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德国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2013-02-25 12:37:49)
标签:

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之

世界十大博物馆世界十大博物馆    建在法兰克福市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馆是德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流博物馆之一。 1763年,以德国著名的医生和大慈善家森根堡先生的遗产建立了森根堡基金会,用来促进科学的发展。1815年,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歌德回他的出生地法兰克福探访时参观了森根堡基金会并首先提出创建森根堡自然协会的倡议。1817年11月22日,法兰克福的17位自由公民自发地组成了民间性的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靠私人的捐款开展起各种活动。1818年,协会开始筹建博物馆。贝特曼先生在这一年一次就捐赠了3000古尔盾金币,并在随后的年代中每年都向协会捐赠相当数量的款项。1883年,包什先生将高达80万马克的遗产捐赠给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使其在很多年里获得了工作保障。此外,还有许多人向森根堡博物馆捐赠了许多稀世珍贵的私人收藏品作为展品。

位于法兰克福市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馆(Naturmuseum Senckenberg)是德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自然博物馆之一。森根堡自然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藏品,向人们展示了四十亿年以来的地球的变迁和各种生命形态的演化。2006年其参观人数达三十万六千人。

  1763年,德国著名医生和慈善家约翰-克利斯蒂安-森根堡(Johann Christian Senckenberg)赞助建立了森根堡基金会,以促进科学的发展。1817年,在德国大文豪歌德(Goethe)的倡议下,32位法兰克福公民建立了自然研究协会(Naturforschender Verein),在森根堡基金会的支持下,展开各项活动。1821年,该研究会建立了一个“公共自然博物标本室”(Öffentliches Naturalien-kabinett),即后来森根堡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在该研究会的筹备和资助下,森根堡自然博物馆于1904在法兰克福开工,并于1907年建成。

http://store.baotime.com/attachments/2011/1201/7df296e327e65d89cda16457977968dc.jpg德国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

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在创始后的100多年里,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的工作人员都是自愿组成的。直到1901年,才有1人开始得到政府津贴;到1950年,领政府工资的工作人员也才只有10人。森根堡博物馆的发展与所有这些工作人员对自然科学的执着热爱和无私奉献是密不可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遭受了严重的创伤,许多城市被炸成了废墟,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的10几位会员自发地将博物馆的藏品转移隐蔽起来,最终使100多年来收集的馆藏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避免了被战争破坏。

  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创始之初只有17名会员,现在,会员人数已经发展到了4500人,此外还有大量的通讯会员和荣誉会员,其中包括歌德、达尔文、居维叶、黑格尔等许多世界著名的诗人、科学家和哲学家。最另他们骄傲的是,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第一个学术报告就是在森根堡自然博物馆里作的。大陆漂移学说对地质学界的革命性作用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物理学界中的重要作用一样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摆放着两个真实大小的仿真恐龙,让参观者还没步入博物馆就开始了探索自然的时空之旅。大门两侧矗立着两根石柱,分别由玄武岩和花岗岩雕成,代表地球两种最基本的岩石。博物馆正面的屋顶上装饰着时间之神“克罗诺”(Chronos)的雕像。进入博物馆,首先是现代化的前台和售票处,走过宽阔的大厅就能看到一架高达8米的恐龙化石,将参观者引入神奇的史前时代。森根堡自然博物馆有着欧洲最丰富的大型爬行类动物标本收藏,展厅的巨幅壁画向参观者展示了这些史前生物的分布和演化状况。每个标本的标牌上都注有相关的重要信息。

http://store.baotime.com/attachments/2011/1201/c26ad64643f4538c43155ee033cbe2a1.jpg德国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

仿真恐龙

  在哺乳类展厅旁是所谓的“研究平台”,在那里参观者可以探索热带雨林的秘密,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怀着好奇心来到这里,象真正的科学家一样观察雨林不同高度层的动物分布。蟒蛇、乌龟、科莫多巨蜥,这些恐龙时代的遗民继续着它们的生存演化。

博物馆的陈列方式非常科学,例如其中的象类展厅,以各种古象的臼齿化石为实证反映了象类的起源与演化关系,然后以这些象类化石为依据,形象地绘制出象类在整个地球上发展、散布和演化的过程图,给观众以直观的印象。

  展馆中的“时间机器”(Zeitmaschine)——一个巨大的时间轮,通过多媒体设备模拟了了地球表面的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到7.5亿年前的过去或2.5亿年之后的未来,以回顾或展望地球的发展。

http://store.baotime.com/attachments/2011/1201/de117632a61692dff7e2697d438aad12.jpg德国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

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遍布博物馆各处的计算机信息服务点,可以让那些想深入了解某些专题的参观者获得足够的信息。博物馆电影院用现代技术生动的再现了自然演变的过程。博物馆不仅给参观者提供了真实准确的信息,更激发了想象、延展了思维。

  森根 堡自然博物馆从世界各地收集的动植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和矿物岩石标本有数百万件,许多馆藏都是稀世之宝。其中的古生物展品非常丰富,包括各种古鱼类、恐龙、鱼龙、翼龙、始祖鸟和哺乳动物等各种门类。博物馆中的陈列也非常讲究,例如其中的象类展厅,以各种古象的臼齿化石为实证反映了象类的起源与演化关系,然后以这些象类化石为依据形象地绘制出象类在整个地球上发展、散布和演化的过程图,给观众以直观的印象,最后,将几种大象的骨架和同等大小的复原模型与现代鲸鱼的巨大骨架陈列在一起,使观众感受到生物界大千世界里各种生物“万类霜天竞自由”般的奇异。

http://store.baotime.com/attachments/2011/1201/1f248663e837128f3741f41770be6840.jpg德国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

恐龙大厅

  该馆的展示虽然相对陈旧,但是却拥有非常丰富的藏品,这些藏品不论在研究或者是展示方面都有非常高的价值。他们的馆藏有三个特色:一是这里的恐龙化石收藏在欧洲名列前位,其中还包括皮肤和羽毛保存完好的恐龙化石。二是这里拥有大量梅塞尔坑 (世界闻名的哺乳动物化石发掘地)的化石收藏,其中许多化石罕见地保存了完整的胃及其残留物。三是这里收藏的鸟类标本在世界上也名列前位,并且拥有很多非 常珍稀的鸟类,包括一些近代灭绝的鸟类标本。

http://store.baotime.com/attachments/2011/1201/d628a7ee0bfed3b02f8bc9d1bb840b6a.jpg德国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

蟒蛇吞水豚的标本

目前的霸王龙重建模型,位于法兰克福森根堡自然博物馆。如同许多二足恐龙,霸王龙在过去也被塑造成三脚架步态,身体与地面之间呈至少45度夹角,尾巴拖曳 在地面上,类似袋鼠。这种三脚架步态起源于约瑟夫•莱迪(Joseph Leidy)在1865年所提出的鸭嘴龙重建,这是首次将恐龙描述成二足动物。纽约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前馆长,亨利•费尔费尔德•奥斯本 (Henry Fairfield Osborn),认为这些恐龙是以笔直的步态站立,于是在1915年首次发现霸王龙完整化石后,提出笔直步态的概念。于是在接下来近一个世纪,该霸王龙化石是被塑造成笔直的步态,直到1992年才被重造。到了1970年,科学家们认为直立的步态并不正确,因为没有任何现存动物能够维持这种姿态,这种姿态将导致脱臼,或数个关节的松脱,例如:臀部、头部与脊柱间的关节。尽管直立的步态并不正确,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标本仍然影响了许多电影与 绘画,例如耶鲁大学的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著名壁画“The Age Of Reptiles”,由鲁道夫•札林格(Rudolph F. Zallinger)所绘制。直到90年代,电影《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将更正确的霸王龙步态传达给一般大众。目前的电影、绘画、以及博物馆模型,都将霸王龙塑造成身体与地面接地爬行的姿势,而尾巴高高举起,可以平衡头部的重量。

http://store.baotime.com/attachments/2011/1201/cf6b66ea6f0849a42a30e209374ac778.jpg德国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

世界上唯一一具保存完好的盾齿龙骨架

http://store.baotime.com/attachments/2011/1201/817d499b71271123f3270e6ad153ec94.jpg德国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

镇馆之宝埃德蒙顿龙

  森根堡自然博物馆不仅仅将自身的 展览设计和实施得完美无瑕,而且还设立了专门的博物馆教育计划,德国中、小学生到博物馆里来接受自然科学教育已经成了必修课之一。在这里,学生不仅参观,还要回答参观试卷上提出的各种问题作为成绩考核。具1989年的统计,这一年来森根堡自然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人数达30万,其中45%是成年人,55%是中小学生。森根堡自然博物馆已经成了一所自然科学的启蒙大学校。

镇馆之宝:《海洋生物化石》

  

http://www.yn.chinanews.com/pub/uploadfile/2011/1214/20111214113732450.png德国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

 

  森根堡自然博物馆从世界各地收集的动植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和矿物岩石标本有数百万件,许多馆藏都是稀世之宝。其中的古生物展品非常丰富,包括各种古鱼类、恐龙、始祖鸟和哺乳动物等各种门类。

森根堡自然博物馆从世界各地收集的动植物标本古生物化石标本矿物岩石标本有数百万件,许多馆藏都是稀世之宝。其中的古生物展品非常丰富,包括各种古鱼类恐龙始祖鸟哺乳动物等各种门类。

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摆放着两个真实大小的仿真恐龙,让参观者还没步入博物馆就开始了探索自然的时空之旅。大门两侧矗立着两根石柱,分别由玄武岩花岗岩雕成,代表地球两种最基本的岩石。博物馆正面的屋顶上装饰着时间之神“克罗诺”(Chronos)的雕像。进入博物馆,首先是现代化的前台和售票处,走过宽阔的大厅就能看到一架高达8米的恐龙化石,将参观者引入神奇的史前时代。

森根堡自然博物馆有着欧洲最丰富的大型爬行类动物标本收藏,展厅的巨幅壁画向参观者展示了这些史前生物的分布和演化状况。每个标本的标牌上都注有相关的重要信息。

随后游客会来到哺乳类展厅、昆虫鸟类展厅,最后是海洋生物展厅。

在哺乳类展厅旁是所谓的“研究平台”,在那里参观者可以探索热带雨林的秘密,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怀着好奇心来到这里,象真正的科学家一样观察雨林不同高度层的动物分布。蟒蛇乌龟科莫多巨蜥,这些恐龙时代的遗民继续着它们的生存演化。

博物馆的陈列方式非常科学,例如其中的类展厅,以各种古象的臼齿化石为实证反映了象类的起源与演化关系,然后以这些象类化石为依据,形象地绘制出象类在整个地球上发展、散布和演化的过程图,给观众以直观的印象。

展馆中的“时间机器”(Zeitmaschine)——一个巨大的时间轮,通过多媒体设备模拟了了地球表面的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到7.5亿年前的过去或2.5亿年之后的未来,以回顾或展望地球的发展。

遍布博物馆各处的计算机信息服务点,可以让那些想深入了解某些专题的参观者获得足够的信息。博物馆电影院用现代技术生动的再现了自然演变的过程。博物馆不仅给参观者提供了真实准确的信息,更激发了想象、延展了思维。

那些饱餐了精神食粮的参观者还可以在博物馆小餐厅享受咖啡和小吃。博物馆商店为那些希望留下美好回忆的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纪念品

森根堡自然博物馆除了接受普通大众的参观外,还设立了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博物馆教育计划。它已经成了一所自然科学的启蒙大学校。

发展过程

http://a4.att.hudong.com/56/30/01300000080242123549300274758_s.jpg

象与鲸

1763年,以德国著名的医生和大慈善家森根堡先生的遗产建立了森根堡基金会,用来促进科学的发展。1815年,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文学家歌德回他的出生地法兰克福探访时参观了森根堡基金会并首先提出创建森根堡自然协会的倡议。1817年11月22日,法兰克福的17位自由公民自发地组成了民间性的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靠私人的捐款开展起各种活动。1818年,协会开始筹建博物馆。贝特曼先生在这一年一次就捐赠了3000古尔盾金币,并在随后的年代中每年都向协会捐赠相当数量的款项。1883年包什先生将高达80万马克的遗产捐赠给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使其在很多年里获得了工作保障。此外,还有许多人向森根堡博物馆捐赠了许多稀世珍贵的私人收藏品作为展品。到了现在,森根堡博物馆每年获得的捐赠资金有200万马克,大约占博物馆年平均费用的10%。这些捐赠来自于一些著名的医生、律师企业家,也来自于许多普通的市民。这些捐赠对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及其所属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馆和森根堡研究所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创始之初只有17名会员,现在,会员人数已经发展到了4500人,此外还有大量的通讯会员和荣誉会员,其中包括歌德、达尔文居维叶黑格尔等许多世界著名的诗人、科学家和哲学家。最另他们骄傲的是,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学说的第一个学术报告就是在森根堡自然博物馆里作的。大陆漂移学说地质学界的革命性作用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物理学界中的重要作用一样具有深远的影响。

工作人员

森根堡自然博物馆

在创始后的100多年里,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的工作人员都是自愿组成的。直到1901年,才有1人开始得到政府津贴;到1950年,领政府工资的工作人员也才只有10人。森根堡博物馆的发展与所有这些工作人员对自然科学的执着热爱和无私奉献是密不可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遭受了严重的创伤,许多城市被炸成了废墟,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的10几位会员自发地将博物馆的藏品转移隐蔽起来,最终使100多年来收集的馆藏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避免了被战争破坏。

教育计划

http://a3.att.hudong.com/34/31/01300000080242123549312883462_s.jpg

海洋生物化石

森根堡自然博物馆不仅仅将自身的展览设计和实施得完美无瑕,而且还设立了专门的博物馆教育计划,德国中、小学生到博物馆里来接受自然科学教育已经成了必修课之一。在这里,学生不仅参观,还要回答参观试卷上提出的各种问题作为成绩考核。具1989年的统计,这一年来森根堡自然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人数达30万,其中45%是成年人,55%是中小学生。森根堡自然博物馆已经成了一所自然科学的启蒙大学校。

与中关系编辑本段回目录

博物馆中展出的猛犸象化石

森根堡自然博物馆与中国的一些科学研究机构和博物馆的友好交往和学术交流。中国古动物馆的副馆长郭建崴,也就是笔名为“龙子”的本馆馆主就曾经在1998年访问过该博物馆。2001年暑假期间,将组织一批中国的中小学生去德国进行一周左右的科学探索旅行,其中的游览学习场所之一就是森根堡自然博物馆,此外还将去著名的始祖鸟产地索伦霍芬、德国首都柏林及其附近的出土过许多古生物化石的小城哈勒等地进行地质古生物考察学习,同时参观游览这些地方所体现出了迷人的欧洲风光。有兴趣的网友可以随时留意在随后发布的有关计划。  

图片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