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标签:
杂谈游记 |
岳阳楼位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阳,岳阳古称“巴陵”。
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水光楼影,相映成趣,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享誉天下,闻名遐迩,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岳阳的岳阳楼,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膝王阁,共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 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历史上的诗人如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均前来登临览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阳楼名扬天下。公元1045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文学家范仲淹作了《岳阳楼记》,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句,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从此,岳阳楼更加闻名于四海。
1988年岳阳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内以青铜微缩铸造的形式,重现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五座风格各异的岳阳楼,五楼为水蜿蜒环绕,巍楼倚碧水,动静结合,刚柔并济。各楼均参照相关朝代建筑上的建筑符号而建,全部采用H78黄铜铸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