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科技这票我关注有一两年了。
最开始接触是因为佐罗看好,当时30多的PE。
我们交流时我说就算成长也透支了三年的成长,何况最后没有成长。
这一两年下来,巨型科技的业绩来看,不是典型的垃圾公司,业绩还行,毛利也还行。
但也不是优秀的公司,因为他早就偏离了上市时的规划,玩弄资本。
投资也好,投机也罢,做个计划有个谱就不慌。
其实对于这家公司,我觉得是我的菜,多次投机,总是得手
投机原因:
感觉企业主比较自私,刚上市就弄出了巨星控股,到处寻求资本收购,还经常左右手的倒来倒去。也许这些收购最终证明了他是为了公司的成长与壮大。但我始终认为,有一个比较好的主业,就应该好好发展不是吗,更何况这个主业一年两三亿的利润,很有潜力呀。最近居然投标页岩,你懂个屁啊!!
有的人投资一定要大股东无私,但我认为大股东自私也可以盈利。投机巨型,则完全因为这点。第一条证据就是刚上市几个月就每股分红一元,这段时间内公司根本没有赚到这么多钱。而大股东占比很高,这笔分红直接让他套现一个多亿,从此我就认为他自私了。
巨星科技2012年前两个季度的业绩和第三季度相比很低迷,不正常!这很可能是精心设计的,因为2013年7月大股东解禁,按照2012年的业绩,2013年开始的高增长,特别是前半年的高增长,太简单啦,没有100%也有50%,按十多倍的PE炒作空间很大的。而其业绩的实际空间也确实有,因为大量的收购PE比二级市场低,只要公司收购,业绩就增长,但这样的游戏并不能长期持续。
有的人企业上市了,是为了让跟多人分享自己的成功。有的人企业上市了,是建了了掠夺他人财富的平台。我愿长期与前者为伍,我也愿意趁机捞后者的油水,我来到股市绝对不是抱着高尚的价值投资理念来的,我是为的利益来的。看清世界,并选一条合适自己的路,是我毕生所求。
同时牢骚一句,股东与管理层的制衡,在投资中太重要了。
中国平安,浦发,民生的股权结构都相当好,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互相监督着。
但是那些刚上市才几十个亿就迫不及待的弄个体系外的公司,还控股!可以确定的是好处股民没份,坏资产全赖你这。除非他有自私的念头要把市值搞上去!!好了就到这里。
目前不持有巨型科技,巨型科技的一季报出来,再看看这里分析靠谱不。
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我依然认为他们会是今年表现最好的银行之列。
更多关于巨星科技:
开始关注巨星科技和中国玻纤
巨星科技难成巨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