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土耳其·格雷梅国家公园】济尔维露天博物馆
标签:
杂谈游记 |
分类: 国内游 |
如果说,是自然赋予了卡帕多西亚独特的地貌景观的话,那么真正使这里成为一个谜一样地方的则是那些人工开凿出来的洞穴。

两千多年前,土耳其先民希太部族在卡帕多奇亚凿洞而居。公元 4
世纪,基督教传入土耳其中部高原,在这里建起了各种基督教宗教建筑。到了 9
世纪,有许多基督教徒来到山中凿山居住,并将洞穴粉饰布置成教堂,许多岩洞如蜂巢般穿插在岩石之间,而岩洞内部又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成为相互贯通的高大房间。到
13
世纪时,该区域的山洞已密如蜂巢。已发现有三百多座从岩石开凿出来的教堂,有些教堂的墙壁和天花板上绘有多彩的图画。

与格雷梅露天博物馆相比,济尔维露天博物馆要冷清得多,没有很多的游人,没有太多的教堂壁画,但这里有着同样高耸的石柱和岩石洞穴。

济尔维在公元9-13世纪是基督徒隐修的地方,起初是为躲避罗马迫害的避难处,后来是躲避伊斯兰教的统治。

狭窄的隧道将岩山之间连接起来,这里所有的岩石都有开口,或大或小,有的是住家,有的是教堂,更多的则是基督徒的避难所,是非常完整的卡帕多起亚人旧时的生活缩影,传奇一样的构成自然奇迹和人文经典的完美组合。
现在这些当年的洞穴建筑以其童话般的斑点岩层,奇特的岩石构造、岩洞和半隐居人群的历史遗迹成为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




呀,是发现了什么好东西,引得这些游客停在那里不停地拍照?


原来是一只小蜥蜴······
































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吗?这个洞窟的厅房有两个这样的构造,小贝比的摇篮两边穿上绳子,一边一个的拴在这个上面,家里的大人可以摇晃着摇篮哄她进入梦乡····

这个是小婴孩的小床,小小孩儿放在里面睡觉不会掉出来,家里的大人可以放心的做其他的事情····

整个博物馆包括三条徒步山谷,最长的步行1.5公里。
荒凉的景色中充满着神秘诡异的气氛,在重重如林的奇岩当中,只要具有居住条件的洞穴,都曾经有人居住,据说有的岩石洞穴直到1952年,还有人在这里居住。



呀,是发现了什么好东西,引得这些游客停在那里不停地拍照?


原来是一只小蜥蜴······
在这些地方,这些偶尔可见的小乌龟,小蜥蜴,小蛇,小动物都给我一种侏罗纪时代存活下来的古生物的感觉,也许它们曾见证过那个时代这里的基督教徒们的生活起居,聆听过他们诵读经文的声音,体验过这里曾有的繁盛光景和和谐氛围,感受过那跨越时空的虔诚与庄严。

光阴荏苒,如今这里虽然听不到教堂的钟声和昔日诵读经文和唱诗班的歌声,但是人们能从那些虽已斑驳但色彩鲜艳依旧的壁画当中去想像,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光阴里,祈祷之声从未在卡帕多西亚中断过。基督徒隐居在洞窟中坚守着他们的信仰,他们把岩质松软的火山岩凿通,在里面建起无数的房间,在洞窟中建起了廊柱和拱形门,完整地再现了教堂建筑的特点和内部结构,利用大自然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的奇妙造型,在奇岩怪石的大地上绽放和延续着基督教文化的发展。































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吗?这个洞窟的厅房有两个这样的构造,小贝比的摇篮两边穿上绳子,一边一个的拴在这个上面,家里的大人可以摇晃着摇篮哄她进入梦乡····

这个是小婴孩的小床,小小孩儿放在里面睡觉不会掉出来,家里的大人可以放心的做其他的事情····
没有人请他来当讲解员,是他主动上来一路跟着我们,不停地跟我们讲着,虽然我们的语言互相不通,可人类的肢体语言让我们明白了他说的一切。




这个大概是济尔维博物馆最为精美的建筑了,洞穴人的后代领着我们走到了这里,他告诉我们,再往里走,就走不通了,幸亏他的提醒,要不我们真的会沿着山谷一直的走下去···

大热的天他一直跟着我们,告别的时候,我们有点过意不去,送给他一欧元的钢镚做小费,钱不多,却把他给高兴的直给我们鞠躬感谢,不知何故,倒让我心里酸酸的···





这个大概是济尔维博物馆最为精美的建筑了,洞穴人的后代领着我们走到了这里,他告诉我们,再往里走,就走不通了,幸亏他的提醒,要不我们真的会沿着山谷一直的走下去···

大热的天他一直跟着我们,告别的时候,我们有点过意不去,送给他一欧元的钢镚做小费,钱不多,却把他给高兴的直给我们鞠躬感谢,不知何故,倒让我心里酸酸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