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葡西】辛特拉一日游·佩纳宫

标签:
杂谈游记 |
“辛特拉是葡萄首都里斯本市郊的一个小镇。
辛特拉山从里斯本直伸到大西洋岸边,小镇就在山脚下,尽享优越的气候。从公元13世纪后半期开始,辛特拉就成为皇室的避暑胜地。公元18世纪末开始,一些富商和贵族纷纷在这里建造起了漂亮的别墅。西班牙统治时期,朝廷遗弃了辛特拉。19世纪,摄政王费迪南德二世把一座破败了的修道院改建成佩纳宫,后来王室回迁,使辛特拉再次兴旺,优越的地理条件吸引了更多的富人和艺术家前来居住。
辛特拉山植被茂密,风景秀丽,空气新鲜,与小镇上的宫殿、城堡和别墅自然融合,被誉为19世纪第一块云集欧洲浪漫主义建筑的土地,诗人拜伦把辛特拉喻为伊甸园,1995年这一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小镇童话般的精致景观和异域风格的浪漫情调,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来访。
佩纳宫是辛特拉小镇上最出色旅游景观之一,它处于小镇外三公里处,是一个建筑风格十分独特的古代建筑。翠绿的山上红黄相间的童话一样的国王离宫,艳丽的色彩和如火箭发射般的城堡顶层塔楼,看上去更像是一座游乐园。



佩纳宫建于1840-1850年,距今近半个世纪。

“它的特点色彩妖艳,造型奇特,建筑风格兼具哥特式、文艺复兴式、摩尔式、曼努埃尔时期的建筑特点(曼努埃尔是葡萄牙国王努埃尔一世在位时的建筑风格),是十九世纪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的丈夫费迪南德的心血结晶。费迪南德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启发,授命德国建筑师冯埃施韦格男爵负责兴建,始建于1840年,完工于1850年,不幸的是,费迪南德就在这一年逝世。”
这里也是游人来到辛特拉的必游之地,进入皇宫内参观的队伍沿着蜿蜒的小路从山下一直排到入口处····


队伍中一对年轻的夫妇和他们可爱的双胞胎小女孩儿还有她们的小姐姐····


这里是固若金汤的第三道门,门的两侧贴着青花瓷片,面目狰狞的海王坐在珊瑚和贝壳上,镇守着大门。


队伍中一对年轻的夫妇和他们可爱的双胞胎小女孩儿还有她们的小姐姐····


这里是固若金汤的第三道门,门的两侧贴着青花瓷片,面目狰狞的海王坐在珊瑚和贝壳上,镇守着大门。

廊柱和窗框上雕刻的海浪波纹、贝壳、砗磲、绳索和国王徽章等等,融合了王室、大自然和航海等元素,建筑上的雕刻精美而传神,体现了设计者高超的灵感和工匠们精湛的技艺。

红色、黄色的外墙形成了这座宫殿的主色调,拱形门柱、圆顶塔楼形成了宫殿的主要结构,这座宫殿造型奇特而又色彩鲜明,每一个细节都经历了精雕细琢。展现在眼前的整个建筑像是一件工艺品。
站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佩纳宫建筑的精美,辛特拉山美丽的景色也尽收眼底。


佩纳宫内部不允许相机拍照,却有不少的人可以拿着手机拍照也没有人制止,耐不住的我们侥幸的也跟着效仿···

宫殿内的陈设简单古朴,除了墙上的画,更有点像古代哪个富裕人的家···








宫殿的天井,中央是砗磲外壳的花盆。

宛如城堡的宫殿有着多栋建筑,每个建筑都有塔楼,每个塔楼都各有特色。

宫殿的内部从屋顶到墙壁都是精美复杂的雕刻,据说都是手工,不能不再一的惊叹古代匠人有多么的心灵手巧···


国王的卧室。




窗外的风景·

写满宗教故事的彩色玻璃窗··


对建筑风格我始终分不清楚,只是感觉与其他房间不一样···



厨房,大概是这座宫殿内最宽敞的空间···


每一个角度都有不同的景观。
楼下排队等待进皇宫内参观的队伍依然源源流长···


通往佩特拉宫后侧的最后一道门,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建造的也非常精美··



厨房,大概是这座宫殿内最宽敞的空间···


每一个角度都有不同的景观。
楼下排队等待进皇宫内参观的队伍依然源源流长···


通往佩特拉宫后侧的最后一道门,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建造的也非常精美··
我正惊叹手工制作的建筑这么精细精美,更惊喜有一个精致的美女会送上门做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