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品读孟非”之人之书
孟非若干语录:
男女嘉宾的价值观不绝对代表同龄人的价值取向,而且表达的方式属于他们个人。但总体来看,还是积极、健康、有责任感、有判断力的一群年轻人。但是,我们不提倡一些所谓的极端价值观。
对于如何界定这种主流价值观,应当:服从多数人,尊重少数人,宽容个别人。
尊重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基础,不伤害到人是人说话的底线,但是恰到好处的正面引导是媒体的责任,也是主持人的责任。
随意所得的几个体会:
做一个直爽的人还是三思而言的人
从前也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自己到底是属于直爽的人还是三思而言的人,所以对于自己喜欢哪一类人多一点也没有深入探究过。
直爽的性格固然是好,但是在不同的场合,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可能会冒冒失失,口无遮拦,这是贬义词,不入耳的词,与直爽搭配一起貌似不是很般配。不过仔细那么一想,我时常也误入极端,形成冒冒失失,口无遮拦,成为别人心生厌恶之辈。
言多必失,牛皮吹大了也会破
敏于行,讷于言出自论语,意思是告诉我们说多了总会出错,应该少说多做。
对不同的人,我说话的量也不一样,对于陌生人,不想与其交谈,尤其是自己不甚喜欢的品种。咱这绝非把人分为不同等级和层次,确实世界之大也真的会有不入眼的感觉存在。而对于熟人,倘若是可交之朋友,会是自己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人,至少在那个阶段比较重要,那么对于他可能会是我墨迹的对象。
说出来不怕丢脸,在陌生人面前发炎我会害怕,而且自己紧张就讲不出来什么好东西了,心里面抖得厉害,大概脸也比较红。
永远不要当面指责他人
不论一个人多么不慕名利、多么清高。潜移默化里人们都是喜欢听好话、赞美之词。当然,对于批评的言语必然不想被波及。
正常朋友交往中,除非好到不分彼此,不然的话还是不要当面指责他人,往往积压在别人心里有苦难言的心情才会是威力最猛的地雷。故而每每揭人短前想想后果,就会避免某种能量的积蓄。
言之有理,有度
谈话切忌胡吹捏造,一定要有把握,符合事实,符合情理,才能让别人信服。所以偶尔咱也看看伦理剧,看看心灵鸡汤的书籍,提升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此外,说话要有度,力求得体,不嫩信口胡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