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讲道理:反击谬误的逻辑学训练》
(2022-12-18 18:03:59)2022年第14本。爱德华戴默著。刀尔登、黄琳译。浙江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很君子的书,充满古代中国君子的气质,所以很尊敬、很喜欢。“良好的论证不需要花招””,不要盯着别人的每个论点、每句话去攻击“,”不要做个输不起的人“,”对对方意旨或清晰性存疑问时,要以善意度人,给对方补正机会。”。。。。
这里的辩论离我们并不远,最直接的感受是,与不同部门工作协调就用得着。
书里固然讲了辩论的规则和技巧,但更以两个观点启迪了我。
一是,作者说,辩论的基础是或谬原则,即内心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可以讨论、可以完善的,并非是正确到无可讨论。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到无可讨论,错的肯定是对方,那这样的人,我们就没有同他讨论的必要的。无论你说得多有道理,他并不打算接受。
二是辩论中应该保持平和、客观心态。“为什么争议得不到解决?一是争论的一方有盲点,对特定问题就是无法做到客观。二是当事人理性可以被论证说服,但情绪却难以说服。三是有些人想赢得争论,而不是寻求解决问题”。当明白了有这几种情况,就不会因为对方不接受自己的观点而着急、挫败、发愁了。那不是我们的错,是对方的问题。
随便摘一点:
一、原则:
或谬原则:我的观点是可以讨论的,并不都是对的。
求真原则:重要的不是辩论的输赢,而是求得真理。
清晰原则:不要故意去模糊论点或论据。
举证原则:提出主张者举证;谁提出有争议的论断,谁就有举证责任。不能说“不同意我观点的话,请证明给我看吧”。
善意原则:认真对待对方的论证,帮对方梳理他的论点论据时不加减,
结构原则:逻辑上规范。
相关原则:据证要相关。
接受原则:论证的前提应该是成熟、有理性的人可接受的。
充分原则:论据数量要足。
辩驳原则:对关键性非难要有所辩驳,批评对方论证时不回避其最强有力之处。
延迟判断原则:得不出结论时不要强行得出结论
终结原则:一方论证成功时应结束辩论。
二、谬误:
1、循环论证:因为A,所以A。
2、论据相互矛盾。
3、演绎推理错误:
完善的条件式论证:一是肯定前件,如果A,则B。A,所以B。二是否定后件,如果A,则B。非B,所以非A.
谬误:一是否定前件,如果A,则B。非A,所以非B。二是肯定后件,如果A,则B。B,所以A。
4、合理化谬误,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5、诉诸不当权威、诉诸众议、诉诸威胁、诉诸自我或他人利益、操纵情绪(如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诉诸连坐或集体忠诚或羞愧、诉诸怜悯
6、不当反推:“她穿这个很好看。”“你的意思是,我穿不好看?”
7、貌异实同:“我不反对女权主义,我只是觉得男人是一家之主”。
8、连续体错误:“教授给每个学生加五分,为什么不能加6分呢?加6分我就及格了”。这里逻辑的关键是,总得建立一个分界点。法官可能因为一英里就判你超速。
9、合成谬误:两个人都是好人,一定会成为幸福的夫妻。
10、分割谬误:他长得好看,所以每个五官都好看。
11、非此及彼错误:即人为制造两难困境。实际上真正非此及彼的情况很少见,如果有人把这样的局面摆到你面前,一定要存疑。
12、一厢情愿错误:假定希望某事是真的,它便是真的。
13、拒绝例外:
14、不当类比:
15、缺失证据的谬误:样本不充分、不具代表性;诉诸无知,即得出结论,只是因为无法证明其相反观点是错误的(既然他没反对,那他肯定是支持)。
16、罔顾事实的假设:如果我能住到校外,我肯定能睡得更好,成绩更提高。
17、片面辩护:要求对方守规则,自己则例外。如我是自信,你是自大;我是认真,你是挑剔;我是灵活,你是善变;我是坚强,你是顽固;我是友好,你是谄媚;我是自由,你是为所欲为。
18、因果谬误:混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后此谬误;混淆因果关系;滑坡谬误;赌徒谬误(如认为“已被安排七次糟糕的相亲了,下次肯定不会错”)
19、违反辩驳原则的错误:忽视反证;毛举细故,避实就虚;
20、诉诸人格的谬误:但实际上一个论证是否成立成与论证者本人是不是精神错乱或是纳粹无关。
21、投毒于井谬误:以对方地位或动机可疑为由拒绝其批评或论证(你又不是兄弟会成员,我们守不守约,你没资格说三道四)
22、彼此彼此谬误:以批评对方作为自己免遭的理由,即你在做同事的事,与我同样有罪,所以你的论证不值得一听。
23、攻击稻草人:
24、红腓鱼错误:把注意力诱离主结,诱向枝节问题,以掩藏自己的弱点。如宣称“这样子就不错了,因为事情可能更糟糕呢”。
三、一些其他的
1、演绎论证:结论必然从前提出得出,即如果提前是真的,结论必真是真。“”不应该歧视黑人,所以不能歧视汤姆叔叔“。
归纳论证:结论或然从前提出得出,即前提可以为结论提供好的证据,但前提为真,结论未必一定为真。
2、实然-应然错误。
3、家庭关系法上,援引的判例是”孩子最大利益原则“,不追究谁是破坏婚姻的罪魁祸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