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古今于‘掌’握-----写在《中国书法手机报年鉴》出版之际

(2013-03-09 12:06:47)
标签:

书法

手机报

年鉴

出版

中国人民大学

分类: 学术文稿

图古今于‘掌’握

-----写在《中国书法手机报年鉴》出版之际

 

                                                                         郑晓华

 

历史总有一些事被预言者说中。

早年读唐玄宗时代侍书大臣张怀瓘的《书议》,有一段话感觉颇为费解。原文是:

 

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了然。若与言面目,则有智昏菽麦,混黑白与胸襟;若心悟精微,图古今于掌握。

 

2012年1月18日,一声手机鸣响解除了我的困惑:原来张怀瓘在一千两百多年前说的就是《中国书法手机报》 !

 

《中国书法手机报》是目前国内(当然也肯定是国际的)唯一一份通过现代大众通讯设施—手机发送的书法专业电子报刊。也是目前我国诸多文艺界别中唯一一份以手机为传播平台的专业普及电子读物。它充分利用了手机传播的快捷、手机阅读的便捷、电子传播的多元辐射力和手机发送的“人机对话”方便条件,为广大书法家同仁和书法爱好者构筑了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学习、交流、展示平台。这是古老的艺术和现代高科技在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多领域的一次成功嫁接和合作。《书法手机报》面世甫经一年,客户已达两万多,说明它切中时需。在大众传媒日益像数字化靠近,电视、网络、手机走向“三位一体”的时代大潮流背景下,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杂志社和中国电信移动公司携手创办《书法手机报》,可谓占时代先机。

 

创办一年多的《书法手机报》已发布近两百期。每期都是我必看的。它的好处是空中发射,没有投送、携带的困难。无论在五大洲哪个城市,只要是中国电信电波所及,瞬间即时收到,不会有任何延误。而且下一按键钮就出来,内容图文并茂,涵盖古今。把这近二百期电子报储存在手机里,不啻是一本“书法小百科”。

 

从栏目的设计看,应该说具备了一份专业书法报纸基本框架。“封面人物”既钩沉历史,展示我国近当代书坛“大家风采”,也为活跃当代的中青年书坛名家留存“书家档案”;“书坛信息”俯罗万有,为我们开启了可以远眺本学界一周大事的卫星视窗;“经典赏析”探蹟索隐,精心选介历代名家名品,;“书法小史”轻松叙说书法史上有趣的人和事;“书家经验”展示成功书家的临池心得;“书林轶事”有序推出历史掌故;“书法快评”鼓励书家各抒己见;“文房清玩”展示书法“物质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书法之旅”为读者提供书法旅游的版图线路;“图说汉字”跨越时空回首古史讲述先民造字故事;“全民皆书”地接书法社会底层使普通书法爱好者有机会借助高端媒体倾吐心声……总之每一个板块,都是短小精干,文风准确朴实,内涵深度凝练,可以说在本学界“合四方同道情所注”,萃天下学术之精华,见百家风采于一屏。所有高水平的工作,都必然来源于高标准的投入和自我要求。《中国书法》杂志社编辑为此付出多少苦辛,只能说“春江水涨”、“冷暖自知”。

 

张怀瓘曾感叹:“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书法是一门不同寻常的艺术,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若与言面目,则有智昏菽麦,混黑白与胸襟。”书法当中有的东西很微妙,千百年来多少人想说说不清。不过自从有了《书法手机报》,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可以把“书法”放在手上,天天看。更何况,为了方便留存、反复阅读,《中国书法》杂志社现在又不惜心力,将五色杂陈的手机报内容梳理编排,编成《中国书法手机报年鉴》出版。相信热爱书法的读者,订阅《书法手机报》,口袋里装一个“移动的书法百科”,同时注意追踪一年一度的《中国书法手机报年鉴》,充实书房“装备”,唐玄宗的陪臣张怀瓘所向往的“心悟精微”的境界,一定能在“图古今于‘掌’握”中实现。(2013年3月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