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债券民生银行金地集团 |
分类: 个股分析 |
昨天和今天以99元出头的价格买入132003,
用来替代账户中的现金类资产。
随便写点东西,记录市场博弈状态以及我的看法。
总的来说,这真是一个悲催的转债,
在一个绝对的高点上市,并且有可能以一个绝对的低点结尾,
中间的绝大多数持有人损失时间和金钱,这养的转债结局值得思考。
我的买入价格99.2元,半年之后这个债券具有现金选择权,
最差的情况就是半年赚1.8元,年化3.6%,所以我说用来替换现金类资产。
稍好的情况是,清华控股打算将债券条款发挥到极致,下调一定的转股价,最终依然兑付。
只要有了股价的下调动作,市场就会给予103--109的出货机会,这个时候我大概不会贪。
最好的情况是,发行人足够诚意,大幅下调转股价,在明年完成120以上的转股。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一个半年期限绝对保本的债券加期权投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00元以下买入的投资人,已经站在绝对有力的位置,看后来的表演。
而当前的卖出人,大概已经被折磨得失去了理性。
又或者是被折磨的同时,还受到了“融创”“茅台”“海康”们的双重打击。
A股的漂亮50什么时候到头我不知道,
我能看到的是 深市龙头 海康威视
45倍PE,对应最高可能的35%增速。
过去的一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和这个债券之前的持有人相差无几,
在无比分化的市场踏空指数,遭受时间和金钱的折磨,快要撑不住了。
其实何必呢,投资是一生的长跑,如果能确保每一个两年三年都不亏,
二三十年来看,结果是不会差的。
正如我愿意用债券的思维去守着民生银行港股,
而不是追逐三倍相对PB估值的招商银行,
我大概还能想到2012年那些水平不差的大V预计民生超越招行的情形。
我愿意保守的持有金地集团,6%的股息30%的增长个位数PE,未来的两年里清晰可见。
融创的灵魂人物可以失败了重来,失败了再重来,
金地的灵魂人物呢,和门口的野蛮人达成了和解。
性格决定了选择,我记得许家印也曾到过破产的边缘,
而我回头看我投资生涯的任何时期的布局和持股,
都不至于在后来置我于危难之中,由此来对应投资的结果,也挺不错了。
前一篇:用债券思维投资民生银行
后一篇:金地集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