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振东:货币水桶理论

(2011-11-22 18:00:31)
标签:

货币

水桶理论

贬值

通货膨胀

铸币税

分类: 宏观经济

水桶理论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人们在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下,一般是每天早上去井里挑水,一般还是挑一整天要用的水,而不是每次要用的时候再去取。挑水是劳动,每天用水是消费,但是人们不是等到要消费了才劳动,而是劳动了在把劳动成果保存起来,要用的时候就可以从容的用了。这样的决策说明人们有储存劳动成果的习惯。

这样一个生活中的小细节,其实和人们存钱的经济现象是同一个道理。人们不会等到没钱的时候急着用钱才去赚钱。更多的是先劳动,将劳动成果换成货币,等到要用的时候,可以从容的使用。这就是人们的储蓄决策,和人们在一天当中储存水的决策一模一样。

 

我们现在来看看水桶,一般的家庭,会根据一天的用水量来决定买多大的容器来盛放水。我们现在假设,1年前某个家庭用水是10桶,而家里当时正好有10个水桶。所以每天早上去挑来10桶水。每个桶都正好装满,因为水的容积正好和水量相等。

我们之前对一般等价物有过探讨。人们之所以把劳动成果换成货币,是因为人们认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商品和货币之间的交换是等价交换。其意思也就是,货币就是一种存放劳动成果的容器,和水桶存放水一样。

 

而时间到了今年,这个家庭由于种种原因,用水量从一年前的10桶增加到了12桶。那么,每天早上这个家庭的只要劳力去井里挑12桶水来,但是要用多少水桶装呢?毫无疑问是12桶,这是常识。如果还是用10个水桶装可以吗?不可以,因为水桶的容积只有那么大,倒再多的水进去,多余的部分也会溢出来。

很多人可能会笑我问这么愚蠢的问题,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

我们之前有过疑问,黄金作为货币的时候,黄金的购买力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增加吗?既然黄金也是商品,其价值是有限的,所以其储存劳动价值的多少也是有限的。由于我们所处的世界黄金储备是有限的,假如社会生产力水平进步,那么必然产生更多的商品,但是黄金的购买力不会上升,如果人们自认为黄金的购买力会上升而用更多的商品去换黄金,那么多余的那部分劳动价值对于这个生产者来说发生了溢出。就像他用10个桶去装12桶水一样。

 

如果现在一天的用水量比原来增加了2桶,即20%。那么如果这个家庭再买2个水桶来,这样就又回到了挑水、用水和水桶容积恰好相等的情况了。

正因为当用水量增加了之后需要更多的水桶一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也需要更多的容器盛放劳动成果。这也是政府在货币发行过程中产生铸币税的借口,其实也因为当时确实没有足够的黄金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了。政府通过政府信用,发行了各种铸币,后来有发行了纸币,到今天有了电子货币。表面上是为了人们的劳动成果不会因为货币的不足而产生“溢出”。实际上,则是布下了另外一个天罗地网,为日后收取铸币税铺平了道路。

 

现在我们假设那个家庭买来的不是2个桶,而是4个,会怎么样?有人会说,那么有两个桶会空着。可是我要说的是,如果用14个桶去装12桶水,那么每个水桶都装不满了。

如果这个现象放到货币上去,就会发生令人难以想象的情况。由于政府多发了货,而发行的货币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会发生人们只承认一部分货币而认定超发的那部分没有购买力那样。那就像那14个水桶之间都接上了连通器一样,水位是相同的,而且都装不满。

好好想想,这是一个什么情况?这就意味着,这个家庭每天早上挑了12桶水用12个水桶把它储存起来,可是有人又拿来两个桶,并且把这14个桶连通,于是水位下降,水别盗走了。而这个盗走水的人是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货币的认识却并没有进步。人们总是天真的以为我们还活在那个等价交换的时代,人们真的以为货币和水桶是一样的,可以装面值(容积)那么多的(价值)水。但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在从纯金到铸币、纸币、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中,被接上了多少个连通器。同时,在当今的世界货币体系中,谁掠夺了全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