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味调和百味香

(2015-09-16 12:41:48)
标签:

历史

百味香

五味

调鼎集

淮盐

分类: 五架书屋
http://s12/mw690/0023ktmOty6VtpPrDGrdb&690

http://s6/mw690/0023ktmOty6VtpO1Gjr15&690

↑:中国烹饪古笈丛刊《调鼎集》与商代方鼎图

 


 

烹调之道,在于“用料”和“调味”。 所谓“调味”, 即俗说的“五味调和百味香”。 所说的五味,即“酸、甜、苦、辣、咸”。 所谓“酸甜苦辣咸” 五味中的“酸”, 指“醋”而言。“甜”, 指“糖” 而言。“咸”, 指“盐”而言。但去“腥”宜用“酒”,增“味”去“腥”,宜用“花椒”或“五香八角”。 而五料中的“咸”, 即“盐”, 宜用“淮盐”为上,因其味鲜。淮盐有“大籽盐”与“小籽盐”之分,醃制多用大籽盐,调味多为小籽盐。但在烹调做菜中,盐乃五味之首,用盐多少,一是取决于原料本味,二是取决于食者口味,总而言之,适量即可。如何用盐适量,全在厨师的把握之中,这就是技巧。自古以来,名师授徒,也只是“作量”: 这就是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于用糖为作料,並非“增甜”,而是“起鲜”, 其中的奥妙,在于经验,並非定量。由此可见,烹饪之道,在于“五味调和”。 至于如何调和五味?这就是俗话所说的:“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改而言之:“调味人人会做,各有巧妙不同”。 烹饪之道,正如古人所曰:“调和鼎鼐”之谓。故清人佚其名者,著有《调鼎集》传世,虽未直白五味调和事,但尽在各式菜肴烹调中。

 

附注〗:鼎,即今锅也。是古代人用作烹煮食物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多为铜制。鼎食,即列鼎而食,指豪侈的生活。鼎自三代及秦汉,延续了两千多年。鼎,同时还是古代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礼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扑克de诉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