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2022-04-29 12:46:26)
标签:

青海

玉树州

结古镇

分类: 国内游
玛多县城海拔在4200米以上,属高寒草原气候。
第一次在这么高海拔的地方住宿,昨夜没有睡好,我对高原的最明显反应是睡不着觉。
简单吃了早饭,在玛多有标志性的地方看看拍拍,玛多县城很小,一眼就可以看到头。
我们的下一站是玉树。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5月22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共玉高速野马滩大桥被震毁的现状,旁边的国道也毁损严重,好在抢修及时,保障了通往玉树的道路通畅。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湿地湖泊是这一路的风景,海拔在4千米以上。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玛多西南以巴颜喀拉山为界,与玉树藏族自治州相连。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川藏318线、317线,国道214、109线最中央,玉树像一只雄鹰,两个翅膀的延长连接着内地和西藏。”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祖国的公路建设日新月异,四通八达。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进入玉树地界,海拔逐渐下降,路旁景色山绿草绿,景色宜人。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每年的5月底到六月底是挖虫草的季节,沿途经常可以看到上山挖虫草的藏民。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一群藏野驴从车窗外一闪而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在214国道上,能看到玉树市规模最大、最具传奇色彩的噶玛噶举派寺院寺庙——当卡寺。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我们住在玉树州政府所在地结古镇。
离开西宁三天 ,没有好好的吃过一顿正餐,来到玉树,先要解解馋,四川人喜欢吃火锅,我们也喜欢,难得大家喜好一样···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结古镇位于青海省南部,通天河南岸峡谷地带。系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玉树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结古"在藏语中是"货物集散地"的意思,长江从它身边流过,它也成了长江流域中第一个人口密集的地方。
结古镇为青海通往川、藏的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自古以来是连接西藏、四川及内地的交通要道,是唐蕃古道的重镇。在历史上唐朝与吐蕃在文化及贸易上的交流,宗教传播,使者来往,都是必经之地。公元1300多年前,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和后来的金城公主都经过了结古,并流下了很多历史遗迹。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很安静的小城,清澈的扎曲河缓缓从木桥下流过,温柔地环绕着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玉树人心中的旷世英雄——格萨尔王的雕像屹立在格萨尔广场上。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小城的最高处是玉树著名的寺庙,结古寺。
在小城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山上这座气势宏伟的寺庙,但是只有你上去之后,才能发现更为壮丽的景观。
结古寺是全镇的最高点,上到那里可以远眺整个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走过新藏线(4)——玉树州府结古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