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和洪教头
(2013-06-30 00:29:38)
标签:
读书闲聊杂谈 |
分类: 有感 |
柴进和洪教头
有人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这“四大古典名著之中,最为亲近读者的,也最为读者所亲近的,莫过于《水浒传》了。”此话不假。近来枕边一本《水浒传》随意翻阅,十分轻松。老书新读,确也生出一些新的感受。
话说林冲遭高俅陷害发配沧州。在到达沧州之时,林冲经一酒保介绍,投奔小旋风柴进。两人在半路相见,一番问答以后,那柴进“携住林冲的手,同行到庄上来。”接下来照例是柴进尽地主之谊款待林冲了。如果这次招待写成“庄客端上好酒好菜,两人一番痛饮。”那就过于平淡了。书中是这样写的:
柴进便唤庄客叫将酒来。不移时,只见数个庄客托出一盘肉,一盘饼,温一壶酒;又一个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都一发将出来。柴进见了道:“村夫不知高下!教头到此,如何恁地轻意!,快将进去!先把果盒酒来,随即杀羊相待。快去整治!”
林冲心里自然十分明了,一般的招待也就是一盘肉,一盘饼,一壶酒,一斗白米,十贯钱,这是惯例。按常理,当时身为囚犯的林冲有这样按惯例的招待已经非常感激了。但是,这次柴进却是破了惯例,而且是当着林冲的面破了惯例,这种当面的破例对于被款待的人来说,感觉完全不同。我相信,无论惯例还是破例,其花费对于柴进这种挥金如土的权贵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柴进要的是感觉,要的是被款待人产生一种被柴进看重的感觉。柴进做到了,正是这样一种先出现惯例,然后再破了惯例的过程,柴进得到了他自己想要的感觉。如果说这样一个过程是柴进的无意,那么确实是庄客的“不知高下”,也确实是柴进对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渴仰之心;如果说这是柴进的有意而为之,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柴进深谙待客之道,就在这“一盘肉,一盘饼,一壶酒,一斗白米,十贯钱”的一上一下之间,柴进得到了他自己想要的效果。
柴进和林冲两人酒过三巡,柴进的师父洪教头来了,而且是不请自来。他来了,也就意味着他快走了。他一来,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走去上首便坐。柴进看了,又不喜欢。
这位洪教头在庄院的地位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家庭教师。他和柴进的关系,确切地说是一种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可是洪教头却没有看清这一点,他把自己当成了独立门户的武馆当家师父,对自己的徒弟(实际上的老板)款待的客人大为不恭,引来了柴进的不满。老板已经不喜欢了,下属就要适可而止,或者先消除不满然后再晓之以理。可有的人却一意孤行,接二连三地与老板较劲,那么这个人离倒霉也就不远了。洪教头就是后一种人。他完全没有顾及或察觉到柴进的不满,进而质问起柴进来:“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头,’来投庄上诱得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便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村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要来惹林冲使棒。柴进一来要看林冲本事,二者要林冲赢他,灭那厮嘴。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
到此,洪教头又犯下了两个错误。第一,如果先前柴进的不满只是心里的,那么,洪教头不知轻重的质问,柴进当场进行了反击,使得两人之间的矛盾表面化。我们知道,下属与上司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一般而言,绝少有下属主动挑起这种矛盾,并使之表面化的,除非你做好了炒老板鱿鱼的准备。可我们根本没有看到洪教头有半点撂挑子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公开与老板闹矛盾简直就是找抽。第二,洪教头在完全不了解林冲实力的情况下,不自量力地向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发出了挑战,从而自己把自己逼到了悬崖边。
一个团队总会有新人加入,领导者总会对新人有更多的关注,就像柴进初次与林冲相见,破例款待一样,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新来者不一定会对原有者形成直接的威胁,实在没有什么必要非要和新来者一决雌雄。退一步说,如果对自己形成直接威胁,那么也应该摸清底细,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有分寸的竞争。洪教头对林冲的挑战实在是一种十足的无知和莽撞,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这种挑战的结果。
正是洪教头的错误造就了柴进的主动。没有人不想知道新来者的真正实力,也没有人不想给冒犯自己的人一个教训,柴进也不例外。与洪教头相比,柴进则显得大局在握、胸有成竹。柴进心里不快却不主动出击;洪教头提出要与林冲交手,柴进的态度却是“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柴进在与洪教头的交锋中已经达到了不战而屈之的境界。不仅如此,为了达到了解林冲的真正实力,同时也为了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洪教头,柴进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精心安排。
——为了让林冲拿出真本事,柴进对林冲说:“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这是柴进向林冲交了底。
——为了让林冲拿出真本事,柴进对押解林冲的两个公人道:“小可大胆,相烦二位下顾,权把林教头枷开了。明日牢城营内,但有事务,都在小可身上。白银十两相送。”这是柴进为林冲打出水平创造了条件。
——为了让林冲拿出真本事,柴进叫庄客取出十锭银来,重二十五两,说:“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还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这是柴进作了比武前的最后动员。
柴进前前后后一系列的所作所为终于让林冲明白了其真实的意图。洪教头的落败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成了柴进想要的结果。
柴进和洪教头之间的一番风波结束了。洪教头灰溜溜地离开庄院。其问题就出在他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看清对手的实力就贸然出击。而柴进占上风的原因固然有身份的优势,但他那种大气和考虑问题比较周全,也起到了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