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云南——建水,深藏在红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

标签:
杂谈 |
建水,古名“步头”,“临安”,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历史上曾为滇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
距建水县城13公里的团山村,是一个家族式村寨,建于清末,保存完好,是建水“古建筑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被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基金会列入2006年世界100个濒危遗址观察目录,并授予入选证书。
从建水县城两元钱坐小面包公交到黄龙寺,再转坐三轮摩的1元钱就到。
团山村是一个汉族移民村,居民80%姓张,据说是张姓祖先开锡矿发家,挣得巨额财产,在团山建造豪宅,光耀门庭。
走进团山村,好像是走进了另一个建水县城,“皇恩府”、“将军第”、“张家花园”……,不难想象,这地方当年也一定兴盛一时,极尽繁华。显赫一时的主人早已随岁月的烟云渐行渐远,留下的民族文化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离不弃,直到永远。

将军第
几户人家分住在张家花园的各个院落,张家花园已经是真正的民居,不再是以前的大户人家。
破败的院落,凌乱的杂物掩盖不住曾经的雍容华贵,同时也让过往的游人隐隐心痛。
皇恩府第一代主人张树元,早年丧父,其母一人含辛茹苦扶孤成人。张树元开锡矿发财,为了孝敬母亲花钱捐了一个四品官,目的是为了得到朝廷敕封,因敕封的主要条件,除必须有忠孝节义的模范事迹外,还必须是四品以上官员的女眷才有资格。所以,张树元花银子捐个四品,以换得皇帝敕封其母“皇恩旌表”匾额的荣耀,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这座建筑也由此称为了“皇恩府”。











老教师的妻子告诉我们,政府每季度补贴他们60元的古民居清扫费,老两口招待过往游客的住宿吃饭增加些收入维持着古宅的维护和家人的开销。我忽然感叹,这样一处被称为世界濒危历史文化遗迹的地方清扫费三个月补贴60元,政府不要太慷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