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7)亚得里亚海的明珠杜布罗夫尼克

标签:
欧洲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海岛小城风光手机拍 |
分类: 看世界 |
从斯普利特到杜布罗夫尼克的距离231公里,开车2.5小时。
从斯普利特出发到杜布罗夫尼克,要走克罗地亚著名的沿海公路D8号公路。
D8号公路是一条沿途风景秀美的公路,这条公路一面依山一面傍海,蜿蜒曲折。
蔚蓝的天空映照着蔚蓝的亚得里亚海,道路弯弯曲曲沿山而行,迎面而来的仿佛是缓缓播放的自然风光片,令人心情舒畅。
杜布罗夫尼克曾被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形容为“人间最像是天堂的地方”,英国浪漫诗人拜伦为其取了一个美丽的称号:“亚得里亚海明珠”。
杜布罗夫尼克位于克罗地亚狭长海岸线的最南端,是克罗地亚东南部港口城市,古名“拉古萨”,公元7世纪建城,15世纪成为拉古萨共和国首都,与当时的威尼斯,热那亚等一起依靠航海贸易繁荣。
空中俯瞰,石灰岩半岛上,湛蓝的亚得里亚海从三面环抱整个城市,被厚实的米白色城墙包围着红色砖瓦屋顶的区域是老城区。
因风景绮丽、气候宜人,杜布罗夫尼克是克罗地亚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和著名的疗养胜地之一,也被誉为欧洲人度假的后花园。

游览杜布罗夫尼克有三种最基本的方式:
一是老城闲逛,城中的街道、广场、教堂及钟楼,都值得慢慢欣赏。
二是在城墙上走一圈,可以看海、看山、看满城的红屋顶,与在城中漫步的感觉完全不同。
三是爬上城后的塞德山顶俯瞰老城。
早早起床,爬上杜布罗夫尼克老城背后的塞德山,是想赶着看一场壮美的亚德里亚海上日出,还是起的晚了,太阳早已跃出了地平面。
登上山顶,亚德里亚海蔚蓝色的天际线与蔚蓝色的天空融为一体,海天一色。
塞德山顶是高处是俯瞰杜布罗夫尼克老城全貌的最佳观景点,山脚下,红色屋顶的房子依山而建延伸到海中,和邻近的洛克鲁姆岛一起沉浮在海天之间,与蔚蓝的海天形成鲜明对比,壮美的景色让人赏心悦目。
街道于1468年铺设,铺设的石块都经过抛光,光滑如冰,闪耀着明亮的光线。
斯特拉顿街和附近的一些房屋曾遭受战争期间炮击的损毁,现在大部分已经修复完好,如今这里是杜布罗夫尼克最繁华最主要的观光区。
教堂内部的装饰相对简单,大理石的主祭坛上面的绘画“升母圣天图”是意大利的绘画大师提香的作品。




贡杜里奇广场是老城的露天市场,也是老城区出名的老集市,出售各种时令水果和蔬菜以及其他当地知名的土特产品。

贡杜里奇广场旁边这条石砌的台阶路叫巴洛克台阶,据说它与罗马古城的西班牙台阶出自一位设计师之手。





贡杜里奇广场是老城的露天市场,也是老城区出名的老集市,出售各种时令水果和蔬菜以及其他当地知名的土特产品。
集市每天早上开放,下午关闭,教堂的钟声似乎是城市生活中一个早已约定俗成的信号,每当钟声响起,人们便开始收拾垃圾快速离场。

贡杜里奇广场旁边这条石砌的台阶路叫巴洛克台阶,据说它与罗马古城的西班牙台阶出自一位设计师之手。

拾阶而上,台阶高处就是圣伊格纳乔教堂,教堂建于1699-1725年,是以罗马的同名教堂为原型建造的,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





拉古萨古国对城市的街道布局有着严格规范,早在1272年便规定街道、房屋和教堂必须保持原有结构,即便大地震摧毁了大部分建筑,重建时依旧遵循这一原则。所有建筑均用岩石建造,外墙统一为浅黄色,屋顶统一为红色, 白色和墨绿色的百叶窗与红瓦白墙有着和谐的默契。








拉古萨古国对城市的街道布局有着严格规范,早在1272年便规定街道、房屋和教堂必须保持原有结构,即便大地震摧毁了大部分建筑,重建时依旧遵循这一原则。所有建筑均用岩石建造,外墙统一为浅黄色,屋顶统一为红色, 白色和墨绿色的百叶窗与红瓦白墙有着和谐的默契。









欧诺佛喷泉是杜布罗夫尼克最著名的地标之一,修建于15世纪。当时城内的供水问题十分严重,夏季漫长而又干热,为了解决供水的问题,当时的参议院决定从距离城内有12公里的Kneice村的一口泉水引到城内。该项目由来自那不勒斯南部意大利建筑师欧诺佛设计建造,工程难度十分巨大,耗资不菲。
在1667年的大地震中损毁严重,只有16个出水口保存了下来。

时至今日喷泉中的水仍然可以直接饮用,游人们走累了渴了都来这里接水喝。
原本我是从来不喝生水的,八九月份的欧洲依然是酷热难耐,每天带的烧开水根本不够喝,时间长了,欧洲街头的直饮水也喝习惯了,一个多月的欧洲之行,每天不少喝生水,竟然没有一次拉肚子的情况发生,也不知道是人家的水好还是俺的适应能力强。
在老城主街的尽头,欧诺佛喷泉的旁边,有一座14世纪早期的建筑,是一个具有哥特与文艺复兴风格的修道院,叫方济各修道院。
现在好像是个博物馆,办一些展览,入内参观需要买门票。
老城有数不清的胡同,高高低低的台阶像网格一样互相串联,走迷路了也不打紧,老城最繁华热闹的地方是主街也是商业街,街上有老城的最高建筑塔楼和教堂。来到这里,可以重新辨识来时的路。










杜布罗夫尼克完美地保留了他们的中世纪城墙,这些城墙建于12世纪至17世纪之间,这在世界上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这也是杜布罗夫尼克早在1970年就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之一。

登上城墙也是游览老城的一种方式,必须买票,高处俯瞰碧浪粼粼的亚得亚海,浏览一半海水一半城的杜布罗夫尼克古城和古城城内那依山而建错落排列的红色的建筑,宏伟的教堂、塔楼、宫殿。

登城墙的门票:成人
100KN 儿童
30KN(KN,克罗地亚货币的名称:库纳)
开放时间:4月—10月,9:00—18:30


位于老城西面的派勒城门,是老城的主入口,也是游老城的起点,建于1537年。

明切特炮塔,(Mineta
Tower),屹立于北城墙,是杜布罗夫尼克防御体系中的最高点,炮塔最初建于1319年,是四边形的,后被毁重建成圆形。
墙外的一条护城河,与城墙一起构成历史上最坚实的防御工事,是中世纪最伟大的防御系统之一,坚不可摧。1979年,这座城墙与古老的杜布罗夫尼克,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看到杜布罗夫尼克的烤全羊真是惊到我了:
一个烤肉机器串起来十几只整羊在烧烤炉上不停地转动,整只羊像羊肉串一样的串起来挂了一排排,烤全羊的炉子好像菜市场一样的摆了一大片。
羊在我眼里可爱温顺,生命到头这样的悲惨结局!真可怜!
羊肉只有盐巴的咸味,烤肉鲜香软烂,坐在遮阳伞下,一人一大块肉,一人一杯冰可乐,大口吃肉,大口干杯!好像还没有如此野蛮过,瞬间有了女汉纸的豪气。
只顾了吃肉,吃完了才想起没有了女汉纸的现场拍照。
烤肉的位置就在杜布罗夫尼克码头的旁边。
在这里还了我们租的车,买了次日的船票。
前一篇:克罗地亚(6)打卡赫瓦尔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