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 美丽的杀手

标签:
毒蘑菇中毒陕西汉中 |
分类: 健康视野 |
特邀专家 文华安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型真菌分类及应用基础研究。
媒体:北京《科学新生活周刊》
毒蘑菇的六大杀手锏
1、胃肠中毒型:胃肠炎型中毒是最常见的类型,一般多在食用后10分钟-6小时发病,恢复较快,死亡者很少。发作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可能还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的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昏迷以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已知有80余种。
2、神经精神型:中毒者会表现出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神经性症状以及各种幻觉反应。毒素有多种,最早发现的是毒蝇硷,后来又发现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异恶唑衍生物、幻觉诱发物等。中毒后潜伏期短,最短食后半小时即发病,个别长至10小时。已知有60余种。
3、溶血型:所谓“溶血”即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类型的中毒一般在食用毒蘑菇后6—12小时发病。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其它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腹疼头疼、腰背肢体疼、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气促。已知有18种。
4、肝脏损害型:肝损害型中毒是引起死亡的主要类型。以鹅膏毒素为例,一旦进入人体,会抑制一种酶的正常分泌,导致另外一种酶疯狂溶解人体的细胞,人体器官会因此而严重受损,首当其冲遭到破坏的是人的肝部。因为所有的血液循环都要经过这里,而肝的细胞壁又比较薄。在人体解剖过程中发现,严重中毒者的肝部会被侵蚀得如同蜂窝状。已知有20多种。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中毒主要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症,以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瞳孔稍散大但无昏迷。毒素不详,潜伏期20分钟到1小时,最长达24小时,此型死亡率高。
1、杀手锏 之 胃肠中毒型
引起此中毒类型的毒蘑菇居多,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很多地方,它们曾以食用蘑菇的身份出现,还有一些和无毒的食用菌有着极为相似的容貌。虽然此类型中毒一般病程短、恢复较快、死亡者少,但千万别小瞧它们……
月夜菌:腐木上的“极毒皇后”
在东北又名毒侧耳。近扇形,菌盖扁平,菌褶在晚上发萤光。幼时盖表面呈肉桂色或黄色,后呈暗紫或紫褐色,菌肉呈污白色。食后一小时左右即发病,除出现腹痛、呕吐等胃肠道病症外,还有眩晕、呼吸缓慢、脉弱、嗜睡等,严重者死亡。
臭黄菇:仍在被食用的潜伏者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散生或群生,广泛生长于北京、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吉林等多个地区,在某些农村地区,群众将其晒干、煮沸、淘洗后食用,但时有中毒发生。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病症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甚至有神精错乱、错睡、面部肌肉抽搐、牙关紧闭等症状。一般发病快,及时催吐可减轻。
毛头乳菇:松乳菇的假冒者
在北京周边的河北有生长,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单个或分散生长,外形特征与味道较好的松乳菇近似,但松乳菇菌盖颜色较深,橙红色,边缘无长毛,味不苦,菌柄上常具小窝痕。毛头乳菇含有胃肠道刺激物,食后可引起胃肠炎或四肢末端剧烈疼痛等症状。
2、杀手锏 之 神经精神型
你还记得《爱丽丝奇境漫游记》那只蓝色的毛毛虫吗?它躺在一朵蘑菇上,对着刚刚坠入兔子洞的爱丽丝说:“蘑菇是你进入奇境的入口……一边会让你长高,一边会让你变矮。”这只毛毛虫并没有信口雌黄,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有一种蘑菇确实会让人产生奇奇怪怪的幻觉,它们被统称为“致幻蘑菇”。
小美牛肝菌:引发“小人国幻视症”
长相与美味牛肝菌比较近似,在我国南方被普遍采食,但已发生多起因食用过多或烹调不当而引起中毒的事件。多为精神病症状及幻觉反应,最特殊的是病人可在几天内出现“小人国幻视症”,像进入了“小人国”里,到处皆是不及一尺高的小人,面目离奇,穿红着绿,性格活泼,极为调皮,这些小人往往对病人挑衅、围攻、缠住不放……一般数天后随着毒性的消失症状减轻,直到恢复正常,很少有后遗症。
毒蝇伞:“童话精灵” 毒性致命
一种著名毒菌,因为能捕捉并杀死苍蝇而得名。这种蘑菇的样子非常有童话色彩,红底白点,在故事书里经常是森林里小精灵的板凳,甚至有民俗研究者认为喜欢穿红白衣服的圣诞老人是这种蘑菇演变而来的。然而,这种非常可爱的蘑菇对人却有致命的毒性,其毒性大小随着剂量、人的个体差异而不同。轻度中毒即会引起肌肉痉挛,并产生错觉、精神亢奋。
毒光盖伞:“致幻蘑菇”让人癫狂
通常喜欢在夏、秋季在林中地上、路旁等处牲畜粪肥上成群生长,有时成丛生长,进入人体会让人产生貌似癫狂的症状:比如突然发现世界变得五彩缤纷,如痴如醉大哭大笑,情绪焦虑到处疯跑,还会产生各种奇怪的幻觉,比如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巨大的蘑菇,头上长出了大大的伞盖……
3、杀手锏 之 肝脏损害型
毒鹅膏:“小天使”竟能致命
菌体纯白色,中等大小,菌盖边缘无条棱,中部凸起略带黄色,属于极毒类。在北京、四川及著名的旅游区都发生过中毒事件,食用后发病率达到100%,死亡率也非常高,因此被称为“致命小天使”。这种蘑菇看上去只是在菌柄上部比一般的食用蘑菇多了一层菌环,一般人根本不会注意到。食用后,最快10分钟就会发作,最慢的可以潜伏24个小时。
白毒伞:50克毒死一个成年人
人称“最毒蘑菇”,它的样子其实很优雅,一点也不像是“冷血杀手”。大概7-9厘米长的细细菌柄,托起一个直径4-7厘米的白色菌盖,像一把优雅的白色阳伞。事实上,它和人们经常食用的平菇质地与颜色都很像,一般人真的很难区别。
白毒伞属于蘑菇家族当中的鹅膏属,这是蘑菇家族最毒的一个类群,世界范围内最毒的几种蘑菇也都出自这个属。鹅膏毒素是一个狡猾的毒素,进入人体后,它先会“假寐”一段时间,并且利用“声东击西”的战术麻痹人类的注意力,然后再开始疯狂侵蚀人体。通常有6-12个小时的潜伏期,潜伏期过后又会表现出一些肠胃炎的症状,中毒者会恶心、呕吐、腹痛然后“痊愈”,就好像排毒完毕之后一切都没事了一样。这样过上一两天,“假愈期”结束之后,鹅膏毒素开始全面侵蚀人体中薄弱的部位,导致肝、肾、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
4、杀手锏 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
它们就生长在我们的身边,或树林里或草地上;它们有着和食用蘑菇近乎一样的生长环境,如腐木……然而,它们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
褐鳞小伞:主产地就在北京
从春天到秋天,它在树林中、草地上或单独或成群地肆意生长着,菌体虽小,毒性却很强,含有毒肽及毒伞肽类毒素,曾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区都发生过中毒事件。发病初期多为急性胃肠炎,后期出现烦燥不安、昏迷、抽风、皮下出血、肝脏肿大等,抢救不及时则休克死亡。
条盖盔孢伞:腐木上的毒后
它表面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样子,毒性却很强,体内含毒肽毒素。中毒后患者有针刺样疼痛和恶心,但无呕吐和腹泻,严重者7-51小时即死亡。特别提醒您注意的是,如果您采集生长于腐木上的冬菇等食用菌时需格外注意,因为它也生在腐木上。
5、杀手锏 之光过敏皮炎型
暗皮菌:外貌酷似木耳
你看它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常吃的木耳?因为长像的缘故,它毒倒了不少人。该菌黑色,呈浅盘状,数个聚集在一起,具有很短的菌柄。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并有棱纹,在腐木上成丛或成簇生长。误食后,其毒素为过敏物质卟啉,一般食后3小时发病,出现手、脚趾发痒、脸面红肿,灼烧般疼痛,有的形成水肿和水泡,咀唇肿胀并外翻。凡露光部位及直接日光照射时病症严重,发病率可达80%。
包脚黑伞:极像大肥菇
你看它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常吃的大肥菇?如果你在北京的公园里、草地上、阔叶林缘地上发现了和它一样的“大肥菇”,可千万别贪心地摘回家,因为它叫包脚黑伞,极毒。食用后,中毒发病慢,潜伏期在6小时以上,最长达42小时。主要表现为发烧、瞳孔散大等,严重者出现急性肝炎、黄疸等甚至引起死亡。在北京及河北都发现过中毒事件。
稀褶黑菇:长相接近黑菇
你看它长得是不是和可食用的黑菇差不多?仔细看,其差别在于,黑菇菌褶稍密,伤处变黑,而稀褶黑菇伤处会变红。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将稀褶黑菇称为“菌子王”,认为可解毒菌中毒,认为可食。但目前已发生多起中毒致死事件。中毒者的排泄物和呕吐物还能毒死家畜、家禽,甚至婴儿吃了中毒母亲的奶也会中毒致死。
6、杀手锏 之 溶血型
密褶黑菇:可采食的极毒菇
它算得上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毒蘑菇,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在很多地区有人采食,但也一直被列为“极毒”之列,但中毒情况因人而异,食后有人不幸丧生,有人则安然无事。该蘑菇菌体中等大小,菌盖初期为白色,后呈灰褐色至暗褐色,受伤处先变红而后变黑色。
秋盔孢伞:迷惑型的毒蘑菇
它成群或成丛地生长在夏、秋季的腐木及倒木上,菌体小,半球形、钟形至扁平,中部突起,初期污黄色,后期黄色,后变黄褐色,不等长。其毒性近似于白毒伞,中毒死亡率较高。提醒您的是,在采食生于腐木上的冬菇时尤应注意——冬菇无菌环,菌盖粘,菌褶白色,菌柄具褐色绒毛。秋盔孢伞曾在波兰发生大量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