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牙女子薛巧萍“牙齿比对象难找”

标签:
薛巧萍耍牙中国达人秀东方卫视伊能静杂谈 |
分类: 星光无限 |
媒体:《科学新生活》周刊
记者:黄思维
让你吓一跳
《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一位勾着脸谱、身着戏服的参赛者出现在观众面前。一扭头再一转脸后,她竟从嘴里吐出了两颗又白又尖、足足有两寸长的獠牙。
接着,在没有任何外力辅助下,这位表演者吐出的獠牙数目不断增加,摆放花样不断翻新,评委和观众的表情从害怕变成了目瞪口呆。
叫你吃一惊
当这位表演者卸了妆再次出现在观众面前时,獠牙判官竟变成了一位眉清目秀、长发披肩的漂亮姑娘!这位姑娘名叫薛巧萍,是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越剧团的一名演员,她表演的这门绝活儿叫做“耍牙”。
给你上一课
约400年前,浙江宁海一带诞生了一个叫“宁海平调”的地方剧种,300年后,“宁海平调”的艺人创造了一门与川剧“变脸”齐名的绝活——“耍牙”。
“耍牙”表演难度极高,要求演员将4颗、8颗、甚至10颗猪獠牙含在嘴里,在唱、做、念、打的过程中,用舌、齿、唇、气为辅助控制獠牙,时而快速弹吐,时而上下左右歙动,时而刺进鼻孔。
耍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宁海,能“耍牙”的艺人除薛巧萍和她的师傅外,就只有她的两个同门了。为了让这门绝活儿不绝,薛巧萍已有9年没谈过恋爱。采访中,马上“奔三”的她告诉记者:找对象这事儿她并不急,让她心急如焚的是——找牙齿!
别迷恋姐——
“找男人不着急,找牙齿才紧急。”
“宁海所有卖猪头肉的摊主我都认识,但就是找不到一对能用的牙啊!
11年来,薛巧萍为“耍牙”所付出的不光是健康和时间,更有爱情。
自从学了“耍牙”后,薛巧萍的手机必须24小时待命,因为她除了要表演越剧外,还需要随时候命表演“耍牙”。所以,别人在练功时,她需要练功;别人休息时,她仍旧需要练功。
那时,薛巧萍前男友的家里是做买卖的,他们需要有人帮忙料理生意,见薛巧萍为了“耍牙”整天不着家,2002年下半年,男友提出了分手。
之后的9年,薛巧萍相过好多次亲,但每次相亲,男方不是嫌她的职业无法照顾家庭,就是担心自己配不上这位上过央视、上过报纸、拥有众多头衔的女孩,所以这么多年来,薛巧萍一直单身。
时到今日,说起婚姻问题,薛巧萍显得非常淡然:“前几年我真有点急,每次听到父母念叨这事儿,我就跟自己说:算了,随便找个人嫁了吧!但这几年我不急了,觉得现在和家人住在一起,有工作就去工作,没有工作就睡觉,什么事情都不用担心,挺好的!至于谈恋爱、结婚,那就是项任务,迟早有一天会完成的!”
找男友薛巧萍不着急,但说起找牙齿,薛巧萍可是心急如焚。
“耍牙”用的牙齿是生长在猪口腔最里面的长达两三寸的獠牙,而且每对牙齿的尺寸都要相同。要长出这样的牙齿,需要把猪仔放在田野里,让它们自由奔跑,吃田里的野草、土豆、红薯,这样养出来的猪才能既长肉又长牙。可现在的猪都是关在猪舍里吃饲料,3个月就出栏了,这样的猪即便到了屠宰那一天,牙齿也不过跟成年人的差不多大。“所以,我把宁海县卖猪头肉的摊位都逛遍了,都没找到合适的!”薛巧萍向记者抱怨道。
现在,薛巧萍手里只有8颗靠左拼右凑凑出来的真牙。按道理,牙齿每次使用后,都需要用牙膏洗刷上面沾的油彩,不用时,需要在双氧水里浸泡。但这些牙齿用的年头太长了,牙齿表面都出现了好多眼儿,所以即便牙齿沾上了油彩,薛巧萍都不敢用牙膏去刷,就怕越刷牙齿越腐蚀。
而平时训练时,薛巧萍用的都是10颗假牙,可就算做得再好假牙也比不过真牙,“真牙是有毛细孔的,从水里拿出来后表面会变粗糙,牙齿和牙齿之间会有摩擦力。可假牙没有毛细孔,不会变粗糙,也不会有摩擦力。”
让薛巧萍高兴的是,参加《中国达人秀》后,大家对“宁海平调”更加重视了,县里还让农户用最传统的方式养了5头猪,就是为了专门培养猪獠牙。
别赞美姐——
“学‘耍牙’,实为生活所迫。”
“我学耍牙,一半出于好奇,一半出于保住饭碗。”
1982年12月30日,薛巧萍出生在浙江宁海一个渔村。
从小,她就对在当地流行的“越剧”充满兴趣。1997年初中后,她如愿考上了县越剧团。
入团的第一项任务是接受为期半年的封闭式训练,软度是最重要的课程,这对已有15岁“高龄”的薛巧萍来说,可真是要了亲命了!“每天5点起床练功,压腿、下叉、翻腰……样样不能少。见你下不去,老师提起腿就来踩……刚开始,我每天从课堂回宿舍都是靠爬的!”
在汗水与泪水的浇灌中,薛巧萍以为自己正一步步靠近艺术殿堂,可日子久了她猛然发现,就算自己再努力也不可能爬上主要角色的位置——嗓子不好是阻碍她发展的最大短板。
当时,薛巧萍还不属剧团正式编制,剧团实行的又是末位淘汰制,每淘汰一个学员后,就会新招艺术院校的科班毕业生,这更让薛巧萍如坐针毡,“科班演员越来越多,用不了几年我就会被淘汰掉!”
这种紧迫情势逼得薛巧萍必须另辟蹊径。就在她迷茫之时,机会来了。
2000年,为保护“宁海平调”中濒临窘境的独家绝活儿——“耍牙”,宁海县越剧团选了8名女演员跟随第四代“耍牙”传人叶全民学习技艺,薛巧萍就是其中一位。
学“耍牙”前,薛巧萍听说过这项技艺,也见过老艺人表演的照片,但当她亲眼看见老师把那些白白的尖尖的弯弯的牙齿丢进嘴里,牙齿立刻开始转动时,她还是惊呆了!“我当时在心里说:天啊,这东西真的会动呀!太神奇了!”
一半好奇一半为饭碗考虑,薛巧萍开始了“耍牙”之路。但真正开始学习时她才知道,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学员必须在一个月内从完全不会练到能往嘴里塞8颗牙,然后上台表演!
当薛巧萍往嘴里塞第一对牙时,她立即恶心难忍、唾液狂流。当塞进嘴里的牙齿从2颗变成4颗时,她的嘴唇和牙床全部被磨烂,引发了大面积口腔溃疡,根本吃不了东西!短短两个星期,薛巧萍从108斤瘦到了96斤,原本团里滚圆滚圆的“熊猫宝宝”一转眼变成了营养不良的“难民”。
就在薛巧萍口腔被磨烂、完全无法进食的时候,她所在这个团队也开始悄然瓦解,“每周有两三个女孩跑掉,半个月后,8个女孩就只剩下我一个了!”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队友的离去非但没有动摇薛巧萍,反而增加了她一定要把“耍牙”学出来的决心。“那7个女孩中,有的比我身段好,有的比我嗓子好,她们就算不学‘耍牙’,也能演到一号角色、二号角色。但我不行!如果我不把‘耍牙’学下来,我最终的路就是被淘汰,但只要我把耍牙学下来了,我就有了在团里立足的独门绝技!”
别崇拜姐——
“我不是‘耍牙’的材料,也曾放弃过它。”
“我的嘴巴比一般人小,根本不是学‘耍牙’的苗子,我能出来,全靠自己硬磨。”
薛巧萍的选择让她很快付出了肉体和经济上的双重代价——口腔溃疡引起了发烧和支气管肺炎,为遏制病情,薛巧萍每天要打两针消炎针。可她当时每月只有400块工资,几天针打下来,把她的荷包打空了。实在走投无路了,薛巧萍只得去求一直不同意自己进剧团并完全不知道自己已开始学“耍牙”的父母。
见女儿被“折磨”成了那副样子,薛巧萍的妈妈一句话没说,抱着女儿痛哭不止,爸爸则蹲在一旁一声不吭。“我知道他们都想让我离开剧团,可那时我已经在团里待了好几年,花了很多心血,不管以后怎样我都只能继续走下去。”
虽不同意女儿学“耍牙”,但在女儿最危难的时候,父母还是给予了她资助和照顾,让薛巧萍挺过了难关。在一个月之后的演出中,薛巧萍顺利“耍”到了8颗牙。
不过如今回想起来,薛巧萍却说,其实她那次的表演根本算不上“耍牙”,“所谓‘耍牙’,就是要让牙齿不停地在嘴里变换花样,可我当时只会摆造型,根本不会动,所以我充其量只能叫‘咬牙’。”
一个月集训结束后,之后的9年,薛巧萍基本处于自学成才的状态,“主要是自己练,老师会时不时过来给我指点一下。”
那9年,除了外出演出,薛巧萍每天从8点半练到11点半,下午从1点半练到5点,晚上看电视或者躺在床上看书时,都还不忘往嘴里塞几颗牙。
光靠自己琢磨的日子非常枯燥,而且进步非常缓慢,但更折磨薛巧萍的还是现实问题。
2003年时,薛巧萍已在越剧团待了6年,但依然没有编制,一个月拿600块工资,再加上父母始终不同意她干这行,所以那一年薛巧萍选择了离开越剧团。
辞职前,薛巧萍计划转行做美容师,可辞职后她发现自己根本无力前行。“离开剧团那半年,我每天心里空落落的,不想干任何事,吃饭睡觉也都不香,每天都躺在床上‘缅怀’过去——想着和同事之间开心、融洽的往事,想着家人都不知道我喜欢吃什么但单位同事都门清儿……”但碍于面子问题,薛巧萍始终没有回去。
半年后,单位领导主动找到她,劝她说:“巧萍,现在是单位最需要你的时候,请你先在单位再待一年,剧团保证在一年中尽量帮你转正。”薛巧萍当即点头答应!“其实,能不能转正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有了个回到自己喜欢的舞台的台阶。”
幸运的是,回团大半年后,薛巧萍转正了!
2006年5月,“宁海平调”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让“宁海平调”和“耍牙”绝活有更多的传承人,2009年,宁海县越剧团挑了一个男演员、一个女演员跟着专业老师学习“耍牙”。
听到消息后,薛巧萍第一时间找到了老师:“老师,我的耍牙功夫基本都是自学的,自学了这么多年进步始终很慢,现在我想跟着您从头学起,可以吗?”
在老师的点拨下,薛巧萍进步非常快,到2010年春节前期,她主动提出,要把8颗牙增加到10颗。
对于薛巧萍来说,要想增加2颗牙,不光是技巧问题,更是“硬件”问题——她的嘴巴天生比较小,正常情况下根本塞不下10颗牙,但为了达到目标,薛巧萍趁着冬天嘴唇开裂的机会,生生把嘴角掰裂了!掰裂后,她又用牙齿摩擦已经裂开了的嘴角,磨过之后,她再用水泡已经露出来的肉,当肉被水浸泡变成白色后,她就把这块肉给挖掉了!挖掉后嘴巴自然就变大了。就这样,薛巧萍就能往嘴里塞进去10颗牙了!
记者:怎么会想到去参加《中国达人秀》呢?
薛巧萍:是节目组找我的。去年他们就找我去参加节目,但我当时做手术,所以没去。今年他们又找到我,我觉得这是一个让大家知道我们“宁海平调”和“耍牙”的机会,所以我就去了。
记者:参加《中国达人秀》后,生活变化特别大吧?现在是不是走在大街上总有人找你签名啊?
薛巧萍:是啊,现在出去,大家会说:“咦,这个人好像哪里见过啊?”我觉得挺难受的,我希望走到大街上没有人认识我,那样我就可以想怎么样就怎样了。而且,自从参加《中国达人秀》后,我发现大家开始关注我的个人问题了,这其实并不是我想要的。可是,如果我不去《中国达人秀》,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宁海平调和耍牙了,这就是矛盾啊!
记者:现在你名气越来越大了,你有没有想过离开平海,去更大的地方发展?
薛巧萍:不会!一方面,我要跟我父母在一起;另一方面,“宁海平调”是地方剧种,它必须依靠我们本地方言才会有生命力,所以,我只要继续干“耍牙”,我肯定不会离开宁海。再说,我现在学“耍牙”不光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爱好,更是为了责任,我不可能把担子丢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