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盐湖之魅,察尔汗,盐湖中的巨无霸

标签:
青海格尔木察尔汗盐湖盐湖盐盖 |
分类: 国内游 |
踞于巍巍昆仑山和祁连山之间的柴达木盆地,以青藏高原"聚宝盆"之誉蜚声海内外,而柴达木盆地的心脏则是赫赫有名的察尔汗。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青藏铁路穿行而过。盐湖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盐层厚约为2-20米,面积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湖中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60亿人口食用1000年。察尔汗盐湖蕴藏有丰富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无机盐,总储量达20多亿吨,是中国矿业基地之一。(百度)

这里目前还不是旅游景区,游人可以免费参观,自驾车不可入内,景区观光车往返每人100元,从入口到主景区车程大概30分钟。
乘坐景区的观光大巴沿着盐田公路仅是两旁的景色就够令人震撼,排列整齐的盐池海洋一样的辽阔,一眼望不到边,在晴空里水天相映,远处是正在紧张忙碌的设备和行驶在水面上的作业船。
察尔汗在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这里海拔最低点为2200多米,由达布逊、南霍布逊、北霍布逊、涩聂4个盐湖汇聚而成。格尔木河、素棱果勒河等10多条内陆河注入。
盐湖周围地势平坦,荒漠无边,风景奇特。
湖面好像是被平整过的土地,地上无绿草,湖中无游鱼,天空无飞鸟,一片寂静。

放眼望去,整个盐湖的地表都是彩色的盐体结晶。


今天运气真好,遇上了个好天气。



到达主景区后还可以再乘坐电瓶车,还有年轻人喜欢骑的多人脚踏车到核心景区,我们喜欢步行边走边看沿途的湖景,20分钟也就到了。


察尔汗盐湖,是古海洋经青藏高原的地壳变迁,被山峰分隔并逐渐萎缩和干涸而形成的。盐湖两侧都是白色的盐晶,湖水通透泛着绿色,在这里,没有任何植物生长,唯有天、云、湖构成的纯粹景色。

脚下平坦的道路不是土地,而是盐盖,盐盖下面注满涌动的卤水,走在上面稳稳的并无与地面上不一样的感觉,令人称奇!
如果说大柴旦翡翠湖美得令人陶醉,察尔汗盐湖真可以说美的令人窒息了。
盐花是盐湖中盐结晶时形成的美丽形状的结晶体。卤水在结晶过程中因浓度不同、时间长短不一、成份差异等原因,形成了形态各异,鬼斧神工一般的盐花。
这里的盐花形状形形色色,如珍珠、如珊瑚,一丛丛,一片片,一簇簇地立于盐湖中,晶莹剔透,把盐湖装点得美若仙境。



“盐盖”,网络上这样解释:
盐湖地处戈壁瀚海,很多年前这里是海洋,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湖面逐渐上升凸起露出,湖里面的盐层就逐渐的显现出来了。察尔汗盐湖属于柴达木盆地最低处,有多条内河河流注入其中,由于该地区常年干旱,太阳的暴晒,格尔木河、柴达木河的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一直以来该地的湖水都在蒸发,长期积累,湖水变成了卤水,各种矿物质和盐类的浓度极高。经过几亿年之后的沉淀积累,形成了特别厚实的盐盖,这些盐盖不仅很厚,而且异常坚硬。
这里的盐盖厚达15-18米,承载能力很大,汽车、火车可以在它上面奔跑,飞机可以在它上面起落,甚至可以在它上面建房屋、盖工厂。
著名的青藏铁路、敦格公路(格尔木至敦煌)和中国最大的钾肥厂察尔汗钾肥厂,都是修建在察尔汗盐湖之上的。
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通过盐湖穿行而过,路基全是用盐铺成,长32千米,分别被称为万丈盐桥和钢铁彩虹。
前一篇:青海·盐湖之魅,大柴旦翡翠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