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且听风吟 |
“无巧不成书”,这句话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来感叹现实生活中的造物弄人,但从字面分析,可以解释为巧合是所有文学作品的根基。然而巧合的制造,也有巧妙和拙劣之分。我最痛恨生搬硬套、为了故事发展而不得不为之的巧合,代表作有曾红极一时的《追风筝的人》。澜说作者是从某写作速成班毕业的,真实性无法探究,但写作技巧之幼稚、巧合的草草铺垫和牵强逻辑实在只能归于畅销书之流,而无法跻身大师之列。这大概就是韩少所说的只注重思想性,而缺乏情怀和文笔的典范吧。
而E.M.Foster的Howards
End是可以归为巧妙巧合的类别的。比起他的另一部成名作《看的见风景的房间》,篇幅稍长的《霍华德庄园》情节要跌宕起伏很多,再加上E.M.F招牌式的奇特叙事风格,使读者难以猜测故事的走向。故事的主体从Mrs.
Wilcox一纸充满悬念的遗书展开,然后各色人物互相排列组合,擦出火花,向遗书早已预示的结局一步步推进。这个开篇没多久就死掉的女人,之后名字甚少被提起,却冥冥之中成了贯穿全书的主线。书中除了Leonard之妻Jacky早年和Mr.
Wilcox有染这一巧合略显牵强外,其他都可以得到逻辑上的解释,铺垫的也十分流畅圆滑。人物刻画之饱满自不用说,除了几位主人公的鲜明特色外,绿叶们的性格也仅用寥寥数语就勾画清楚,同时也为情节推动埋下伏笔,比如最不识时务、愚蠢的Dolly末尾说的话,正是全书的点睛之笔。心理描写方面,几乎全花在女主人公Margaret身上,虽然没有D.H.
Lawrence或者米兰昆德拉那样细致入微,但足够用来了解Meg这个人物以及从她的视角看其他人的为人处事。总之,E.M.F的小说更注重于故事性。
不太想从阶级、政治、女权主义等高度来探讨这本书,善于做这个工作的大有人在。只是想单纯从写作技巧和文笔方面浅显分析一下。毕竟,写的好看,让人不忍罢读才应该是所有作者追求的第一要素。
前一篇:谈反盗版
后一篇:独立日的樱桃蛋奶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