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丈母娘和姑爷的暗战

(2012-10-29 14:49:45)
标签:

新女婿时代

林永健

丈母娘

姑爷

矛盾

情感

分类: 生活圆桌
女版双面胶照样焦头烂额
丈母娘和姑爷的暗战
《新女婿时代》《岳母的幸福生活》《丈母娘来了》……与以往家庭剧围绕“婆媳斗法”有所不同,如今的电视剧开始把丈母娘和女婿的矛盾搬上前台。虽然矛盾从婆家搬到了娘家,但“争斗”的程度有增无减,还由明战转为了暗战……
特邀专家 兰 菁
北师大婚姻家庭研究与治疗中心咨询师
特邀专家 琚晓燕
北师大婚姻家庭研究与治疗中心咨询师
穷女婿没法给女儿幸福
“你老公就是个窝囊废,当初我就反对你们交往,可你就是不听话。现在你们都结婚5年了,连一个自己的“窝”都没有,还得住在丈母娘家里……”母亲一遍遍的唠叨让晓静很委屈,因为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不仅让她喘不过气,也使她和老公的婚姻亮起了红灯。
当年晓静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家在农村的男友,但是因为没钱买房,晓静只能和老公住在娘家。虽说是住在娘家,可晓静住得并不舒心——在家里既不敢说笑,也不敢有亲昵的举动,整日都要看着父母的脸色夹着尾巴做人。“在家的时候,我跟老公都提心吊胆,因为每次只要我妈看到我们做错事,哪怕只是因为没帮她拿东西就会跟我发脾气,把房子的事拿出来说个没完。有时候连我都不想在这个家里住下去,老公更是感到无地自容。慢慢地,我发现老公的性格变了许多,经常在家里一句话也不说,脸上也没表情……为此,我妈更是看他不顺眼,不仅骂他没本事,还发脾气。”
【丈母娘吐槽】
指望钓个金龟婿养老
我闺女从小就是蜜罐子里长大的,人漂亮,工作又好,怎么能委屈自己?不嫁给富二代,也得找个有房有车、年轻有为的!只有这样女儿才能幸福,我们老两口儿以后的生活才有指望。
【专家支招】
有相当部分家庭夫妻劳燕分飞的原因来自丈母娘对女婿的不满意。现在,有一些丈母娘对女儿嫁人的期望值很高,把自己后半辈子的幸福全部押在女儿嫁人上,进而对女婿的准入设立了很高的门槛。
但是,毕竟不是每个女孩都能碰到房车俱备的男人,更不是每个女孩都能嫁入豪门、嫁给富二代。所以,对于丈母娘们来说,应该更多去考量的是未来女婿能不能全心全意地对待自己的女儿,能不能即便再苦再难都把家庭的责任扛在肩上。
【女婿吐槽】
丈母娘说话太伤人
“既然挣不来什么大钱,就在家里多干些家务。你老婆在外面工作很辛苦,你要多照顾她……”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丈母娘的一句话让我再也不想登这个门。
【专家支招】
丈母娘的冷嘲热讽和白眼相加,往往会严重伤害女婿的自尊心,这也是造成很多子女婚姻不幸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丈母娘和女婿之间一定要给对方留有尊严。而妻子(女儿)肩负着情感的传递员的作用,但绝不是传话筒。她应该把父母和丈夫的意见进行归纳后,分别进行疏导。
天下的丈母娘都不喜欢穷女婿,穷女婿就更应该有点志气,努力承担起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丈母娘的心,换来幸福的婚姻。
【专家点评】
现今都是独生子女,哪个丈母娘愿意自己的女儿受委屈,因此对女婿的要求更是严格。这也难怪,父母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要交给别人,老人心里当然有失落和不适应,而且怕女儿在将来的生活中吃苦受罪,当然是要对女婿挑剔一下。既然丈母娘和女婿都是因为深爱着同一个女人才走到了一起,作女婿的应该理解长辈的苦心,不要对丈母娘怀恨在心。
但是作为长辈,绝不应该以女儿的婚姻为代价去宣泄内心的不满。不得不承认,金钱和物质在婚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幸福绝对不能和金钱划等号,更与房子、豪车无关,关键还是看人。只要两口子携手并进,恩恩爱爱,再大的困难都能挺过去。相信这也是众多丈母娘所乐于见到的。
丈母娘家是个无底洞
“结婚时不仅什么嫁妆都没有,收的份子钱也都如数交给了你妈,如今每个月还要给你妈妈钱去救济你家的穷亲戚……”每次从娘家回来,芳洁的老公总要抱怨个没完。
芳洁的父母很早就下岗了,平时就靠修自行车维持生计。除此之外,芳洁父母还要伺候芳洁有病在床的姥姥,接济芳洁弟弟一家人。因此,芳洁结婚时嫁妆很简单,婚后芳洁每个月还要把大部分工资交给父母。
“因为经济上的问题总让我感觉在老公面前抬不起头,而且每次吵架他就唠叨这件事。再后来,我回娘家他就给我脸色看,甚至连我跟我妈通电话他都不高兴。他总说我偏向娘家人,不把他当家人。有时我感觉自己就像老公的出气筒,以后的路还很长,我真的不想一直这样下去,夹在中间的感觉真的很难过。”
【丈母娘吐槽】
不孝顺的女婿不登门
辛辛苦苦把女儿拉扯大,女儿孝顺我们有什么不对。本来我们还想以后能靠这半个儿子给我们干点活,可是刚结婚没几年女婿就开始和我们对着干,将来我们怎么指望的上他们?
【专家支招】
作为丈母娘,绝不能把女婿当儿子看,但对女婿要像对女儿一样好,甚至要超过对女儿的关心。毕竟女婿和丈母娘之间是没有感情基础的,需要靠时间逐渐拉近双方的距离。心中多想些女婿的优点和对家庭的好处,不去苛求他、要求他,慢慢地就建立了感情,女婿就融入了这个家庭。
【女婿吐槽】
老婆没把我当自己人
不是怕丈母娘要钱,关键是怕老婆跟自己不是一条心。遇到什么事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她妈妈,老公就要靠边站。说到底,她到底有没有把我们这个家当成自己家啊!
【专家支招】
把“小家”全搬回“娘家”的女人,哪个男人都不可能真正喜欢。因为这会让男人感觉妻子不跟自己一条心。所以,如果一定需要用钱,之前一定要跟老公商量,然后再付诸行动。否则,连和丈夫之间的信任和相互理解都没有建立,去帮助娘家人就是给自己的婚姻雪上加霜。此外,聪明的太太要懂得“做足面子工程”,你要让他觉得你时刻想着他的家人,这样他才会改善对你娘家人的态度。
【专家点评】
养老婆养孩子,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要让老公供养岳父岳母以及穷亲戚,想必多数人都做不到。同样,如果作丈夫的屡屡拿工资奖金去支援自己的父母姐妹,作为老婆的心里就会舒服吗?丈母娘虽说不是外人,但女婿跟丈母娘总归是隔了一层肚皮。要想让女婿心甘情愿地为丈母娘花钱,就要花时间来慢慢培养这份亲情。
案例中女婿与丈母娘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祸根”是在结婚前送嫁妆时就埋下了。心理学上有个情感覆盖理论,意思是说如果你对谁有意见,他做的好事儿你会熟视无睹,而一件很小的不恰当的事也可能引发很大的不满。所以,如果心中有了结一定要想办法解决,不要以为时间可以冲淡一切。
丈母娘连我们的房事都要管
怀孕本来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是自从玲玲的妈妈搬过来照顾她以后,玲玲的生活反而越来越糟,经常偷偷躲在被窝里以泪洗面。“妈妈和老公都是个性很强的人,住在一起之后磕磕碰碰的情况越来越多,可是谁都不肯让步,我还得从中调和,我真的感觉自己好累……”
搬过来以后,玲玲的妈妈就操起了这个家的家务。起初女婿还很高兴,毕竟有个丈母娘帮忙做家务让他轻松了不少。可是时间一长他却发现,这个丈母娘实在是太霸道了,不让玩游戏,下班必须准时回家,不能出去下馆子,甚至连房事都要管……最让女婿受不了的就是每次小两口闹别扭,丈母娘总会马上跳出来对女婿横加指责,甚至哭诉他忘恩负义。“虽然妈妈嘴上不说,但总是跟我唠叨,让我把老公看严些,最好是在家里面洗衣服、做饭、带孩子。老公同样有情绪,抱怨回家就像进监狱,后来他干脆就在单位加班,直到夜里才回来,回到家也不说话,目的就是想要我妈自动离开……老公不愿意回家、老妈总在耳边唠叨,再这么下去这个家就散了。难道女婿和丈母娘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可调和的吗?”
【丈母娘吐槽】
生活重心全在女儿身上
我们两个老人辛苦一辈子,没有为自己活过,想的全都是如何照顾好我这个女儿。如今女儿嫁人了,我们做父母的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为了女儿,再辛苦我们也愿意。可是,儿女们就是不懂我们的心啊!
【专家支招】
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儿独立生活,做父母的终归放心不下。但是老人终归要懂得“该放手时就放手”。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不也像现在的儿女一样渴望获得自由,去过自己的小日子吗?但是,现在不少老人们已经习惯了把儿女当做自己的生活全部。其实不妨多关心一下自己,孩子大了,抚养的责任已经完成,应该学会享受自己的生活,利用退休后的时间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分散对子女过分的关注,到了该放手给他们自由空间的时候了。
【女婿吐槽】
老婆每天都向丈母娘汇报
老婆和丈母娘无话不谈,每天都要打电话向母亲汇报家里的事情。有时候丈母娘才是我们家的一家之主,什么事都由她说了算。女儿都成家了,这妈妈怎么还处处操心,难道她能陪我们度蜜月她也要跟着一起去吗?生活的路终归要自己走,来之不易的自由我绝不会放手。
【专家支招】
对于儿女来说,要站在老人的角度想一想三个“心”:老妈这样的处处操心,背后的“苦心”还是因为“不放心”。要想获得自由,就要想办法用细致的沟通让长辈放心,告诉她你了解她的苦心,想办法哄哄老人开心。如果选择“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处理问题,家庭只能变为没有硝烟的战场,越是反抗,越要管;越管就越反抗。
此外,许多家庭问题表面上是因为丈母娘的过多介入,但实际上却是妻子拒绝成长、拒绝独立,始终坚持“女儿”身份,还没有尽快接纳作为“妻子”的角色。因此,女儿应该从和父母的系统转移到和丈夫的系统中,尽快从自己原来的家庭中分化出来。
【专家点评】
和婆媳关系一样,丈母娘和女婿都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有着各自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只是为了双方同时爱着的这个人才走在了一起。由于双方的生活习惯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个人爱好的不同,才产生了一些不和谐音符,这些不和谐音符要靠双方的努力和自我牺牲来改变,使生活变得和谐、和睦。
现在我们很多老年朋友都是爱女心切,甚至希望女儿的婚姻和人生轨迹能按照自己预先设想的那样走下去。所以便会对女儿的婚姻进行“监督”和“管理”。一旦小夫妻发生矛盾,有些父母总会立刻帮忙分析、出主意,如何获得最终的胜利,并一再声称:“我们都是为你好,咱们是一家人。”
其实这种“一家人”是种“界限”上的混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丈母娘如果过分干涉人家“夫妻”的小系统,就是一种“越界”行为,肯定会受到抵抗。因此,老人要把握好丈母娘和女婿的关系,懂得“该放手时就放手”。别事无巨细处处包办,或者什么事情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不知好歹的女婿难伺候
“老公是犟脾气,老妈在家里一直都特强势,两个人要是较上劲,谁也不肯让步。结婚到现在,我老公跟我妈不知道吵过多少遍了,我做双面胶的滋味可真不好受。”紫杉的老公和妈妈最近一次吵架就是因为妈妈给孩子多吃了几颗糖,由于几年来两人积累下来的隔阂太多,于是矛盾一触即发。
紫杉从小就是乖乖女,妈妈一直对她管教很严,以至于紫杉一直很怕妈妈,从来不敢反抗,包括她爸爸在内都对她妈妈俯首帖耳。可是紫杉的老公却不是软弱的人,从小就娇生惯养的他,在家里说一不二。正因如此,丈母娘和女婿之间总是闹矛盾。“不仅仅是在养孩子的问题上,有时候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搞得气氛紧张。老公认为我妈的观念落后了,该退居二线了,又埋怨我妈脾气不好,难以相处。而我妈却总偷偷告老公的状,认为老公不尊重他这个丈母娘……”
【丈母娘吐槽】
无论做什么女婿都不领情
无论我做什么,女婿都不领情。给他买了水果,他嫌麻烦不要;送给他一件衣服,他连试都不试;关心他的工作,他却嫌啰嗦……总之,我就是热脸贴了个冷屁股,自讨没趣。
【专家支招】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往往到自私的程度,这也使得这一代人自我意识非常强。尽管他们不会对长辈不尊重,但绝不会因为长辈的命令而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丈母娘和女婿、婆婆和儿媳妇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
【女婿吐槽】
丈母娘是我们吵架的导火索
天下丈母娘大概都喜欢关心女婿,但是如果太过热情反而成了负担。我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以至于在很多问题上都没有办法和丈母娘产生共鸣,有时候如果我不按照丈母娘的意思做,明显就能感觉出丈母娘心生不快。
【专家支招】
天下妈妈都是爱儿女的,只不过有强势和隐忍的区别而已。女婿和岳父岳母之间相处的越好,你就会得到你妻子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两边都是爸妈,你诚心待人,你的妻子亦同样待你父母。
其实,老人是很容易满足的,只要你们心里装着老人就行了,有句暖心的话儿也就心满意足了。此外,要想讨好老人,女婿们不能太吝啬,这样不仅让妻子认为你把她母亲当成自家人,岳母也会给女婿打高分。
【专家点评】
案例中的丈母娘是一家之主,丈夫和女儿都在她的掌控之下,当女婿加入到这个家庭中时,她也希望能掌控你,她也会拿丈夫对待家庭的方式去要求你。人和人之间的相处都有一个磨合的过程,这就需要丈母娘和女婿都要调整好自我的心态。对于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女婿要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怨恨,并和妻子多沟通,有问题要让妻子出面解决,毕竟母女关系是经得起考验的,而丈母娘和女婿的关系是很脆弱的。
一个和谐的家庭最重要的是保持距离感和相应的界限,即便在一个屋檐下,也要保持距离感。母亲控制自己的女儿也就作罢,可想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给女婿,那就又越界了。
相关链接——
女版双面胶不好当
1、妻子是润滑剂。
当丈母娘和姑爷有摩擦的时候,聪明的妻子应该先批评丈夫,然后单独跟母亲沟通、讲理。如果是母亲的错,需要让母亲给丈夫解释,哪怕不道歉,也要让丈夫觉得自己的母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能让丈夫觉得母亲不讲理。这样丈夫就算不会迁怒于自己,可能也会冷落自己的母亲。所以,丈母娘和姑爷的这段“冤缘”需要妻子去调和,然后站在客观的角度,加上情感去化解一些争端,使大家顺理成章地成为真正的一家人,让丈夫感受到自己的母亲就是他的母亲。
2、学会沟通不当传话筒。
现在很多由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经常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独生子女们不知道如何去沟通。对他们而言,他们更喜欢追求个性,追求自我,思考问题更喜欢以个人为中心,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换位思考。所以要想解决家庭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还是应该学会沟通,而沟通的基础还是“真诚”二字。这时,妻子就需要当丈母娘和女婿之间情感传递的“中介”,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技巧。比如说,不做恶言传话筒,要传递一种好的信息,要在一方面前,多夸奖另外一方。
3、尽快长大学会独立。
虽然表面上是丈母娘和女婿的矛盾,但很多情况是妻子拒绝长大造成的。如果要想避免家庭矛盾,丈夫需要更多地与妻子进行沟通,达成共识,不断地支持和鼓励自己的妻子变得成熟。只有让妻子尽快地独立起来,才能不仅从形式、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与丈母娘分出界限。
本刊记者 王 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