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郭采洁小时代郭敬明杨幂房祖名 |
分类: 星光无限 |
7月以前,大多数人只知道她跟房祖名拍过德芙巧克力广告,清新、可爱是她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
但7月以后,她成了上半年最具话题性电影《小时代》里最出挑的演员,是无数90后、00后心中气场强大的女王“顾里”。
她是郭采洁。她说,她跟“顾里”像又不像。
媒体:《科学新生活周刊》
中文名:郭采洁
出生地点:中国台湾
出生日期:1986年2月19日
出道日期:2007年12月25日(第一张专辑的发行日)
参演电影:《一页台北》《LOVE》《小时代1、2》
发行唱片:《隐形超人》《爱异想》《烟火》《给他》
“顾里”介绍:
郭敬明小说以及小说同名电影《小时代》中的女主角之一,富二代,会计和国际金融双学位,有着A++的不败成绩。对生活有百分百精准的控制力,是一个集美丽、财富、理智、冷静、残酷于一身的女人。擅长说冷笑话,毒舌,曾被好友林萧评价为:“你就是活生生的一条蛇!”
“顾里”是女王,郭采洁不是
在郭采洁的表演履历里,从没因为接了哪个角色而焦虑,直到遇见《小时代》里的“顾里”……
接了这个角色后,她好长一段时间都忐忑不安,担忧一方面来自这部小说的火爆和“顾里”这个人物的受关注度,另一方面则源于她本人跟“顾里”实在差别太大。
戏中“顾里”:穿衣打扮“高端大气女王范”
戏外郭采洁:走路常常爱驼背
身上穿的是剪裁挺括的深色小礼服,脚上登着又细又尖的“恨天高”,口红用的是高贵的大红色,无论站着坐着还是走着,上半身一定用力保持笔挺,眼神里流出来的是仿佛可以驾驭一切的大气……
《小时代》1、2部上映期间,本刊记者见过郭采洁3次,她每次出场时的装扮都跟戏里的“顾里”一模一样。这3次照面让记者认定,现实中的她一定跟她演的“顾里”一样,穿衣打扮、形象气质“女王”范儿十足,一出场,浑身上下都在发光!
谁知第三次见面快结束时,郭采洁却在采访中“抱怨”起来,她说自己都被“顾里”给制约了:“你知道吗,为了不让大家有抽离感,每次出席《小时代》的宣传,我都打扮得跟‘顾里’一样,穿这种深色系的礼服,妆也化得很有御姐范儿,这真是这个角色比较限制我的地方啊!”
若按自己的喜好来,郭采洁会穿什么样的衣服出场呢?她的选择是——鲜艳的:“我喜欢色彩饱和度高的颜色,所以如果以我自己的身份出席活动,我一定会穿艳色的衣服出来。”
完全回归生活时,郭采洁的打扮风格绝对大众化——牛仔裤+牛仔衣,喜欢素颜,朴素得像个邻家小妹。除了参加朋友婚礼,她几乎都不穿高跟鞋,“虽然我个子不高,但我还是喜欢平底鞋,舒服啊!”
更有趣的是,她说她平常走路还常常爱驼背,压根没什么气场,但为了“顾里”,她不得不让体态永远保持直挺挺的。
戏中“顾里”:说话刻薄带刺
戏外郭采洁:宁愿为难自己也不愿为难别人
“如果你们坚持用红色的餐巾和金色的刀叉,那么用完餐后,麻烦你们再帮我准备个洞房。”
“爸,如果你不是要去参加夏威夷草裙聚会的话,请把你脖子上的那条春花烂漫的领带换掉好吗?”
“南湘,有一天你被他弄死了,你也别打电话来让我给你收尸。”
这是“顾里”在《小时代》里的几句台词,很好地说明了她的“女王”个性——想到什么说什么,不爽了一定发泄,语言尖酸刻薄。
“顾里”这种口无遮拦的性格一度让郭采洁很痛苦,因为她本人跟“顾里”完全两样:“我是个不喜欢有冲突的人,就算心里不爽也不会直接发泄,我害怕别人因为我的言语而尴尬。做表态前,我都喜欢先在脑子里过好久,然后再找个适合的方式说出来,所以我说话一般不太会伤人。”
郭采洁这种以和为贵的性格,本刊记者曾感受过。某次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大家都说《小时代1》的剧情很幼稚,只适合十几岁的低龄观众看,请问你们主创怎么看?”当时,导演正在另一个房间做采访,于是烫手山芋抛给了在场演员。
现场几位演员听到这个提问后都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沉寂数秒钟后,是郭采洁率先拿过了话筒。虽然提问有些尖锐,但她语气平静:“其实我们(演员)最开始也都没有机会看到全片,是身边工作人员先看到的,他们也都是长辈们,但他们在看初剪的时候都看哭了,所以我觉得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年龄限制的问题。”四两拨千斤地就把当时的尴尬给化解了。
因为太害怕冲突,不管工作还是与人相处时,郭采洁总奉行宁愿为难自己也不要为难别人的原则,她也因此常常很压抑。而演了“顾里”后,她有了些许转变,“我开始学着像‘顾里’那样慢慢把沟通变得直接一点,敢于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所以要感谢我演的这些角色,他们打破了我原本的个性,让我的生活丰富起来。”
戏中“顾里”:自己能给自己掌声
戏外郭采洁:像学生做笔记那样努力争取掌声
富二代,美丽,成绩A++,个性独立坚强,具有极强的情绪控制能力……这个集美貌、财富、聪明、理智、自信于一身的“顾里”,让饰演者郭采洁连连感叹:“好想成为她!”
郭采洁觉得,自己与“顾里”最大的差距是没她那般自信:“我是一个不太能自己给自己信心的人,从小到大,我的自信都来源于别人对我的称赞。但‘顾里’不同,她是那么有自信,那么确信自己的能力,那么能自己给自己掌声!”
正是这种需要别人给肯定才会有自信的性格,让郭采洁倍加努力——
3年前,她主演的电影《一页台北》去柏林参加影展,为了走好红毯,她在影展开始前,穿着露肩礼服踩高跟鞋在雪地里反复练习。事后她打趣说:“德国人应该觉得我疯了吧!”
定下她出演“顾里”一角时,网上出现了很大的争议。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可,郭采洁默默做了很多努力。第一次见面,导演郭敬明就惊讶地发现,郭采洁的剧本上用红笔画得密密麻麻,页面空白处写满了她看剧本时想到的各种问题,比如,某段剧情里“顾里”应该有的心理活动、某段台词的念法等等。见面后,她把剧本拿到导演面前一一询问,导演给出解释后,她就立刻在问题下面记下答案,这种认真让郭敬明赞叹:“她真的就像上课记笔记的学生一样!”
一旦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又会像个孩子似的忍不住要表达自己的兴奋。
2011年,郭采洁拍了她在内地接演的第一部电影《神奇》。她当时还没有被内地观众熟知的作品,连导演都没看过她的电影,所以最后一个进剧组的她,得到的是工作人员不太信任的眼神。
但拍了两个礼拜后,透过每一天的相处,郭采洁的努力被大家慢慢看到了,她发现,大家对她投来了越来越多的笑容。拍最后一场戏时,郭采洁被吊到了3层楼的高度,对吊威亚还不熟的她倔强地要求一遍遍试、一遍遍飞……
现场工作人员被她的敬业感动得鸦雀无声,当导演挂着眼泪喊“Cut!Beautiful”时,全场响起掌声。当时,正好有束暖光投到了她身上,她开始在空中泣不成声地向地面上的工作人员鞠躬,一一感谢导演、制片、摄影、灯光、服装、化妆、司机……“我觉得自己像是发表了一场高空演讲,被大家认同的感觉真的很好!”
http://kxxsh.cn/upload/news/images/2013/8/2013816202951758.jpg
她们的吻合
“顾里”是身边人的保护伞,郭采洁也是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影视剧、广告里看到的郭采洁都是清新可爱、气质甜甜、说话娃娃音的小女生形象。但她自己明白,她从小的遭遇让她早已不只是可爱“小甜甜”。从某种程度上说,郭采洁人生的突变、她对身边人的责任感,跟她饰演的“顾里”相当吻合。
戏中“顾里”:爸爸在她生日那天突然离世
戏外郭采洁:妈妈在她12岁时难产过世
在《小时代1》里,“顾里”优越的家庭环境、她的高学历、她完美的友情和爱情,是她被所有人艳羡的资本。但在《小时代2》里,“顾里”生日当天发生的一场车祸,毫不留情地夺走了她的爸爸,从此,“顾里”的世界开始慢慢崩塌……
“顾里”人生的突变,尤其亲人的突然离世让不少观众难以接受,但在郭采洁看来,却觉得很真实,因为她在比“顾里”还要小的年纪就经历过至亲的突然离去。
那年郭采洁12岁,她妈妈在生弟弟时因为医生误诊离世……因为有过这样的惨痛经历,对于“顾里”爸爸的突然离世,郭采洁很感同身受:“我很小就意识到,不管处在什么社会阶层,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大家都是一样的。”
妈妈去世后,爸爸要为3个孩子的成长辛苦奔波,大她4岁的姐姐很少主动和郭采洁谈心,襁褓中的弟弟也无法跟她交流,因此,中学时期的郭采洁感触最深的就是寂寞。很长一段时间,陪伴她入睡、醒来的,都是妈妈生前奖励她的那些芭比娃娃……
到现在,妈妈的离世仍是她内心最脆弱的地方。采访中,谈到“顾里”的伤痛,她不无感慨地说:“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一个圆满的家是我一辈子都在追寻的。将心比心,我很能理解失去爸爸后,‘顾里’内心脆弱、无助的那一面。”
戏中“顾里”:身边人有麻烦她会第一个伸出援手
戏外郭采洁:12岁就想做家人的“保护罩”
《小时代2》首映新闻发布会上,平面群访才问了一个问题,就因为粉丝太吵,被工作人员叫停。导演、演员一脸茫然地跟着工作人员离席,上楼接受专访。离开群访席时,郭采洁扭头向现场记者摆了摆手、点了点头,示意抱歉。看到这一幕的记者纷纷感叹:“她好nice!”
待所有专访结束,郭采洁从本刊记者身边走过,记者向她转述了记者们对她的好评价,听罢,郭采洁变得有些羞涩,再次摆了摆手说:“刚才真是很不好意思啊!”
她这善于照顾每个人感受的温暖个性,在《小时代》剧组也颇有口碑。
剧组拍“顾里”爸爸车祸身亡那场戏时,片场没有一个主演,只有工作人员和群众演员顶着上海冬夜的凄风苦雨赶拍着。拍到晚上八九点时,外面突然一阵骚动,导演郭敬明从临时帐篷探出头一看都惊呆了:“采洁,你怎么来了?”
“我过来探班啊!我买了汉堡和奶茶,大家吃一点吧!”她说得简单,但事实上,她买了一大纸箱汉堡和几大袋奶茶——那可是全组的分量!当大家都说“谢谢采洁姐请客”时,她同样不好意思地摆摆手,有些害羞地说:“哎呀,别这样啦!”
郭采洁说,自己这种喜欢给身边人关怀、照顾的个性,确实跟“顾里”很相像,“虽然‘顾里’嘴巴带刺,但只要朋友需要帮助,她绝不吝啬。”
她这种愿做身边人“保护罩”的性格,从失去母亲那一刻起就有了——
从幼稚园到初中,郭采洁念的都是学费很贵的私立学校。妈妈离世后,她告诉自己,初中毕业后一定要考到学费便宜的公立高中。高考时,她又给自己定下目标:要考到国立大学,而且一定要留在台北,因为她觉得,如果自己离开家,家里会变得好冷清。
郭采洁大学读的是社会工作学,这不是一个能有高收入的专业,她本想转系,结果大一快结束时,她参加了学校的歌唱比赛,夺得了个人组冠军,之后就签了公司。刚进演艺圈,她就告诉自己:赶快自食其力,给家里挣一些钱,成为家庭真正的“保护罩”。
可签约两三年,郭采洁一直没能发片。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一度让她非常痛苦,她甚至想过,不执着做歌手了,转行学当时非常流行的健康管理专业。但最终,她熬过了关卡期,并在大四时发表了第一张专辑《隐形超人》。
当了艺人后的郭采洁没有食言,她用出道后挣的第一份薪水给弟弟买了架钢琴。后来,又存钱帮爸爸付清了房贷。
从去年开始,因为工作原因,郭采洁开始了长时间离开家的生活,她只能通过微信群、短信跟家里人联系,这时,她更加体会到了想家的感觉,也更加坚定了要做家人“保护罩”的目标:“每个人奋斗的目标都不是为了自己,都是为了家!”
后一篇:孙茜 “槿汐姑姑”嫁“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