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摘自股吧
(2011-01-22 14:55: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个股分析 |
格力电器到底有没有投资价值,我列举几个简单的财务指标
根据三家公司半年报数据统计如下;
公司 |
营业收入 |
净利润 |
净利率 |
货币资金 |
预收帐款 |
格力电器 |
249.57 |
15.73 |
6.3% |
254.21 |
45.99 |
美的电器 |
390.25 |
17.89 |
4.60% |
85.58 |
6.64 |
青岛海尔 |
296.83 |
10.80 |
3.6% |
95.95 |
16.07 |
1、格力货币资金234.07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7.99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2.15亿元,三项合计254.21亿元,按格力28.1789亿股本计算,每股含现金9.02元.现金多有什么好处?最直接一点就是不用承担银行贷款利息,还可以赚些存款利息.而对股民来讲,相当于以6元每股买格力电器,安全吗?绝对安全.
2、格力电器预收帐款约46亿元,按格力1-6月份营业收入249.57亿元计算,格力月均销售额为41.60亿元,而预收款超过格力一个月的营业收入,简单说就是你要买格力空调,你得提前1个月付款。对公司来讲好不好呢,当然好,一是坏帐的风险降低了,二是提前收款起码可以多赚一部分资金利息.这是好的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大家不妨去看看美的和海尔的预收款,你就知道他们两家与格力的差距有多大了.
3、净利润,很多人说格力被美的超越了,格力不行了,再看看净利润吧。格力半年净利润15.73亿元 ,美的半年净利润是17。.9亿元,海尔半年净利是10.80亿,看起来美的净利润是高过格力电器,可是这里面还有两个问题是大家所忽视的,那就是格力电器二季度至少有8个亿的财补贴需要到三季度才确认,如果加上这一部分利润,谁高呢;(因为格力采取的是收付实现制,即收到钱才确认补贴收入,而二季度正是销售高峰期,保守估计不低于8个亿)
4、销售净利率,也是一个不得不说的指标,美的半年收入390.25亿,净利17.89亿,净利率为4.6%;格力半年收入249.57亿,净利15.73亿(不含未确认的补贴收入),净利率为6.3%。也就是说格力销售100元的产品可以赚6块三毛钱,而美的销售100元的产品只能赚4块六毛钱。谁强呢?谁更赚钱呢/
5、营业收入,美的营业收入是格力电器的1.57倍,确实不错,超过了很多,可是再看净利润,表面上美的超过格力2.16亿元,实际上却比格力少了至少5个亿.大就一定有用吗?未必,格力销售249亿赚20亿以上,美的销售390亿才赚17.89亿.这就是差距.做得多怎比得上赚得多呢?
分析这些,是希望坚定大家持股的信心,不要相信哪些凭空瞎说的话,你说格力不行,那你得拿出东西来证明他不行,否则和言乱语有什么区别?
6、财务费用,另一个见证管理水平的指标,以下是格力与美的最近几期的财务费用数据:
格力:-19451.20亿元,
2010-06-30 │2009-12-31│2008-12-31 │2007-12-31 |
格力 |
|
很显然,格力不差钱,不但产品能赚钱,利用闲置资金也能赚钱,而且赚得还不少。而美的就不行,平均每年需要承担3.5亿的贷款利息,如果按6%的贷款利率计算,就是58亿的贷款.你愿意买一只一屁股债的股票,还是买一只资金充裕的股票!
贷款高的公司还有一个风险,就是当销售下降时,公司净利下降得更快,(我曾经炒这一类股套得很厉害,最终认赔出局)因为贷款的钱都变成固定资产,而固定资产不管你生产多少产品都要计提折旧,进入到成本,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承担贷款利息,实际上对公司成本的影响是双重的,如果是自有资金,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7、谈谈增发,格力自公布增发后,股价回落了12天,其中有4天资金净流出排在深市前10名,毫无疑问,有一部分机构在出货。看到机构的行为,我都为他们感到悲哀,养了一大帮分析师,研究员,却无知到这种情度,格力此次增发并不是用于什么新产品,新项目,主要是用于技术改造,扩大产能,因为格力管理层多次提到过,公司加班生产,但产品还是常常断货,这样的一个增发,可以说毫无风险,但对业绩的增长推动却非常明显。恐慌什么呢?后来想想也能理解,中国的基金在能市亏得比散户还要厉害,都是一帮追涨跌的高手,反正也不是自已的钱。
8、再谈美的是否真的超越格力电器,
一些小报记者是欢呼雀跃,什么美的超越格力,什么美的成为空调龙头,我们就简单算一算,
9、为什么增发,很多人不理解,格力电器既然有钱,为什么还要搞增发呢,其实大家看看格力最近几年的分红纪录,就应当明白了,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格力电器2010年现金分红不会低于去年。这就是他要增发的原因一个重要原因。留下资金用于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