竹,亭台盛间松。乱缘堪羡蚁,深入不如蜂。 
        有影宜暄煦,无言自冶容。洞连非俗世,溪静接仙踪。 
        子熟河应变,根盘土已封。西王潜爱惜,东朔盗过从。 
        醉席眠英好,题诗恋景慵。芳菲聊一望,何必在临邛。 

花神:息夫人。春秋时代楚国息侯的夫人,息侯在一场政变中,被楚文王所灭。楚文王贪图息夫人的美色意欲强娶,息夫人不肯,乘机偷出宫去找息侯,息侯自杀,息夫人也随之殉情。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三月,楚人感念息夫人的坚贞,就立伺祭拜,也称她为桃花神。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四月:牡丹花神杯
牡丹:人称花中贵主,位居群芳之冠,雍容华贵,茂盛美艳,有国色天香之誉,《花经》和《瓶史》把它列为一品九命。

诗词:选自韩琮的《牡丹》《全唐诗》卷565_12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花神:丽娟。西汉武帝所幸宫人。玉肌柔软,吹气如兰,尝于芝兰殿旁歌《回风》之曲,庭中树花为之翻落,是谓“曲庭飞花。”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五月:石榴花神杯
石榴:又名海石榴,丹若,原产中亚安石国,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中原,因此又命名为安石榴。在初夏盛开,花色红艳华美,果实甘香可口。《花经》把它列为四品六命  

诗词:选自孙逖的《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之一《全唐诗》卷118_40 
        客自新亭郡,朝来数物华。传君妓楼好,初落海榴花。 
        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更宜林下雨,日晚逐行车。 
        海上移珍木,楼前咏所思。遥闻下车日,正在落花时。 
        旧绿香行盖,新红洒步綦。从来寒不易,终见久逾滋。

花神:卫子夫。是中国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原是平阳侯曹寿和平阳公主的讴者,后汉武帝到访平阳公主家时临幸了她,并把她和卫青一同带入宫中。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六月:荷花神杯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仲夏时节开放,在篮天碧水间亭亭玉立,清新淡雅,芳华内蕴,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因此与佛家有缘,各种佛与菩萨多被描绘成坐在连花座中的形象,体现了不受尘世连累超逸脱俗的意味。《花经》和《瓶史》列它为三品七命。

诗词:选自李群玉的《莲叶》《全唐诗》卷570_4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下种,埋没任春浦。

花神:西施。中国四大美女之首。原名施夷光,诸暨苎萝山下苎萝村之浣纱女,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相传吴亡后西施随范蠡驾扁舟泛五湖而去。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
      羞花------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沉鱼------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
      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七月:兰花神杯
兰花:兰花多生于幽谷,故又有花中幽客之称。兰花的花期很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花开不断,尤其是夏天时花开最盛。芬芳馥郁,香气怡人。《瓶史月表》把他列它为七月花盟主。兰花在花中排名很高,所谓一品九命。

诗词:选自李峤的《兰》《全唐诗》卷60_23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花神:苏小小。生平无详考,相传是南齐时钱塘名妓,死后葬于西泠桥畔,前有石碑题曰:钱塘苏小小之墓。“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八月:桂花神杯
桂花:又称月桂,一年四季都会开花,而以八月中秋前后花开最盛,香飘千里,故又得名十里香,《瓶史月表》把他列它为八月花盟主。在花中排名较前,所谓二品八命。

诗词:选自李峤的《桂》《全唐诗》卷60_34 
        未殖银宫里,宁移玉殿幽。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 
        侠客条为马,仙人叶作舟。愿君期道术,攀折可淹留。 

花神:徐贤妃(徐惠)。徐孝德之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生五日即能言语。四岁通论语及诗。八岁巳善属文。父孝德曾命拟离骚为小山篇,乃拟作云:“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思;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九月:菊花神杯
菊花:盛开在深秋时节,季秋之月,花有菊黄,《瓶史月表》把他列它为九月花盟主,列一品九命,还把山茶,秋海棠作为它的奴婢。

诗词:选自罗隐的《菊》《全唐诗》卷659_18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花神:左贵嫔(左芬)。西晋女文学家,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据出土墓志,字兰芝,芬应作棻,我国最早的女诗人。少好学,善作文。为武帝妃嫔。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最著名。原有集,已失传。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十月:月季花神杯
月季:又明长春花,月月红,每月都会开花,一年四季不间断。即使在寒冬时节,草木萧索,百花凋零,月季仍然开放,所以虽然它没有入列《花经》,《瓶史》无品无命,但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诗词:“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出处暂不详,待考。 

花神:王昭君(王名嫱)。南郡秭归人,汉元帝时以“良家子”入选掖庭。传因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自此一直无缘君面。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十一月:梅花神杯
梅花:开在隆冬时节,孤洁清高,有花中清客之誉,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瓶史月表》把他列它为冬季的花盟主,列为一品九命,品位很高。 

诗词:选自许浑的《闻薛先辈陪大夫看早梅因寄》《全唐诗》卷529_44 
        涧梅寒正发,莫信笛中吹。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折惊山鸟散,携任野蜂随。今日从公醉,何人倒接[上四下离li2]。 

花神:寿阳公主。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躺卧在含章殿的檐下小憩,这时恰好有一阵微风吹来,将腊梅花吹得纷纷落下,其中有几朵碰巧落到了寿阳公主的额头上,经汗水渍染后,在公主的前额上留下了腊梅花样的淡淡花痕,拂拭不去,使寿阳公主显得更加娇柔妩媚。《红蔷薇》诗云“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十二月:水仙花神杯
水仙:十二月才开花,一年一度,《瓶史月表》把他列它为十二月的花客卿。《瓶史》把它列为一品九命,称它为花中雅客。

诗词:“春风弄玉来清画,夜月凌波上大堤。”,诗词出处暂不详,待考 

花神:宓妃。古代常提到洛水和洛神,“偶向残冬遇洛神,孤情只道立先春”,“江妃方欲凌波去,汉女初从解佩归”,“风流谁是陈思客,想象当年洛水人”。这些诗中提及的“洛神”、“江妃”、“洛水人”,都是指洛水之神宓妃。后人遂把水仙花喻为神话中的水中仙子宓妃。

康熙五彩鈥準花神杯鈥

春天的脚步近了,随着季节时令的替换,百花也以各种不同的容颜缤纷了大地。百花的玉容笑貌。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无数浪漫情趣。爱花惜花之人,自然也为百花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因此,在中国,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拥有一段美丽的故事。在百花的传说中,以农历中的十二个月令的代表花,与司十二月令花神的传说最令人神往花的美原是浑然天成,无可比较。

    正月梅花花神
    据说是北宋诗人林逋,他隐居于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一说是明代戏曲牡丹亭中柳梦梅,在梦中,他在梅花树下遇见为情而死的杜丽娘,其后杜丽娘还魂与柳梦梅相结合,成就一段曲折姻缘。
    二月杏花花神
    据说是燧人氏,他教人取枣杏之火煮食。一说为杨玉环,安禄山之乱平息后,玄宗欲移葬贵妃,但见马鬼坡下一林杏花,故后人以杨玉环为杏花花神。
    三月桃花花神
    据说是北宋杨家将之一的杨延昭,他守边二十年,屡破契丹军。可能是他抵紧外寇就像桃木之能驱逐凶祸一样,故获封为桃花花神。一说为唐朝诗人崔护,因为他曾写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名句。
    四月牡丹花神
    据说为曾写下多首牡丹诗的唐代诗仙李白。
    五月石榴花神
    据说为从西域取回石榴的张春。一说为钟馗,因石榴花开时正籍端午,每家多贴钟馗以辟邪,于是石榴花和钟馗拉上关系。
    六月荷花花神
    据说为西施曾在苏州锦帆径留下采莲的故迹。
    七月玉簪花神
    据说是汉武帝宠幸的李夫人,因为她平时常插一朵玉簪花于鬓旁。
    八月桂花花神
    据说是五代的窦禹钧。他教子有方,五个儿子皆为达官显臣,放他们父子被誉为“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另一说为西晋荆州史石崇的爱妻绿珠,她善吹笛而貌美。赵王司马伦的同党孙秀曾想夺绿珠为妻,致石崇为赵王所杀,绿珠堕楼殉情。人们以桂花之散落喻绿珠,并封她为桂花花神。
    九月菊花花神
    据说为陶渊明,这位东晋田园诗人以菊花为友,曾写下很多咏菊的诗句。以这位高节的隐士作为花之隐逸者的代表,最是恰当不过。
    十月兰花花神
    据说为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曾以兰蕙自喻。他深爱国家,但见朝政腐败而自己的政治理想又无法实现而投汨罗江自尽。
    十一月水仙花花神
    据说指洛神。由于水仙花生于水边,其姿态飘逸清雅,有若凌波仙子,所以人们以洛神为水仙花花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