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性VS非理性

(2013-11-26 09:31:33)
标签:

理性

非理想

亚马逊

股票

分类: 投资观念


亚马逊的例子选自侯安扬的北大演讲:

    亚马逊1997年上市,股价从当时的2美元涨到2000年的100美元,然后再跌回去,到2001年就跌到了7块钱。这是个完整的泡沫产生和破灭的过程。在2000年泡沫巅峰时,它比美国两家实体书店Barnes &Noble、 Borders加起来的总市值还大,当时很多股评家和投资者认为这是很荒谬的。

    转换一下表述,大家应该更容易明白:2000年的市场预言亚马逊比两家实体书店加起来都要值钱。但是,这个看着很非理性的预言最后却成为了理性的事实。亚马逊13年股价超过300块,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而那两家实体书店中的一家已经倒闭了,另外一家也转型经营网络书店,今天它们无论是业务量还是市值加起来都没有亚马逊的零头那么大。

    这个例子很有意思,它给我们提了这么些问题:2000年的纳斯达克泡沫为什么会这么非理性?这么非理性的泡沫,为什么到了今天很多都显得理性?毕竟亚马逊确确实实的成为彻底改变人们生活的世界顶尖的公司了。


读后感:

1.有些东西会对另一些东西产生颠覆性的改变。

2.公司价格的波动,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再伟大的公司也不例外。

3.安全边际比眼观更重要,几乎没有人可以从90%的亏损中走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