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季湄教授解读《指南》

(2013-12-17 16:40:46)
标签:

教育

核心提示:

  《指南》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进一步发展,不可与《纲要》相互替代。

  《指南》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指南》为教师指明专业成长的方向,以“幼儿为本”,即了解幼儿的知识与能力、科学保教的知识与能力。

  《指南》是参考是方向,但不是测量标准和准则,切忌幼儿园教师把《指南》中的目标作为一把“尺子”,刚性对幼儿进行衡量、比对,甚至分等、划级,忽视个别差异,伤害幼儿。 如果幼儿的行为特点与《指南》完全不一致,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全面地、认真地分析幼儿的现状形成的原因,反思教育的问题在哪里,了解幼儿的困难在哪里,积极采取有针对性地方法帮助幼儿发展;如果幼儿的行为特点与《指南》不完全一致,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不能简单地轻率地对幼儿发展的好坏下判断,应进一步细致地观察幼儿的表现,深入地了解其特点,看看是否有其他个性化表现,如果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指南》中没有列出,也应当尊重“个别差异”,给与肯定与重视。这里揭示出《指南》的两个特性,即《指南》决不是把全中国的孩子都框定;贯彻《指南》最深入的精神就是教师观察孩子。千万不要把《指南》当作“量表”或作为筛选幼儿的工具。

  实施《指南》的原则主要有: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教师和家长要建立广义的幼儿学习观。“生活课题就是幼儿重要的学习课题,所以吃喝拉撒睡就是学习;把常喝白开水写到国家文件里面不是小题大做。”要把握幼儿学习特点,即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学习。

  在学习中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将各领域的学习目标融合在一日生活中,避免小学化倾向,保护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对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让《指南》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福音,让每个孩子都能自尊自信地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