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行—昌溪古村

标签:
游记杂谈 |
昌溪村是一个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历代先贤名人辈出,文化底蕴厚重,自古乃巨贾徽商、名流汇聚之地,留下了“吴茶”名甲天下,“周漆”誉满九州,染织红遍长三角等美名,也孕育形成了具有昌溪特点的儒商文化、孝德文化和徽商互济精神······
昌溪村位于歙县南部山区,座落在千岛湖的源流昌源河所流经的皖南山间盆地中,环绕在群山之间,四周树木花草郁郁葱葱,昌源河源远流长。
走进昌溪,但见白墙灰瓦,青山绿树,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景色宜人。
据文物考古记载,这里早在汉代就有人类活动,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唐代时,居有姚、叶、朱、方、王五姓耕作生息,并形成村落,起村名曰"沧溪"。至南宋绍兴年间,吴姓迁来昌溪定居,更村名曰"昌溪"。
忠烈庙,又称“八老爷庙”,为祭拜越国公汪华而建。
史料记载:汪华(公元587-649年),原名汪世华,字国辅,歙州歙县登源里(今属安徽绩溪),隋唐时期割据势力,唐朝大臣。
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汪华为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洲、婺州等六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促进了当地各民族之间融合。武德四年,为了促进华夏一统,审时度势,不计个人得失,说服文臣武将,主动放弃王位,率土归唐。唐高祖李渊授予上柱国、越国公、歙州刺史、总管六州军政
;贞观二年,因忠君爱国,唐太宗李世民授予忠武大将军、参掌禁军大权,委以九宫留守,辅佐朝政,位极人臣。
逝后,唐太宗赐谥忠烈。

庙前正中的台面上,不同色彩的鹅卵石铺砌成的类似于图腾的各种图案让人惊叹。




清朝末代状元经济学大师吴承仕,著名画家吴淑娟就出生于此。


古三眼井,相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昌溪的人们为解决村民饮水问题,选在村中一青山翠绿,鸟语花香的木竹坞处掘井取水。由于此处地下水充沛,水质优良,后来吸引了更多居民在此周围建房居住,为解决众多人口的饮水问题和方便取水,便在井口之上分别架构了直径为
2.4 尺、 2.3 尺、 2.2
尺的三个井围。由于底下是岩层,水量多而且流速快。用过的水易排出而不会再倒流井内,居民在井台上洗衣洗菜,热闹非凡。用过的水经暗道直通 "
员公支祠 "
前的月池,丰富了池内水量,池中种花、养鱼,点缀了景色、调节了环境,而且是周围一带消防应急的水源。



太湖祠,门楣正中悬挂的横匾是朱元璋的手迹····
太湖祠始建于南宋,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氏九世祖吴仕昭在当时任刑部主事,秉公执法,因为民请上书直谏,触怒了皇上,蒙冤致死。
不过,朱元璋感他官正清廉,御笔题匾“第一世家”。
庭院深深处,又看到了一个小可爱····
打头的一位吓了我一跳:狗狗的队伍里藏着一只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