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文章中指出:中国人向来自大,可惜只有“合群的爱国的自大”!
请看是这样的吗?:“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至于对别国文明宣战,却尚在其次。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的了不得;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倘若遇见攻击,他们也不必自去应战,因为这种蹲在影子里张目摇舌的人,数目极多,只须用mobmob(英语:乌合之众)的长技,一阵乱噪,便可制胜。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举动,看似猛烈,其实却很卑怯。至于所生结果,则复古,尊王,扶清灭洋等等,已领教得多了。所以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反观现实生活,不知道充斥了多少这样的人。古语云:“枪打出头鸟”,这一枪打灭了中国人所有的勇气。包括该承担责任、该悔过自新、该保护弱小、该展现自己时等等的一切勇气。中国人,变成了孱头,弱弱地躲在高个子下面,做着“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的美梦。但是,胆小,尚能被原谅。起码判你一个先天不足之症即可。最不可原谅的是,有事爱瞎凑热闹,一哄而上做看客,唯恐天下不乱地对别人落井下石,反正他们抱定了此时身在暗处,在人群中,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并不负主要责任,添油加醋成功后,转过身来,还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尊容。但是心里可乐乎了,窃喜:瞧瞧,我把别人整得多惨!一群人的胜利,便当做是自己的胜利;招惹了麻烦也不怕,想必谁也没看清我从中做的梗。
今天不是有流行一句话吗?“母校,就是那个自己可以骂一千遍,也绝不允许别人说一句的地方”。乍听以为这是什么了不得的爱校宣言。细细一想,这就是中国人“自大”的体现了!因为自己处于这个大群体之中,自己是从这个学校走出来的,母校的水平代表了自身的水平,若是别人瞧不起我的母校,那便是等于看不起我这个人!于是乎,他们要争,要辨,再怎么样,母校怎么样,都是我自己的事,轮不着别人来指手画脚!
到底是中“虚”,底气不足,所以中国养育了如此多的“自大者”!猛烈、激扬行径的背后,还是掩藏了中国人一颗卑怯的心和折了腰的灵魂!什么时候才可以看见“个人的自大”,独异,对庸众宣战着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