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佳音 “实力小生”长成记(二)
从“酱油帝”到影帝
北京 科学新生活周刊
记者:陈业雷
毕业 “打酱油”解决生计
“即便是演再小的配角,我也从没感觉到过失落。有戏演我就很感恩了,至少解决了我的生计问题。”
——雷佳音
“在上海戏剧学院与表演接触的过程中,我彻底爱上了这一行,哪怕是很小的角色,我都会演得很投入、很高兴。”
大学毕业之后,雷佳音考入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那几年,他的时间都给了排练、表演。
“那时候,我其实不迷茫,迷茫是不知道你未来的路在哪里,找不到方向,而我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但去不了。所以说‘恐惧’可能会更合适。”
毕业后的雷佳音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上,然而即便是演话,他多半也是那片“绿叶”。收入不多的雷佳音租了一个十平米的小房子,一住就是三年,每天都要拎着筐,穿着拖鞋去菜市场买菜。
那段日子,雷佳音备受摧残,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之后,雷佳音尽管在《杜拉拉升职记》《借枪》《回家的诱惑》等很多热播剧中露脸,但饰演的也都是戏份不多的配角。
“这是梦想与现实的冲突,你很相信自己的能力,但不可能一步登天,梦想是需要一步一步实现的,在实现的这个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雷佳音经常自问:“我能不能做到?”
“在整天为生计考虑的几年里,我确实很恐惧,怕梦想的实现来得太晚。现在回头再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我知道我的坚持是对的,要是可以回头对以前的我说一句话,我会说:‘这么着就对了!’”
然而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雷佳音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发光”比预想中来得早了很多……
影帝 “八线演员”也有春天
“马龙·白兰度(美国演员,当代最伟大的演员之一)说过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站在舞台上,我想的不是如何成为人物角色,而是要让台下的女观众赞叹,这男人要是我老公该有多好!’”
——雷佳音
2012年,雷佳音凭借在宁浩导演的电影《黄金大劫案》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长春国际电影节的影帝。
“拿到那个奖之后,对我来说,更自由了,也更迷茫。更自由是业内认可你了,以前为了生活你必须去演你可能没那么喜欢的戏。现在,我可以去挑一些更好的角色了。更迷茫是因为这个奖来得太早,以后的路可能压力会更大。”
演完《黄金大劫案》,宁浩对雷佳音说:“这部戏肯定能让你拿好几个影帝!”
“所以得这个奖,我并不意外,意外的是,我就只拿了这一个。”聊天中,雷佳音开起了宁浩的玩笑,说完他自己也笑了,“不过,我从上艺校的第一年,就开始幻想过拿影帝的这一刻。因为带我入行的是吕晓禾老师,他演过《高山下的花环》,他拿过金鸡百花的影帝,那时我就想,将来我也要拿金鸡百花奖。年轻嘛,晚上熄灯没事干,我就会在被窝里组织获奖感言。”
后来,雷佳音拿的第一个奖是2011年的佐临话剧艺术奖,这个奖被称为话剧界的“奥斯卡”。
“那一刻我上了台,啥都没说出来。而在长春国际电影节上领奖时,我却说得挺拽的。”
“当时我坐在第一排,旁边的人全拿奖了,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也会获奖。于是赶紧开始组织获奖感言。镜头经常会扫到第一排,我还不能走神,要做微笑状,所以就很煎熬。上了台,我说:‘其实今天压力挺大的,因为台下有很多我喜欢的演员、前辈,所以拿这个奖让我受宠若惊。网上有人说《黄金大劫案》谁演的呀?是一个八线演员演的。这让我觉得八线演员也有春天吧……电影从开拍到现在我都没对宁浩导演说过谢谢,我总说大恩不言谢,咱们事上见!这个奖是我长这么大办的最正经的一件事,它对我挺重要的。但是我回北京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这个奖送给宁浩导演。’”
“那不是客套话,宁浩对我真的是有知遇之恩。走上这一行,我从未停止过梦想,对自己一刻也没放松过,所以我是自信的。
雷佳音说,30岁以前,他想成为马龙·白兰度。他说过的一句话让雷佳音感触颇深,“站在舞台上,我想的不是如何成为人物角色,而是要让台下的女观众赞叹,这男人要是我老公该有多好!”
“但现在,我就想成为我自己,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