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见闻·波兰】·古老神奇的维耶利奇卡盐矿

标签:
游记杂谈 |
分类: 国内游 |
到波兰旅游,有两个地方最不能漏过:奥斯维辛集中营和维耶利奇卡盐矿。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有“死亡工厂”之称。其遗址在距克拉科夫西南60公里的波兰小城奥斯维辛(波兰文:Oświęcim),今日已成为博物馆和纪念地。集中营内关押着来自德国、苏联、波兰、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挪威、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战俘、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反社会分子”、耶和华见证人和同性恋者。约90%的受害者是欧洲各国的犹太人,大多数受害者是被毒气室的毒气齐克隆B杀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个别处决以及所谓的“医学实验”。据英国《卫报》报道,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公布数字显示,历史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存在的4年多期间,先后关押过数百万人。其中有110万到150万人在这里丧生。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
维耶利奇卡盐矿自公元13世纪开始开采,至今仍在不断的挖掘中,是欧洲最古老且仍在开采的盐矿之一;里面有着许多艺术品、祭坛还有用盐雕刻的塑像。维耶利奇卡盐矿是中世纪劳动艺术的结晶。从14世纪起维利奇卡盐矿成为采矿业城市之一,15—16世纪是鼎盛时期,18—19世纪盐矿开始扩建,成为波兰著名的盐都。由于地下盐矿生产成本逐渐高于海盐的成本,加之盐矿不断遭遇洪水袭击,1996年,盐矿已经停止了商业生产。
1976年维耶利奇卡盐矿被列为波兰国家级古迹,1978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摘自360百科
我们在波兰的时间有限,二者只能取其一,权衡之后最终选择了维耶利奇卡盐矿,奥斯维辛集中营太过血腥,但错过确实非常遗憾······
以前在新疆、青海、云南见过盐湖,盐田,那些是露天的晒盐场。
维耶利奇卡盐矿是在很深的地下,参观盐矿必须有导游带领。
沿着向下的木旋梯一圈圈向下,走到了很深很深的深处,才看到了深藏地底下的盐矿。
我没有见过煤矿,心中好奇的联想:煤矿大概也是这样了吧?
为了方便视察和参观,早在1744年就在矿井内兴修了楼梯通道。在离地面130多米深的盐道上建起了世界上罕见的供旅游者参观的游览胜地。
盐矿巷道里有许多这样的指示牌······
盐矿壁上的盐不是纯白是灰和白色的,有点像外星人做的画,手指在壁上轻轻的沾沾,放在嘴里尝尝,真的很咸很咸······
哥白尼1493年在克拉科夫大学(现在的雅盖隆大学)学习的时候,到过这座盐矿参观。
参观要经过20多个房间(大厅),这些房间大都是挖完矿盐后形成的。
在几百年前,甲烷爆炸经常给矿井造成很大损失,甲烷经常聚集在矿道的顶部,解决的方法是请有经验的矿工,穿上浸过水的衣服,伏在地上用长长的杆子尖部绑上火把,烧完这些甲烷,铲除隐患。
虽听不懂导游的解说,但看得出这些盐雕再现了盐工们现场劳作时的场景·····
1368年,卡西米尔大帝宣布法令,规范了维利奇卡和博赫尼亚的盐矿生产,改善了矿工的劳动环境,健全了整个盐矿企业的管理,从而促进了盐矿的发展。在14世纪时,盐是极宝贵的商品,不但可以食用,而且可以用作货币和进行商品交换,盐业的收入曾经占了皇家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盐矿里的生活极其乏味,而且危险,于是矿工在井下建立了教堂,以求心灵的安慰。圣十字小教堂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小教堂建于150年前,小教堂镶在墙里壁瓮中修建了圣坛,圣坛中央有木制的耶稣绑在十字架上的雕像。
可供销售的盐矿石和盐制品······
波兰一个很有名的元帅
盐矿不仅可供游人参观,还可供某些疾病患者来此治疗。1964年在盐矿第5开采区211米深处开设了研究过敏性疾病的疗养所,1974年又在矿井下建成了一座疗养院,供呼吸道疾病患者疗养治病。
这里是盐矿的聚会大厅,盐矿里很多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这个大厅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参观完盐矿,还可以去看盐矿博物馆,博物馆是包括在盐矿参观票里的,也要有导游带领。博物馆更加系统的介绍了盐矿的发展史,有很多展厅,展示了很多历史文物和出土文物。在一个展厅还着重介绍了矿工们的宗教信仰。
在波兰人心目中,有两者最能代表他们的国家,一是那位英年早逝的天才钢琴家萧邦,再就是维耶利奇卡——这是一个古老的盐矿,“维耶利奇卡”,在波兰语中的意思是,神奇的地下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