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这一代

(2013-02-11 22:04:19)
标签:

90后

存在感

研究生

无聊

杂谈

分类: 寒。杂文散记

文/谢吉尊

朋友在微博上说“发一条微博,证明我还存在。”后面就有了一大群人的评论。

A君说:“淡定,几年了,已经习惯了。”

B君评论说:“手机已经几个月没有响过了,好不容易响一次,还是催交话费的。”

C君的回复:“能证明自己存在,我还不知道自己存在。”

D君·····

一群人在吐苦水,好像在织围脖的人都有这种感觉,恨不得立马证明给别人看自己是有多可怜。大伙儿的一起冒泡,看到有人比自己凄惨,一番感叹之后也就心里平衡了。

同学生日,她给我发短信说今年过了双节,我才想起去年的时候还送了礼物。忽然就21岁了,生日这个东西也就只有自己记得,慢慢的自己也记不得了,正合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

在学校的路上,遇见大四快毕业的学长学姐,聊起天来都会无奈的感叹:看着新来的学弟学妹,才发现自己已经很老了,老的都没有新鲜感了。少了别人的聒噪,清闲到不少,心里却觉得空空的。

这让我想到人,人生,生来都是孤独,无奈的,所以我们要与人相交往,相理解。每个鲜活年轻的生命,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热脸贴冷屁股的执着,结果不是被鄙视就遭白眼,这样的生活越发的苍白无力,迷茫不知所措。

2012我们还活着,湘潭的天气比往年的冷,学校风也很大,出门都是把自己裹的严严实实。考试的日子,一大早的就去图书馆占位置,没日没夜看书背书,去食堂吃饭的人也人挤人,微博上大伙儿都在晒自己的火车票。也只有在期末的时候才能见到欣欣向荣的景象,室友君感叹说:也只有在期末的时候,才有充实的感觉,很多时候都是漂浮的。

小时候大人常说考上大学的都是进步青年,天之骄子。才没几年,大学扩招了,就连石子河都是211了,硕士生和留学生多如牛毛的时代,大学成了经济市场下的模版教育的天堂,学生没有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激情。

“很多时候不是被商家坑,就是被朋友坑,就连在学校也免不了被坑。上课时候漫不经心,回寝室完全是懒散的,现在明白过来,该好好规划规划,可都快毕业了,想想未来,觉得好迷茫。”K君最近遇到很多烦心事就会对我说。

把握不了自己,做很多事情都是有气无力的,上进的青年也许不会抱怨生活的无奈,很多人会习惯性如高中般的拼命读书,保持好的成绩,而有些人继续深造,通过各种考证热、培训潮来提升自己的价值,也有人恍然醒悟过来了,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更多的人是迷茫,不知所措。 

放假回家同在读书 高中U君聊天,他说:每天的生活就是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十几年读书的生涯,真切的感受到除了考试、做作业和排名次,就只剩了一个星期半才有的天假。最高兴事就是考试发挥不错,最不开心的就是考砸了,至于其他的都记不得了想想觉得是不是觉得好傻。

记得我在看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时,和室友君讨论有关“有我没我世界会有什么不同。”室友君说:才发现有我和没我的世界,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大伙儿的该考试的准备考试,没有女朋友的继续找女朋友。

这些都是真的,的的确确,这个时代下的我们,都有一种被驱使下迫切得到成功的希望,一种被压迫即刻证明自己有价值的冲动,来安抚现实的不满和抱怨。

在当当网上买书的时,无意之间看到热销的都是商业规则,成功人士的传记。整个时代都在宣扬金钱权利,主流价值偏离社会根本。正如《时代的稻草人》描述的,今天的中国仿佛一个人,虽有庞大的四肢,却头脑空洞,内心焦躁不安。

2012年传的最多的就是:“钓鱼岛”,“航母”,“诺贝尔”,“正能量”。我们太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来祛除内心的急躁不安,将体内的毒物消散。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这一代的热血青年,争取自由,呼唤理性,扶持正义,唤醒另一群正在被中枪的人群。

很多时候都是无法证明自己,迫切的需要做一些事情,来填补内心存在感的缺失。《舌尖上的中国》一开播,就在线上线下疯狂传播,掀起一片吃货人的浪潮。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一个吃的怎么就会如此的火,却也咽着口水,跟着转发的起来。

对于吃货来说,比起其他的能让自己觉得存在的方式,吃可能是最实在的。它直接刺激感官,来的真切,能给人带来开心和快乐,弥补形体上所缺。吃货达到一定境界,还能从吃中化解生活的不快,上升到精神层面。

E君是一位时尚潮人,双十一就火热的在网上血拼,结果靠着接济挨到了期末。E君感叹的对我说:砸电脑,剁手指头的想法都有了。E君的本性并非大手大脚的花钱的人,因为空虚无聊,网购觉得好玩,喜欢这种感觉。

E君看到我写东西的时候就会问:写这个可以赚钱吗?有什么用?会有人看吗?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些有没有用,更没有想过会有人看,还能赚钱。我只觉得找一些事情来做,让自己忙碌起来,才不会觉得空虚无聊。写一些来祭奠逝去的青春,或许回过来想想自己还做些什么。我还幻想过能像韩寒一样,有人关注,看我的写的故事,还会留言支持我,甚至还有人写我的故事。

晚上和室友君聊天,说这个学期一定努力学习,该完成怎样的宏伟霸业,结果日复一日,又成了下一个学期的潜台词。室友君说:大学读的没有意思,都二了一半,还要继续二下去吗?

没了课,闲的无聊,有了课,嫌课太多。花着父母们千里之远的血汗钱,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就去找份兼职,发传单也罢,点菜员也好,服务员凑合,赚些钱来安慰自己的良心。也有人趁着空闲,有个心情,背上包出去旅行。还有人大把的青春不浪费,也枉了少年,从这个女孩转到那个女孩。然而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日复一日的感叹和抱怨中度过。

60后是叛逆的一代,却善于思考,勤于探索;70后是尴尬的一代,却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是垮掉的一代,却善于合作,勇于创新;90后,什么都有,却也什么都没有。

社会在急剧变化,科技在飞速发展,90后的也都换了大屏手机,织着微博,玩着微信。越来越多的90后加入到智能手机一族,连坐公交也一只手扶扶手,另一只手还不停的刷,吃饭也不时的玩弄。E君说:这样才不会错过了一条热门信息和评论,不会和世界脱节。

我问E;那结果了,E君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个无聊的人看着一些无聊人发的无聊话的,连朋友吃饭时的寒暄都没有了,见面时的微笑就更不用说了。大伙儿自以为有高科技提升的自己存在感,结果却变成了孤独的狂欢者。

K君典型的宅男,DUTA的骨灰级粉丝,成天到晚的在网络上厮杀,死了一条生命怒喝几声,几分钟之后又蹦出另一条生命继续PKK君和别人的聊天的时候都是和DUTA有关,从寝室到着装都和DUTA有关。微博和博客都是玩DUTA的辉煌战绩,我问K君:天天发这些能让你毕业吗?

K君不屑的看我一眼:这个是对我的肯定,证明我是有能力的。我这个人一辈子受尽别人的鄙视,只有这些DUTA战绩让周围的人得到认可,来满足自己的卑微的虚荣心。K君说的对,其实很多时候,现实太骨感,才让很多人寻找另一种寄托,游戏能满足人的虚荣,网络能释放人的压力,于是就迷恋上了。

记得高三毕业的时候我的同桌F君对我说:现在我爸妈买了新房,我以后可以住着,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以后赚钱买一辆10万块钱的车。M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交通不便,读书时老师说,混得好的都不会呆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理想很丰满。从小就娇生惯养,满腹牢骚,期望很高。或许像F君说的,我们没有必要从现在,就承受不是我们年龄所应该的期望,首先想明白自己想要的,能做的,然后在考虑该有多大的鸟巢。

这个习惯了潜规则,习惯走套路,说套话的环境下,不是被吃货,就是被网购,不是被pk,就是被脑残。无力、奈何、或是抱怨、挣扎,不知道苦熬四年之后,步入社会又会是怎样的场景。是的,他们吃的好,穿的暖,住的好,还有每个月不用担心的几百块上千块的生活费。是的,他们有这个时代高科技产品,有这个时代最好的教育资源,有这个时代的安定生活。但是他们的心却是枯竭的,精神是迷茫的,就像一条小时候玩过的虫子,躲在阴暗潮湿的石头下,见到光就死。

当他们还知道自己说的是迷茫,那么他们就意识到问题。这个时候不是去责怪,何不给他一点光明,照亮内心的阴暗。责怪没有理想,随波逐流,没有朋友,傲慢,自以为是对任何事都不屑一顾,却不想这个光速发展的时代,变化多端的环境,各种危机的压迫,他们的内心主动的、挣扎的想去改变又是怎样一个世界?

给他一点光,让他感觉明亮;给他一点力量,让他能挺身而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回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