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上火,喝凉茶?嚼苦瓜?悠着点儿吧!

标签:
夏天下火上火凉茶加多宝王老吉苦瓜吃苦健康 |
分类: 健康视野 |
多喝凉茶 伤脾胃
怕上火喝凉茶?防上火要“吃苦”?进入燥热难耐的夏季,不少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灭火”心得。殊不知,由于个人体质不同、“火情”不同,盲目泻火反而可能会火上浇油。
特邀专家
王海彤
北京中医药学东直门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医师
媒体:《科学新生活周刊》 本刊记者:王硕
专家观点
夏季防“心火”
中医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而人的“心”在五行中同样属“火”,所以一到夏天,人们的心火极易被引发,精神情绪也会随之不稳定,进而出现心中烦热,焦躁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所以,进入夏季,要重视心神的保养,应该多亲近自然,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急躁发怒。
生活中,不少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大便不通等症状后,就会服用牛黄解毒类的去火药物,或者吃绿豆汤等败火的食物,结果病情非但没好,反而越来越重。经医生检查后就会发现,原来这些上火的症状并非是实热,而是虚火上炎的表现。对于这种“虚症”的患者,如果只是盲目的清热泻火,就有可能导致病情越来越重。因此,如果发现自己上火了,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体质进行治疗。
不同脏器的上火原因和症状不同。
心火。心主神明,心情焦躁或劳累过度等原因易导致心火,症状一般为失眠多梦、心悸、烦躁、口舌生疮等。
胃火。胃主消化,主要症状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喉咙疼痛、便秘、胃口不好等。
肝火。肝主疏泄,外界刺激、睡眠不足或过量食用辛辣食物等易导致头晕胀痛、眼睛发红、口干口苦、脾气急躁、易怒等肝火症状。
肾火。由肾阴虚引起的阴虚火旺、便秘、盗汗等,也是肾火的表现。
肺火。肺主呼吸,表现为干咳、痰黄、脉跳过快等症状。
吃“苦”能去火?
夏季多吃苦 “心”受罪
听说“吃苦”既能去热降火还能减肥,徐丽丽几乎每顿饭都要吃苦瓜、苦菜,但有时“苦”吃得多了,反而让她莫名其妙地感觉内心的火好像更盛了。尤其是最近这些日子,徐丽丽不仅老爱发脾气,还总觉得腹部疼痛,经常腹泻,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她是因为食用苦瓜过量,才出现了腹泻等不适症状。
专家解读:夏季应该“少苦多辛”
夏季“吃苦”虽然对身体有一定好处,却并不适合所有人群。如果过多的吃“苦”,不仅会因为寒凉摄入过剩而伤害人体阳气,还可能对胃肠道造成刺激。
在中医看来,夏季中人的心火最旺。同时,“五味”中的苦与心相对应,苦味可旺心气。所以说,如果在夏季过于吃“苦”,就会让心不堪重负,出现烦躁不安、胃肠不适、恶心等情况。
实际上,夏季应该“少苦多辛”,多吃点辛味的食物,能够促进阳气的生发,使人体力旺盛,精力充沛。所谓辛味的食物,并不都是辣,是指气味较为浓烈的食物,如葱白、生姜、胡椒、花椒、洋葱、蒜等。民间常说的“夏吃姜”也就是源于这个道理。中医认为,夏季食一点姜,比如炒菜时放一些姜丝、姜片,或吃一点老陈醋泡姜,有益于“肺的宣发、脾的运化、胃的受纳”,人就不容易受内外邪气的侵袭了。当然,夏吃姜也不是多多益善,任何事物都要有度,吃过了头则有可能物极而反,对人体造成伤害。
这些人不宜多食“苦”
虚寒体质的人。这种体质的人常常感觉手脚不温,畏寒怕冷。若常吃寒性的食物,就会损伤体内阳气,不利于虚寒症状的改善,甚至严重的会出现腹痛、腹泻等中阳虚损的症状。
脾胃虚寒者。慢性胃肠炎患者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寒,一旦腹部受凉或吃了凉性食物时,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
老年人、婴幼儿。老年人脾胃功能相对减弱,婴幼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不宜过食。
怕上火喝凉茶?
凉茶太苦寒 伤脾胃
可能是因为天气越来越热,王小姐最近总觉得浑身燥热,不仅咽喉发炎、口腔溃疡,脸上还长许多小痘痘。为此,她开始猛喝凉茶,每天都要喝上四五瓶。然而,坚持了几天之后,王小姐喝得胃口全没,可“火气”似乎仍在,甚至还出现了腹痛的情况。
专家解读:脾胃虚弱者慎用
在凉茶的配料中,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等都是属于药性偏凉的中药,如果随便饮用或是过量饮用,可能会对身体产生诸多副作用。其中,夏枯草在《中药学》里就被明确指出“脾胃虚弱者慎用”。
实际上,喝凉茶不一定都能清火,要根据不同体质、不同气候、不同的身体状况等进行选择。喝凉茶前要先了解一下自己的体质。阳气偏盛的年轻小伙子,上火多因为有“实热”,多喝两杯凉茶可能问题不大。但对于本身就是阳虚体质的人来说,多喝凉茶,非但灭不了“火”,还会损伤正气,适得其反。
除了凉茶以外,老百姓还喜欢喝一些绿豆汤、赤豆汤等来祛暑。然而,这些食物虽然对消减暑热有好处,但它们大多性质偏于寒凉,过多食用会对人体的阳气有所伤害。
这些人不宜多喝凉茶:
1、阳虚体质的人:如果常有怕冷、四肢发凉、面色苍白、大便稀、小便清长等症状,可能属于“阳虚”体质,多饮凉茶饮料无异于“雪上加霜”
2、脾胃虚弱的人:服用性质寒凉的凉茶,会伤及脾胃,使本来就虚弱的脾胃更加虚弱。
3、儿童和老年人:儿童的脾胃调节功能尚处在建立和完善的阶段,对外来药物的寒凉刺激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反而会因为药物直接作用于脾胃影响消化吸收,出现腹痛、腹泻。老年人由于阳气渐弱,器官功能衰退,同样会因为凉茶刺激而出现消化系统病变以及阳气大损的一系列症
夏季多吃泻火药?
乱吃败火药 损肝肾
今年40岁的刘丹,近几年总是出现咽喉肿痛、便秘严重,“火气”也特别大,每当如此,她就拿出自己常备的“泻火药”——牛黄解毒片服用。长期以来,刘丹对牛黄解毒片能“败火”深信不疑,有段时间甚至每天要吃上四五片。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刘丹经常感觉肚子胀,下肢也出现浮肿……经医生检查,刘丹的肝功异常,而病因就是长期滥用药物导致的。
专家解读:约泻人越虚
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一遇到口舌生疮、大便干燥、牙龈肿痛等情况,就认为自己是上火了,于是纷纷找来一些“败火”药。然而,是药三分毒,这些苦寒败火的药物更不应轻易吃、长时间吃。
实际上,因为夏季湿气重,再加上人们过于贪凉,这就会导致暑邪常常夹杂着湿邪、寒邪侵袭人体,使人感到头身沉重、困倦等情况。所以中医大夫在夏季最常用的药不是泻火药,而是解暑化湿的药。夏季常用祛暑化湿药物包括芦根、白茅根、西瓜翠衣、鲜荷叶、佩兰叶、连翘、百合、莲子、藿香等。
夏季常用祛暑化湿药物:
佩兰:有解暑、化湿、醒脾的作用。治疗头晕昏闷、食少、恶心呕吐、腹泻。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
荷叶:有清暑利湿的作用。治疗中暑头晕、痱毒、身痒。每次15克,分2-3次煎服。做荷叶粥食,亦有疗效。
西瓜翠衣:有清暑、止渴、利尿的作用。治疗中暑心烦、燥热、口渴、小便短少。每次用30克,煎服数次,多食西瓜亦有上述作用。
丝瓜皮:可清暑热、止烦渴。治疗中毒、心烦、口渴。每次用鲜丝瓜皮20克,分两次煎服。
藿香:有解暑化湿、理气和胃作用。治疗感冒头痛、恶心呕吐、腹泻。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
认清体质 科学度夏
不同体质类型的人,患病时的症状不同,四季养生的要点也不同。新近的中医研究把中国人的体质类型分为9类,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但从阴阳寒热的角度,则可以概括为寒性体质、热性体质和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者形体胖瘦适中,面色微黄而红润,舌正脉和,且无明显的寒热倾向。平和体质养生,需注意饮食有节制,夏季饮食以清淡平和为主,不要常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寒性体质以怕风怕冷、手脚冰凉、容易腹泻为特点,夏季饮食以温扶阳气,调护脾胃为主,不可过食生冷瓜果,更不能饮用冰冷饮料。
热性体质以怕热心烦、口干口渴、手脚烦热为特点,夏季的饮食当以清解暑热、益气生津、清心养神为主,不可过食辛辣燥烈之品。
本刊记者 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