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见闻·德国】·路过科隆

标签:
游记杂谈 |
莱茵河畔的科隆市是德国第四大城市,是莱茵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也是德国内陆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科隆是一座古老而优雅的城市,也是一座现代化气息极强的大都市。公元前罗马人就在此建立城市,中世纪时又迎来空前的发展,成为德国一个重要的教会、艺术和教育中心。
科隆城市古老,名胜众多,风景优美,历代诗人为它写下不少赞美的诗篇。
科隆是中世纪名城,曾经与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市一起被并称为圣城,至今还流传着“没到科隆即没到过德国”的说法。
最著名的科隆大教堂是科隆市当之无愧的一块瑰宝。
坐上早晨三点钟离开布鲁塞尔的大巴,中途转火车,还不到早晨八点钟我们就来到了科隆。
为了赶时间,也为了能多看一个地方,旅行的路上有时也付出了很多辛苦,不过这样的辛苦也带来相应的满足与快乐······
火车站旁边就是科隆大教堂,大教堂九点多钟才开门,买好下午到慕尼黑的火车票,把行李箱存放在火车站存包处,趁着等待的时间我们先去看看美丽的莱茵河。
早晨的莱茵河寂静而旖旎。
莱茵河在欧洲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232千米。
莱茵河是德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德国的部分长度为865公里,流域面积占德国总面积的40%,是德国的母亲河。
连接科隆大教堂横跨莱茵河挂满恋人锁的霍亨索伦桥也是游人必去的景点之一,是科隆和科隆大教堂的景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霍亨索伦桥是科隆最古老的桥,建于1907年和1911年之间,由三座铁路桥和人行道组成,位于科隆大教堂的轴心线上。
在桥的一侧栏杆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铜锁,科隆人相信,在霍亨索伦桥上挂上一个锁,将钥匙丢进莱茵河,爱情就可以天长地久。
当地人还有慕名而来的游客将自己和爱人的名字刻在锁上留在这座桥上,日积月累,锁越来越多,五彩斑斓的各式铜锁与宏伟的霍亨索伦桥相辅相成,构成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从2008年盛夏开始有人在桥上挂锁,至今为止德国铁路一直默许这些锁挂在上面。
每一把锁都有一个浪漫的故事与回忆,五彩斑斓、密密麻麻的爱情锁让深沉古老的霍亨索伦桥散发出青春浪漫的气息。
科隆市区地跨莱茵河两岸,它的核心也就是内城,坐落在莱茵河西岸。名胜古迹和繁华商业区大多集中在这里,科隆大教堂坐落在内城的中心。
屹立在莱茵河畔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
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直至1880年才由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
二战期间,教堂部分遭到破坏,近20年来一直在进行修复,作为信仰的象征和欧洲文化传统的见证科隆大教堂最终得以保存。
1996年,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报告上,根据文化遗产标准C(I)(II)(IV),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教堂的高塔直向苍穹,象征人类与上帝沟通的渴望。
科隆大教堂是我见到过的最高大最宏伟的教堂,围着教堂比划了半天,始终也没拍到一张满意的全景照片,摄影也是一门高技术学科,总想抽时间专门去学学·····
教堂参观免费,登顶和参观珍宝馆联票收费5欧,学生半价。
时间关系,我们仅在教堂内参观浏览。
教堂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气氛静谧、环境幽暗。
教堂四壁窗户总面积达一万多方米,全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被称为法兰西火焰式,使教堂显得庄严华美。
画面如此漂亮,却只有四种颜色,用色很有讲究:金色代表人类共有一个天堂,寓意光明和永恒;红色--代表爱;;蓝色--代表信仰;绿色--代表希望和未来。
在阳光反射下,这些玻璃金光闪烁,绚丽多彩,是教堂的一道最美的风景。
教堂内还有好几幅石刻浮雕,描绘的是圣母玛丽亚和耶稣的故事。
在唱诗班回廊,还保存着15世纪早期科隆画派画家斯蒂芬·洛赫纳1440年为教堂所作的壁画和法衣、雕像、福音书等文物。这些都是教堂的古老珍藏,具有很高的宗教和艺术价值。
大教堂塔楼顶端的十字花模型的复制品
模型上用许多国家文字说明,“大教堂塔楼顶端十字花模型,与原件大小一样,1980年落成的大教堂的标志,高9.5米,宽4.6米”,在这里看到了中文的描述,心中顿感亲切····
霍亨索伦桥和它旁边的科隆主火车站是德国和欧洲铁路网最重要的枢纽之一,是一座规模非常壮大的建筑物,也是科隆市容和科隆大教堂的景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欧洲,涂鸦大概是艺术也是文化,在很多地方都能堂而皇之的存在着······
当天下午一点多钟,我们乘坐火车离开科隆,前往德国慕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