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战胜自己
(2021-08-22 08:17:52)“雪漠之约”我的家庭教育第10堂课
2021年8月21日
如何引导孩子战胜自己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海纳百川,厚德务实
自利利他,完善人格。
坚定信念,勇猛精进。
同舟共济,共创未来。
忠诚仁爱团结,担当干净诚信。
愿当铁打营盘,不做可耻逃兵。
传承传播奋斗,一生践行使命。
誓为文化争光,庄严中华文明。
我们的使命:
让文化成为生活方式,
自利利他完善人格;
为中国文化修桥铺路,
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中华文明的普世价值观
世界大同,文化共荣。
天人合一,和谐共存。
道行天下,敬天爱人。
生命同体,和平共赢。
老师用自己的笔和智慧践行自己的使命,写出了那么多的书,我读书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老师写书的速度。许多作品宛如明灯一样照耀着与他有缘的读者的前行的路,我是跟随老师学习的学生,时常受到老师的鼓舞。当我自己懒得分享的时候,有一个声音仿佛在我耳旁响起。“一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你过去跟老师那么久,你不能把这样的文化好处自己独吞,要分享啊。让那么多活着迷茫的年轻人,那么多焦虑的家长受益啊。”于是这样的声音鼓励我,放下了担心,放下了顾虑,鼓起勇气做直播。我没有娇人的容颜,没有标准的声音,但是,我有一颗朴实的心,我有的是三十多年来教育的经验,有的是二十多年来家庭教育的实践方法。有的是跟雪漠老师八年,跟陈琴老师十年,跟席殊老师十多年,跟书法家彭伦老师十年,跟心理专家鲁心华教授二十年的学习的经历。我有这么多的老师啊!没有经验可以学啊。因为疫情,有许多家长的培训都无法举行。于是我把课堂转移到了线上。我知道过去有许多家长因为听了我的课受益了。我有至少二十多个系列的主题讲座。我还发现,因为疫情这两年,我的家长培训课程培训少了,我们学校许多家长的焦虑更多,甚至对教育的误解更多,有的甚至不太理解教育。
我在思考社会上甚至有许多对学校教育的偏见。那么多的孩子的问题,怎么出来的?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哪里?如今出来了许多减负,如何真正的还给孩子一个愉悦的童年?如何真正培养出好的人才?制度到底有多少作用?教育者和父母的心态,观念不改变,到底结果如何呢?不知道。
于是在雪漠老师的带动下,我每天分享半小时《论语》是我的早课。每天分享一个小时的家庭教育是我的晚课。这两个课,起初发心是利益我的远方亲人,后来有朋友想听,翔妈整合音频,已经放喜马拉雅。直播课也放bilibili这个平台了。全部都是公益。当初只想为家族培养人才,为班级培养人才。后来群里有许多朋友也需要。有的家长也渴望获得,那就分享吧。让有缘的家长因为我的分享感受一份文化的清凉,获得一些家教的智慧,在培养娃娃上面少走弯路。
是啊,孩子的童年不可以重复。每天看着那么干净,纯真的孩子们,那么活活泼泼,机灵无比的孩子,如何获得健康的人格,健康的成长,不是我的课堂说了算,教师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没有家庭的配合,教育真是举步维艰啊。一不小心,还把那么优秀的好苗子给耽搁了。
今天的话题是出自雪漠老师的《一个人的西部》中
“我的座右铭是战胜自己。”
“我给自己计算时间:“一个人活上一辈子,也不过只有三万六千天,浪费一天,就浪费了生命中的三万分之一。”
这是青年时代的雪漠,在做中学老师时的思维。在别人的眼中吃好,玩好,享受好,舒舒服服过日子。可是,雪漠老师对时间的思考。只要睡了个两小时的午觉,就在日记里忏悔。对时间苛刻到了极点。从不浪费时间。对于我自己来说,多少时间消耗在小情绪中了,多少时间被我浪费了。年轻时代特别喜欢上舞厅跳舞,不知道荒废了多少岁月,被浮华充斥着。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自己都有点惭愧。优秀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和时间管理的不同。我多么想我的家长和我的亲人也能明白这些。于是,我在直播间分享老师的精神。这样的榜样的力量,来引领着我们这样的没迷茫的人。
我相信,若干年之后,我们曾经有一群人和亲人在直播间温暖的交流,温暖的互动,彼此鼓励着,温馨着,陪伴着,进步着,这就是家道文化。我二十多年来就是想这样,带着有缘的朋友学习,读书啊。
“我也不管自己需要休息,不管自己内心对娱乐的渴望,我对自己是否珍惜时间的考量,是用小时来计算的。一天读书多少个小时,修行多少个小时,写作多少个小时,全部有量化的标准。因为我在给自己考勤。在这些标准的帮助下,我不断调整自己的作息,希望找出一种最佳的状态,让自己学习、读书、写作、修行的质量能更高些。”
我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是强大的冲击。时间像海绵一样,你挤一挤就有,你随便发呆,讲是是非非,讲无聊的闲话就会过去。人不学就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就是学习的差别,就是对待时间上的差别。我的时间到哪里去了。如今五十岁了,青春不再,说穿了半截入土的年龄,世界就是记忆。一去不复返了。时间对于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没有给谁多,更没有给谁少。可是,老师是这样使用时间的。我呢?哎。要是青年时代读到这样的文字,可能真不一样。可是,青年时代的自己。真贪玩啊。那个时代,舞厅刚刚兴起。有多少宝贵的时间混迹于那里的。想想也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也没有快乐多少,还添了不少习气。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今天围绕这个话题,看看雪漠老师如何学习,如何战胜自己的。然后结合孩子特点,引导家长正确的教育是给孩子找到标杆,给孩子榜样。而不是唠叨的说教,情绪化的控制。
课后,翔妈,邵容妈,孙之络、黎之绎妈妈发来了分享。
如何引导孩子战胜自己?
2021.8.21
黎之绎
一萱老师直播课有感
学习一萱老师第九天在直播间内容:如何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要有计划性。培养孩子学会计划很重要,就是把时间安排好,固定流程,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好的习惯就是按流程、按规定时间、做规定固定的事情,计划的任务不要过多。
教孩子学会节省时间,比如边散步边诵读诗词。对于学习效率不高,专注力不强的孩子,一定要定时训练一段时间,例如,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读多少页书。让孩子从小学会有计划性做事,否定只会让孩子很反感,易退缩。没
有趣味性的学习孩子也坚持不住,其次引导孩子思考,像写作文,可以给孩子开个头,然后让他自己思索着去写。另外经常晒晒孩子的作品和盘点孩子读过的书籍,肯定孩子的成绩。
一萱老师找出她1988年在师范学校上学时的原版日记,第一页就是读书计划。其中有一个计划我很欣赏,里面写到:“课堂上必须写课堂笔记,不写便是软骨头,没水平,让李霞监督。”一萱老师对自己要求好高呢!生怕自己坚持不了,特请好朋友李霞监督。
在日记中一萱老师用华罗庚名言作为她的座右铭,“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可见一萱老师很勤奋学习,而且志向修行高远。“持身勿使白璧玷,立志直与青云齐。”这也是一萱老师在1988年日记中的谨句。总结,有计划性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好习惯的形成,能使学习生活节奏分明。
一萱家教教育课一日一得:
首先学会战胜自己的懒惰,家长要做勤奋的榜样,言传身教;长期的坚持,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潜移默化地改变拖延、找理由、找借口;其次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多鼓励,多肯定,学习、运动、劳动都要全身心的投入,找到最佳的状态;再次计划自己的每日日程,量化标准,不断优化时间,珍惜时间;最后还可以和孩子相互督促对计划的执行力,及时提醒,更好地战胜自己,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