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廓的关键点并不在于每个肋骨的样子,只有第一根肋骨的样子是水平方向的扁平,与其他不同。我建议大家能够反复多画几次静态胸廓的整体框架结构,并形成描绘胸廓体量的一种习惯,这对后面为人体覆盖肌肉会有很大的用处。下图是胸廓的两个关键角度的素描,我省略的部分打击阿可以找其他资料进行查对,我要说的部位是用红线标示出来的前部下缘的三段弧线。因为我看很多的年轻选手在描绘正面角色的时候,经常在这个部位表现的很含混,甚至会出现肌肉与骨点之间产生的混淆。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对关键部位的具体形态没有掌握到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部位的具体状态,严格来说是每个人的差异化很大,而这三段式的弧线是唯一能够归纳出来的特征,甚至在某些女性骨骼中基本看不出来,但是我们也要有这个意识,毕竟你在描绘人体的时候是更多的阐述人体存在的共性。
再下面这张图是从后面解释了胸廓的形态,蓝红两色部分的区分是更明显的整体结构特征。而这在红蓝交界区域的隆起在后背肌肉完全覆盖的情况下依然具有引导形体的作用,所以我刻意强调了这个部分。右面的后仰男性人体是对第一张图的那三段弧线进行一个实例证明,因为在胸廓的前部下缘基本不被任何肌肉覆盖,所以对于强壮的人来说,那是一个凹陷的骨点,对于消瘦的人体那个部位是一个美妙的隆起,而且在胸廓前后两个部分分别会有一组影响人体运动的坐标,我会在下一篇《骨盆、胸廓与运动》博文中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