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晨 被傅彪一句话改变人生

(2012-08-27 10:40:26)
标签:

北京青年

李晨

赵宝刚

马苏

张俪

王丽坤

改变自己

张馨予

娱乐

分类: 星光无限

马苏、李晨、张俪、王丽坤   “北京青年”变形记

    “改变自己才能获得更好的人生。”这是眼下热播电视剧《北京青年》里的青年们高喊的一句生活态度。
    戏外,马苏、李晨、张俪、王丽坤这几位主演都有过因为改变了自己进而改变了人生的切身经历。

李晨 <wbr>被傅彪一句话改变人生
《北京青年》剧照

媒体:北京《科学新生活周刊》 kxxsh.cn  

 本刊记者:黄思维

剧照提供:鑫宝源影业

 

角色变形记
角色姓名:何东
饰演者:李晨

李晨 <wbr>被傅彪一句话改变人生

李晨《北京青年》剧照,饰何东

    因为觉得公务员的工作无法发挥自己的能量,父母介绍的未婚妻从未让自己怦然心动过,领证前一刻,27岁的何东毅然悔婚,辞职去各地闯荡。他干过快递、当过包工头、开过酒吧,这些都开阔了他的眼界。在一次徒步旅行中,何东经历了生死,这时他发现,在死亡面前所有事情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人生,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李晨解读:“改变自己”并非要你像何东那样破釜沉舟辞职悔婚,我倒觉得,“改变自我”更是一种长期的自我修养,时时改变看待事物的态度、改变为人处事的方式、改变言谈举止的习惯……这些都是在改变自我。


演员变形记

李晨 “先做人后做事”指引我一路
改变前:做啥啥不成的少年名人
改变后:踏踏实实演戏的影视红星

    当抛物线到达顶点的那一刻,意味着它必须去寻找新方向——这是李晨在20岁出头时认识到的道理。
    1998年,随着主演的电视剧《17岁不哭》、电影《花季雨季》火爆全国,从10岁就开始演戏的李晨头一次尝到了走红滋味,而那时,他还不到20岁!
    于李晨而言,少年成名的滋味并非像外人想像的那般美好。一方面,他在那个年龄段能演的主角都是班长、儿子、弟弟之类,当这些角色演了一遍后,就出现了演成人太嫩、演学生不想演的尴尬;另一方面,之前都是演主角,如果退回去给别人演配角,他又接受不了。
    在没有适合角色的情况下,李晨把兴趣寄托在了赛车上。1999年国庆前夕的一个清晨,李晨骑着摩托车飞驰在北京三环路上,突然,他跟迎面驶来的汽车当头撞上,重重摔在了路边花坛,全身多处骨折。车祸后,李晨整整息影一年。
    身体恢复后,他尝试转行做生意。他先跟几个哥们合开了一间酒吧,但经营不到4个月就倒闭了。不信邪的李晨再次投资15万在王府井“绿屋百货”开了一间65平米的服装店,代理的是当时最流行的韩装。但经营半年后,李晨的服装店就和那家商场一齐倒闭,他2/3的积蓄灰飞烟灭。失败后,他才反思自己为什么找了这么一家店面,“一楼卖果脯,二楼卖工艺品,三楼才卖服装,哪会有生意?”
    酒吧和服装店的相继倒闭让20岁出头的李晨感觉四处碰壁没了底气,那段时间,他天天一个人闷在屋里,不干事儿,也不想说话……

    察觉出有轻度抑郁症状后,李晨开始向亲朋好友寻求帮助,这其中就包括他在北京群星表演艺术学校学习时的恩师吕丽萍。

   

    在吕丽萍的引荐下,2002年,李晨迎来了等了多年的“再次男主角”——在电视剧《十三格格》里演“七贝勒”。
    进剧组后,多年不拍戏的李晨感到了莫名的紧张,3句话的台词说完第一句后,后面两句完全想不起来。想着自己才20多岁不可能记忆力有问题,他便去药店买了加强记忆力的保健品,并每天在纸上默写台词。
    “七贝勒”武艺高强,毫无武术功底的李晨没事就去找剧组武生套近乎,请他们多教自己几招。知道自己柔韧性差,拍戏间隙,他要么找地方压腿,要么就拿剑比划。
    除了捡回了台词、学习了武术,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部戏里,李晨遇到了人生中另一位恩师——傅彪。傅彪为人和善,生活阅历也很丰富,总是能给李晨一些有用的忠告。

    一次聊天时,傅彪对李晨说了一句“先做人,后做事”,从小经历了太多风雨的李晨愣住了,傅彪老师这话说到了他心坎里——他顺利时,都是低调做人的时候;而事业失败时,都是把自己当成腕儿的时候!

    李晨在《十三格格》中的不俗表现成了他事业的转折点,为他找回了自信心、让他重拾了机会。更重要的是,傅彪老师那句“先做人,后做事”成了他的座右铭,这之前,他不太愿意演配角,这之后,只要戏好,他都愿意演。
    拍完《北京青年》后,李晨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把《北京青年》里“改变自我”的精神做个延续——今年9月,他会找几个好友一同参加新疆环塔摩托车拉力赛,他从现在开始就几乎要推掉所有工作给自己留出时间做准备,“这个比赛我已经梦想10年了,今年我34岁,人生有几个10年?再不做些疯狂的事,我就真的老了!我希望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年轻人,有梦想就去完成,青春什么时候重走都不迟!”


李晨的变形经验

认清自己 “通过几次投资失败,我发现,我实在不适合做生意。我的弱点是把一切都想象得太好,可事情并不会按照我想象的进行。我还发现自己没什么经济头脑,开服装店进货价比另一家店的零售价还高!冷静下来我认清了,早上6点起来化妆、面对镜头开始演戏才是我惟一能做好的事儿。而且,我能感觉到,表演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份热爱,所以我老实回到了老本行。”

 

放下 “拍《北京爱情故事》时,我说过一句对白:我这一辈子能拿得起放得下的除了筷子就没有别的了。意思是什么都放不下。后面拍《北京青年》时,我觉得很多事情真的是需要放下的——要放下的不单单是目前的工作,更是一种心气,这种心气放下后,你的心胸会变得很宽广,视野会变得很开阔,自然就不会再去计较输赢,计较名利,计较主角还是配角了。


角色变形记
角色姓名:权筝
饰演者:马苏

李晨 <wbr>被傅彪一句话改变人生

马苏《北京青年》剧照,饰权筝

     领证那一刻,女博士权筝突然被谈了3年的男友何东(李晨饰)悔婚。何东离开北京去外地重走青春后,权筝也跟过去给他洗衣做饭,干各种零活维持生计。可她越这样委屈自己,越得不到何东的爱。后来,权筝不再以何东为中心,她先开了个酒吧,后又跟人合伙开了个农场,当她变得洒脱、有棱角、不再纠结于男人爱不爱她时,何东却真正爱上了她。

马苏解读:很多年轻人遇到问题时,总喜欢在别人身上找原因。希望看了《北京青年》后,大家能明白——想要改变自己,首先要做到遭遇批评时,别着急去辩解或者怨天尤人,而是先接受批评,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放低自己改正自己,才会让别人因你而变。 


演员变形记

 马苏  人能蹲多低就能蹦多高
  
改变前:台词复读机
   改变后:真正的演员

    12岁来北京考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前后考了6轮,结果考上个自费生,父母变卖了老家财产才给她凑齐学费。
学舞蹈那6年,不管怎么努力,都成不了班上前几名,曾急得一度想自杀。
    好不容易毕了业却赶上大裁军,找不到单位,只能蜗居在地下室,靠拍广告维持生计。
    想考北京电影学院,结果第一年落榜,第二年才落定,还是专科。
    可哪里想到,还没开始上大一呢,就因为一张学生照被挑去演了央视大戏《大唐歌飞》里的女一号许合子,成为唐国强、吕丽萍、孙海英、王璐瑶等一众明星大腕力捧的“明月”……
    这是马苏22岁之前的经历。一个如此年轻却有着此番波折的女孩儿在遇到这样的“开门红”后,若还能保持淡定,那她真是神。但马苏是活生生的人。

 

    自从拍了《大唐歌飞》,马苏就有了种“要成了”的感觉。她给自己定下规矩:以后要演就演女一号,如果演女二号,得看给谁配戏,如果对方级别不如自己,这样的戏根本不考虑。
    这个规定带给马苏是随后长达4年的事业低潮,那时的马苏天天在家里等戏,心情无比沮丧,“我常常站在14楼望着北京城,心想这是怎么了,我演得那么好,为什么没人找我拍戏?不应该啊!”
    低潮时,电影学院一位老师讲过的一句话——“人能蹲多低,就能蹦多高”像及时雨一般入了马苏的脑海,上学时,马苏只是记住了这句话,但并不明白其中内涵,当遭遇眼下没戏拍的难题时,马苏隐隐觉得自己好像有些懂了。

    2008年,一部叫《北风那个吹》的剧本找到马苏,让她演女二号,戏不多,片酬也压得极低,但诱人的是,这个剧本的编剧是《闯关东》的编剧高满堂老师,将与闫妮、夏雨两位好演员搭档,这个女二号戏份虽不多但很容易出彩。
    同期也有一些戏找到马苏,片酬都比这部高不少。在这种情况下,马苏进行了残酷的思想斗争——“从电影学院刚毕业的片酬都比这个高,我要按这价钱接了,不是越拍越回去了嘛?会不会被人笑话?”“可我确实很喜欢高老师的作品,放弃实在太可惜了。”挣扎中,是电影学院老师那句话帮她做了决定。
    这个决定竟让马苏的事业状态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变——2009年,她凭借这部戏获得了第1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具潜力女演员奖”,这是她在演技上得到的第一个大奖,此后她不再愁没戏拍。
    采访中,谈到拍《北风那个吹》时的收获,马苏把它定性为“一次表演技巧的开悟之旅”,“我以前特自信,总觉得自己演得特好,可连我家人都觉得我演戏挺苍白的,虽然词儿也说了、表情也有了、动作也做了、故事该怎么继续我也继续了,但总是差点意思。直到拍《北风那个吹》时看到闫妮和夏雨演戏,我才知道原来戏可以这样演!我这人特容易自卑,看别人演这么好,我很害怕拖人家后腿,就强迫自己去琢磨演戏的事儿,然后竟慢慢爱上琢磨戏了。现在看来,我是从演《北风那个吹》之后才成为真正的演员的,以前只是一部台词复读机,说得还不是很好,哈哈。”


马苏的变形经验

勇气  “我觉得改变自己最需要的是勇气,因为没几个人敢把自己抛出来自我剖析,尤其人越大越要顾及这些那些,就越来越没勇气去反思自己、改变自己。我接《北风那个吹》时真的做了很大的挣扎,我当时很怕这个极低的片酬会让我越演越回去,以后都很难翻身。但事后我发现,其实把自己放下来并不是说你就倒退了,当你真的蹲下来向上看时,你会发现你可以看到更多事情,也能得到更多尊重,这种改变的结果往往是今后能蹦得更高。”


角色变形记
角色姓名:丁香
饰演者:张俪

李晨 <wbr>被傅彪一句话改变人生  张俪《北京青年》剧照,饰丁香    

    被男友抛弃后,精神科大夫丁香对爱情心灰意冷,对男人冷若冰霜。为了追到丁香,何西(任重饰)决心先改变自己。他辞职去外地闯荡,在烟台时救了因失恋精神失常的女孩任知了(王丽坤饰),并全心全意呵护她。看到何西能对一个陌生女孩如此付出时,丁香终于对何西动心了。随后,丁香也加入到重走青春路的队伍,一路的遭遇不仅让她彻底改变了对何西的看法,也让她内心的冰山渐渐融化。

 

张俪解读:《北京青年》并不是说你对现在的工作、生活不满意,那你就辞职,去别的地方重新活一次。而是想告诉大家,你在忙碌、枯燥的工作、生活之余,要花时间去思考你现在做的究竟是否是你喜欢的?你从中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你为什么不快乐?你需要改变什么?再通过改变找到快乐。

 

演员变形记

张俪  演“丁香”是我迄今最大的改变
改变前:常NG的超级花瓶
    改变后:放下皮相,演技说话

    “我演‘丁香’!导演你疯了吧!”精神科医生、梳大奔儿头、衣着朴素、素颜朝天……在从出道就一直演“花瓶”的张俪眼里,“丁香”身上的所有符号都离她十万八千里,“谁都看得出我最适合演富家千金‘叶坦’或酒吧女‘唐娇’,导演偏让我演清汤挂面的‘丁香’,他是想为难我吗?”
    丁香想改变自己,首先得融化内心的冰山;而张俪想要改变自己,则先要调整她对“美貌”的看法。
    2005年,还在中戏读大三、没任何表演经验的张俪凭借“美貌”拿下了海岩剧《河流如血》女主角夏萱一角。当时,这部戏的导演汪俊曾这样评价张俪的外型:“夏萱虽然是女警,但她的外表一定要漂亮温柔,要有一笑倾万人的女人味。第一眼看到张俪,我心里的石头就落了地,她完美的身材、飘逸的长发、配上她细致的面容,就是我心中的夏萱。”
    肯定会让人自信,也同样会使人自满。那时,张俪把美貌当做混演艺圈的最大资本,做了N多傻事——

    因为觉得化妆师把她眉毛化太高了不好看,刚出校门的她跟化妆师扛上了,结果被人化了一半撂地不管。
    听到被人叫“小吴佩慈”,她急得逼问经纪人:“凭什么他们叫我‘小吴佩慈’,不叫吴佩慈‘小张俪’?”
    拍完戏后她常问导演同一句话:“怎样,美不美?”在她心里,演员能不能红关键在于拼美,这导致她在看到王珞丹因为《奋斗》红了后,惊讶地问:“为什么王珞丹能红啊?我长得也不错啊!”
    终于,拍《新永不瞑目》时,这种只拼美不拼演技的观念让张俪栽了大跟头。

   

    2009年,当得知让自己出演《新永不瞑目》中“欧阳兰兰”一角后,张俪兴奋地去香港做了头发,运了四、五箱衣服到了广州剧组。她以为自己能因这个角色走红,可开拍后,她发现自己根本驾驭不了这个角色。那时,只要有她的戏,重拍就是家常便饭,以至于工作人员见到她就想躲,因为大家知道,她的到来将是这天晚收工的标志。
   11月下旬的一天,张俪的嗓子哑了,没法录同期声,便向导演请求:“今天的戏能不能后期再配?”导演温和地说:“没关系。”结果那天她刚拍完,人还没离开片场,就听见导演说:“‘欧阳兰兰’这个角色的所有台词都找人重新配!”那一刻,张俪崩溃了,她要面对的不但是演技被所有人否定,连声音都得不到认可!在人头攒动的广州天河广场,张俪泪眼婆娑地按下了好朋友的电话,哭诉道:“我再也不要演戏了!”
    自信极度受挫的张俪在拍完《新永不瞑目》后几乎退出了演艺圈,转做了平面模特。直到2010年年底,赵宝刚找她演了《男人帮》中“米琪”一角后才重新回到演员行列。

   《男人帮》受到好评后,张俪很期待能把下部戏演好,把根基再打牢点。可下一步在哪,她并不清楚。这时,赵宝刚给她送来了“丁香”。但张俪很抗拒,“这个跟我没有半点相似的角色怎么可能是我的下一步啊?”
    又是赵宝刚给了她提点:“张俪我告诉你,出道以来你一直在演你自己,《男人帮》里的米琪虽然受到好评,但终究也是在演你自己。你想要让大家认可你的演技,你就去演丁香,你把她演好了,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今后的戏路会开阔很多。”
    导演这番话让张俪开始思考之前演的所有角色,她不得不承认其实都是雷同的,“找到我的都是因为我的外型跟那个角色很像,我只要把台词说明白就够了,根本不用演。既然导演愿意冒险让我去尝试一个全新的角色,我没有不接受的理由!”就这样,张俪接下了“丁香”。

   

    为了“丁香”,张俪专门跑到安定医院精神科实习,这是她表演生涯里第二次体验生活,“第一次是演夏萱时去警校学了打枪,之后接的角色都是在演我自己,根本用不着实习。但丁香真的需要我下工夫,因为精神科医生离我生活太远了,身边也没有人可以借鉴,必须去医院体验生活。”
    当张俪变成丁香后,她的飘逸长发变成了大奔儿头,精致妆容变成了清汤素颜,时髦服装变成了白大褂……但这时,曾为眉毛跟化妆师吵过架的张俪已经看不到这些虚化的外表了,“以前内心不够强大,自我认识也不清楚,所以要靠全力扮美来获得自信。但演了这位精神科医生后,我第一次发现没有浓妆艳抹、名牌傍身的演员也能很打人。”
   《北京青年》去各地卖片子、做宣传时,所有人都不信“米琪”跟“丁香”是同一个演员演的,张俪说,这是对她的最大肯定,“如果观众因为丁香这个角色认可了我的演技,我觉得这将是我通过改变自我后送给自己的一份惊喜!”

 

张俪的变形经验

自信  “经常还没开始变呢,我们就否定自己了,说自己改不了、做不到。连自己都否定自己,还怎么期望别人来肯定自己?如果我当时坚持认为我演不了丁香,那赵宝刚导演再怎么劝都没有用。我的经验告诉大家,要想改变,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这个很重要!”

 

引路人  “以前我也想改,但不知道方向在哪儿。认识了赵宝刚导演后,他一直鼓励我一定要改变才能走出一条很直很正确的路,并且告诉我每一步应该怎么走。我按他的方法做了,的确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

 

角色变形记
角色姓名:任知了
饰演者:王丽坤

李晨 <wbr>被傅彪一句话改变人生

  王丽坤《北京青年》剧照,饰任知了

    任知了因为失恋跳海自杀,被何西救起后又成了精神病,认定何西就是她男友。可恢复正常后,任知了明白了何西爱的人是丁香,她选择退出,去了北京的农场打工。在权筝的劝慰下,她渐渐走出了阴影,并刻了一个何西跟丁香在一起的木雕给他俩当新婚礼物。

 

王丽坤解读:任知了第一次爱情失败后选择了自杀,第二次虽然也崩溃过,但终究还是走了出来。她能有这样的改变,在于她在这一路上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让她知道了这世上不仅有那段失败的感情,还有朋友、有真诚、有关心、有希望等很多美好的东西。所以,《北京青年》会告诉你,如果你想改变自己,你应该走出去接触新朋友、新事物,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很多。

演员变形记

王丽坤  入行到现在我一直在变
改变前:不爱表现、不善表达
改变后:发现“秀”自己是件快乐事


    相比前面3位波澜起伏的人生改变,王丽坤的改变则是那样波澜不惊,但又真实隽永。
    作为演员,在镜头前,王丽坤可以完全按照角色走,要她疯要她笑要她闹,她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完成。可一旦走到台前去做宣传,她就立刻回到了她自己——内敛、放不开、不爱表现、不善表达。因为这种性格,她曾有过上电视节目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说的经历,接受采访时也常常是寡言少语。
    这样的性格哪里适合娱乐圈的需求?于是从入行到现在,为了能继续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王丽坤一直在跟自己的性格做斗争,逼着自己一点一点做调整。

    今年四五月,王丽坤去录了两期东方卫视《舞林大会》节目。参赛前,她特别不想去,因为她觉得自己很久没有跳舞了,加上档期太忙没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她很怕自己会表现不好闹笑话。
    可当她第一次走进排练厅后,她呆住了,眼前的场景一下子勾起了她对过去10年舞蹈生涯里的各种记忆,她连连感叹,假如不来参加这档节目,以后可能真没有机会再去舞台上表演舞蹈了。
    有期节目是去澳门录的,起先,王丽坤还是抱着比赛的心态去的,可到了现场后她发现,玩儿的性质远远超过了比赛的残酷。那时,王丽坤才发现,自己想错了,她把这个比赛看得太重,给了自己太大压力,才会把问题想得那么严重,而事实上,参加这档节目就是一个享受舞蹈快乐的过程,好好感受就够了。
   “改变自己可能是件很大的事儿,也可能都是些小事儿,对于我来说,是后者——从我来北京舞蹈学院读书到跨行做演员这每一步里,我都没刻意想过要如何去改变自己,我只是根据这每一步的需求及时去调整自己罢了,在适应当下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变了。”这是王丽坤的切身体验。


王丽坤的变形经验

把握当下  “记得我十几岁学舞蹈的时候,老师曾跟我们说,10年后你们这帮孩子将会有很大的不同。我当时不理解,我想不出我们会有什么变化。可现在回过头来看老师这句话,我发现我们每个人的发展、走向真的完全不同。就像我,当年从来没想过会从内蒙古考到北京舞蹈学院读书,在舞蹈学院时,也从来没想过今后能当演员。生活就像绵绵流水,即便你站在水中一动不动,你脚边的水也依然时刻在变。所以,即便你近期没想好改变自己的目标,也要把握好眼前的每一步,把握住了当下,适应了当下的需要,改变会自然而然发生。”
 
改变心态  “如果你觉得你的工作环境很不舒服,周围的人你都不喜欢,但你没办法改变别人,那你是否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心?试着去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渐渐地,你会发现你的心舒服了,你看每个人的感觉也都舒服了。”


记者手记

    这期稿子采访了4位演员,每位都问了同样一个问题:“你觉得改变自己最重要的助推力是什么?”写完稿,我扪心自问我的答案是什么?我觉得是——洒脱,千万不可以患得患失。
    要想“洒脱”,便需要李晨说的“放下”;要想“放下”,就需要马苏说的“勇气”;要有勇气,就必须要有张俪说的“自信”……这些,都是改变自己不可或缺的助推力。
    但这些都很难做到,是不是?怎么办?好,请跟着我默念王丽坤说的“把握当下”,然后放下你指尖计划戒了很久但一直戒不了的烟,扔掉茶几上你一直仇恨但却离不开的膨化食品,或者拿起从未用过的健身卡,去健身房里享受一把大汗淋漓……要相信这所有的“把握当下”其实都是在改变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