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年说龙

(2012-12-29 09:57:14)
标签:

龙年说龙

杂谈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龙年即将过去,蛇年即将到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说说中华龙吧,以纪念过去的龙年!

中华百龙图

    龙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能走,亦能飞,能倒水,能大能小,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
   中国人以龙的传人引以自豪。中华大地上,到处可以看见“龙”,从划龙舟,舞龙灯,到龙的绘画,龙的雕刻,龙的旗帜等。龙,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是“龙的子民,炎黄子孙”。

    龙的精神,龙的足,为九州列土封疆,龙的心,为民族寄托希望,龙的魂,为华夏谱写篇章,龙的骨,为中国铸造脊梁!滔滔黄河,滚滚长江,是龙的血脉潺潺流淌;夏商周汉,魏晋隋唐,是龙的翅膀振振翱翔。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五湖四海,三山五岳,百万里方圆锦绣一方;元明清后,建共和国,五千年上下源远流长…… 悠久的文明,令人神往,美丽的传说,凄婉感伤,不朽的精神,深沉悲壮,不败的斗志,奋发激昂!盘古开天,女娲孕养,龙的传人代代成长,后羿射日,夸父逐阳,龙的子孙世世流芳!八百里长城,阻不住孟姜,阻不住那百转柔肠,三千尺天河,隔不断牛郎,隔不断那万仞刚强!动人的故事,源于质朴善良,善良的民族,无愧礼仪之邦,民族的传统,皆为温良俭让,民族的性格,向来无畏刀枪!龙的故乡,龙的精神万众传扬,龙的精神,龙的儿女熔铸身上--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哪怕是十万里远航,谁也不会忘记我们的祖上炎黄!晨风飒爽,夜雨潇湘,精心雕琢着龙的模样,冬雪融融,春雷朗朗,龙的气度照进人间万象!历尽了无数雨雪风霜,不断谱写着沁人篇章,巨龙昂首于新的曙光。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看图说话:中华百龙图

             

中国龙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中国龙

龙的窗花【剪纸欣赏】龙的窗花

【剪纸欣赏】龙的窗花

【剪纸欣赏】龙的窗花

【剪纸欣赏】龙的窗花

【剪纸欣赏】龙的窗花

【剪纸欣赏】龙的窗花

【剪纸欣赏】龙的窗花

【剪纸欣赏】龙的窗花

【剪纸欣赏】龙的窗花

【剪纸欣赏】龙的窗花

【剪纸欣赏】龙的窗花

【剪纸欣赏】龙的窗花

【剪纸欣赏】龙的窗花

【剪纸欣赏】龙的窗花

日本证实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日本在汉代逐渐接受中国文化以来,比较完整地学习和继承了中国极盛时期的文化,据说在日本,可以找到晋代的中国书法和唐代的刀。相反是孕育中华文化的故土,因为历史上几经战乱,及近代史上数次全面西化的文化运动,导致文化界和历史界偏离正源。近年以来,这种偏离愈演愈烈,比如关于狼图腾的争论,比如近年来美化清朝统治的文化潮流,最近一次证据,就是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教授黄杨提出,相较“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更应是“羊的传人”。无独有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高海波,在一年半前也提出过同样的观点。

   不得不说,姑且不论“羊的传人”说法的传播者,自己的专业与历史学与文字学有无关联,但是从其提出所谓的论据,就显得非常出位。高海波的证据之一是:“东汉时期许慎所编的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收入的羊部字有28个,而成书于20世纪80年代的《汉语大字典》,收录的羊部字达200多个”,因此他认为,羊在上古时期是华夏民族总要的生活要素,因此华夏民族是羊图腾。这种观点很容易不攻自破,因为上述经典中犬部的,马部的字也不会少多少,不知如此推论会得出什么结果?

   据说黄杨教授从八十年代就开始研究羊字部的汉字,我尊重他的一些观点。但从近年来金文甲骨文的考古成果来看,羊字和所谓的“美”“義”、“羲”等字的偏旁根本不是一回事:

    如,甲骨文中羊字是这样写的:http://y0.ifengimg.com/blog_spider/dci_2012/12/e4ea36c49a3e49822996776af0bb376a.jpg

 

    而美字是这样的:http://y0.ifengimg.com/blog_spider/dci_2012/12/bbb538ac67e07c08ace3ece1ed8073fa.jpg

   <<甲骨文字诂林·第一部>>认为,这个形象是头上插着羽毛饰物的人的形象,可以看出其与羊字的明显不同。许慎所在的东汉时期,尚无殷墟甲骨考古成果,他当时有许多字是强解的,比如“羊大为美”。

 

   又如贺兰口岩画例证:

     http://y0.ifengimg.com/blog_spider/dci_2012/12/3df7ceaf00113601e49539fd5385f731.jpg      



     http://y2.ifengimg.com/blog_spider/dci_2012/12/7902a6829e33bbe420bb95e34ddb5c6e.jpg

 

     以上的古代人物均生活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时期,其头上明显是羽饰而不是角饰。在高句丽壁画和云南岩画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证据。这种用野鸡或孔雀羽毛装饰发冠的传统一直绵延不绝,春秋战国时期有鵔仪冠、鹖冠,后世有凤翎冠,雉尾冠,都是用雉尾为饰。古人以为野鸡尾巴又长又绚丽,因此用于冠上,显得威风凛凛。

    华夏民族服饰礼仪为大,不知黄教授以为,拿个羊头戴在头上有什么美的?

    不得不说,日本人一方面防范中国,一方面是能够正确对待历史上与中国的渊源关系的,从80年代拍摄的历史电影《敦煌》,到本月播送完毕的纪录片《中国文明之谜》,都是以十分审慎和敬重的态度对待中国历史,这让国内近年涌现出的一些无良专家和导演汗颜。

    日本放送协会NHK播放的《中国文明之谜》第一集,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合作,对最新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成果进行了披露,在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发掘出了如下龙纹图腾:

     http://y1.ifengimg.com/bi-spider/9f712d2c7218019447c5c50cff0ecf51.jpg

    无独有偶,在濮阳的考古中,也发现了贝壳摆出的龙纹图腾,时间是距今6400年左右。NHK节目认为,远古华夏族首领通过独特的龙文化,以并不存在的动物龙的图腾象征自己的天子地位,并通过宫殿内举行的独特祭祀、朝拜仪式,把当时中国已知国土内的各部落联系在了一起,用神明的力量威慑子民,消减了叛乱和分离运动,从而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庞大国家。

   NHK还指出,商代用甲骨占卜吉凶时,经常杀死许多抓来的战俘,一般用“用XXX羌”的文字记录在甲骨上。这与“羊图腾”的说法是违背的。即使当时偏远部落是以羊为图腾,以龙为图腾的中原王国也是用对待战俘的残酷手段对待他们的。
   不得不说,现在日本留存了许多华夏民族极盛时期的优秀传承因子,即使是《中国文明之谜》这样学术意味很浓的纪录片,也能受到民众广泛欢迎。而在我们这边,民众和艺术家正对历史进行戏说和娱乐的狂欢,多年前我就撰文批评过辫子戏的流行,古装剧男子的披头散发和错得一塌糊涂的服饰,这些问题至今可谓是愈演愈烈。而一些专家不负责任的推波助澜,如推崇狼图腾、羊图腾之流者,如说汉民族是混血民族者,比如在电视上大肆丑化明朝皇帝者,比如倡议把岳飞文天祥赶出教材者,这些人的作为,将来历史会作出公正的评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