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6梁智浩征文——我志愿我快乐
(2022-04-12 16:52:01)我志愿,我快乐
西关实验小学五年(6)班
志愿服务起源于十九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英国伦敦成立了“慈善组织公社”,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
我叫梁智浩,来自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芳和校区五年(6)班,担任大队干事一职。
我的表姐“小鱼”是一位优秀的志愿者,受她影响,我轻轻叩响志愿者这个大家庭的大门,成为了这个队伍其中的一员。
从此,我拥有了一个令我骄傲、自豪且响亮的称号——“志愿者”。
那一年,我六岁半。
2017年的某一天,是我最高兴的一天。
为啥这么高兴呢?因为啊,那天是我成为正式的志愿者上岗的第一天。我要和妈妈一起去当志愿者!
当时正值万物复苏的季节,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你看!树上抽出了小小的、嫩绿色的嫩芽。一阵春风拂过,花地河荡起涟漪。我们欣赏着沿途风景,迈出志愿行动第一步。
来到图书馆,这儿书香满溢。似乎每本书里都有个可爱的小精灵,期待着、盼望着、呼唤着我与他们亲近。
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她耐心地为我讲解我所要干的工作。
我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全神贯注地听着,生怕“第一次”砸在我手里。而妈妈虚心地不时询问一两句什么,老师微笑着再详细具体地指导。
吩咐完了之后,老师便把手推车交给了我,摸摸我的脑袋瓜,便去忙她的了。
好家伙,满满一车书,五花八门。
我望着一车的书,有点儿不知所措。
妈妈推了我一把,我才清醒过来,连忙学着把书籍归类、摆放好,或是捡起地上读者遗漏的书本。有读者过来,看我俩的志愿者胸卡,不时问路或者咨询借书、还书的步骤。我也热心帮忙,不清楚的便向妈妈“求救”。
许多工作人员、老读者对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对于一个六岁的新手来说,这无疑增添了勇气和信心。我心里比吃了蜜糖还甜,越干越起劲。
从此,每个周六,书架上的小精灵们便能看见我在图书馆里忙碌的小小身影。
轮子咕噜咕噜地响……
可惜,好景不长,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图书馆关闭了。
我的心说不出的难过。
相伴了我4年的图书馆,说关闭就关闭了……
不过志愿者服务既然开了头,就一发不可收拾,我又参加了卖报、捡垃圾、交通指导员、爱心义卖等志愿服务,乐此不疲。
令我最难忘的一次是2020年除夕前夕的一次爱心义卖。
那年春节将至,花街很快开放了。那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们在志愿者的驿站里领到了装备和要售出的小玩意儿:有3D打印机器人、“福”字、春联、红包等等过年用的物品。
刚开始的时候,我信誓旦旦地对妈妈说:“我自己来,不必您帮忙了。”
花街里游人如织、摩肩接踵,他们目光注视着的都是花团锦簇、香气扑鼻的年花,哪有人注意到我这个兜售年货的男孩子呢?我起初踌躇不前,心里直发怵。一个、两个、三个……一群人过去了,又三五个过去了。我咬咬牙,定定神,锁定一个目标,鼓足勇气,向他走去。
可是呢,嘴上说一套,手上做一套。刚迈出一步,脸上一阵发烧,不好意思起来,便停下了脚步。
整整半个小时,我一张“福”字都没卖出去。
最后还是在妈妈的催促下询问了一个赏花的旅客。
“叔叔您好,请问需要……”
“不需要!”
未等我说完,他便蛮横地打断了我。
我耸耸肩,走开了,内心好失落……
又询问了几个,还是没卖出去。屡遭打击,我想放弃了。
在妈妈的极力劝说下,我还是留下来了。
这次我询问了一个年轻的面善的女士,我向她推销产品,又交代了换来的钱将捐献到哪里去等等。
她始终微笑着。
终于,这个阿姨掏出钱,买了一个“福”字。
这真是振奋我小小的热切的心的一个举动,我重燃斗志,不住热情地推销,结果越来越多逛花街的男女老少都围上来。我手忙脚乱,心里却和花街里灿烂的花儿那般。
很快,我摸摸口袋,摸了半天没摸到半样东西,定睛一看:好家伙,货没了!
这次义卖活动的收入全部都捐献给了佛山市一家养老院。
漫漫5年志愿服务路中,我尝到了志愿工作的的酸甜苦辣,意识到了生活的美好,对“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了更透彻的了解。
我一天天在成长。我志愿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