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闲记
(2022-07-30 11:55:40)
这几天读了介绍动物的科普书,而且是两个不同版本的对照着看。书是我自己的,自然读过。之所以重读,主要因为书里插图多。大热天儿的,光看文字看不进去。我先把图画仔细地观赏一遍,再浏览介绍的文字,连属于什么门、纲、目、科的小字都不放过。想当初上学时,我可最烦背诵这些知识点了。但如今出于兴趣,我很想把书上的内容全背会,可记忆力没那么好了。正如古人所言: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说得真有道理啊!
夜里热得睡不着的时候,就听窗外的蝉声。有一次都十二点多了,蝉还在合唱。不过,它们唱一会儿就安静了。早晨五点多,蝉醒过来又开始演奏。有只蝉还落到窗户上,震耳欲聋地嘶吼。我忍耐着,果然,蝉没耐性,很快就飞走了。我还能继续中断的睡眠。
书上说,只有雄蝉才能发声。它们唱歌是为了求偶。蝉的卵变成幼虫后,会钻入地下,据说最长能在洞内蛰伏17年。夏季幼蝉爬到地面,蜕化为有翅膀的成虫后,生命大概一个月左右。在黑暗中忍受那么多年,只为了在阳光下生活一个月,这短暂的光明一定要珍惜才行。
蝉对天气的变化很敏感。下雨时,它们悄无声息。雨暂停时,也不被迷惑。什么时候你听到蝉叫起来了,那说明雨过天晴了。
夏夜去散步,总看到有人拿手机照亮,在草丛里、树干上寻找什么。后来才知道是捉蝉。捉蝉做什么呢?为了吃。朋友调侃地说,河边那一带,都听不到蝉叫了。
澳大利亚的考拉(树袋熊)一天要睡18个小时,其它时间喜欢静坐。它们的食物特别单调,只吃桉树叶。这样的生活真没意思!不过,看树袋熊懒懒地躺在树枝上吃叶子的样子,可是很悠然自得呢。而且,寄生虫对桉树叶的气味避而远之,考拉因此免受寄生之苦,也挺好的。
看到狐猴那又粗又长带着黑道道的卷尾巴,我就想起电影《马达加斯加》里的狐猴国王朱利安,脑海里就出现伴随欢快旋律的舞蹈场面。活力十足的自恋狂朱利安搞笑的样子仍历历在目。
蚂蚁王国中的蓄奴蚁真令人惊奇!它们的工蚁都是兵蚁,英勇善战、力量强大,但懒于劳动,于是攻打别的蚁群,把它们的幼虫和蛹抢到巢内。这些蓄养的奴隶长大后承担筑巢、觅食、抚养幼虫、保洁等繁重的工作。
和蓄奴蚁比起来,南美洲的食肉游蚁非常可怕!它们遇到毒蛇,就群起进攻——无数游蚁组成环形,把蛇团团围住。游蚁咬住蛇肉后就死咬不放,任凭疼痛的毒蛇如何疯狂扭动也不松口。几个小时后,群蚁离去。地上只剩下一条被啃食过的毒蛇的残躯,真令人毛骨悚然!
我特别想听听鬣狗的笑声和大鲵的哭声。形容猥琐的鬣狗,听觉、嗅觉异常敏锐,奔跑速度每小时高达五六十千米,且极有韧性。因此,这些草原杀手可以猎食瞪羚、斑马、角马等大中型动物。但它们捕获猎物后会得意忘形,兴奋地发出像人发笑那样的声音。笑声引来了几千米外的狮子,狮子坐享狗群的猎物。斑鬣狗只能委屈地等在一边,等狮子离去再争抢残羹剩饭。这不是典型的乐极生悲吗?大鲵黏糊糊,肥肥扁扁的,它的叫声真的像婴儿的啼哭声吗?电视上科教频道常会播放介绍动物的视频,也许从那里,可以听到鬣狗类似人的呵呵笑声和娃娃鱼婴儿般的哭声。
鲎长得丑,但它身上流淌着蓝色的血液,挺奇特的!因为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其貌不扬的鲎遭到捕杀。不过,它的血液里含有铜,不可过量食用。
读这些知识挺有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环境下,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和生存本领。了解大自然中与人类共存的其它动物的生命奥秘,对理解人生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