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鹏近期中短篇小说扫描(上)
(2022-05-19 22:07:48)分类: 新华书目报“文坛素描”专文 |
孟祥鹏近期中短篇小说扫描(上)
青年作家孟祥鹏,是近年来小说创作势头非常强劲的作家,呈现出一种特别可贵的厚积薄发态势。本文试图扫描他从2020下半年到2021年10月这一时间节点上,发表在全国多家文艺刊物上的8个中短篇小说作品,去感受他那冷静沉稳的现实叙述语境,洞察他丰沛饱满的文学情怀。
《一颗叫Summer的星》发表于《广州文艺》2021年的第5期
小说的切入点独特、触角也相当开阔。按常理来说,像他这样曾经写诗的朋友,一般思绪都比较旷达,思维也更多地趋向于多元,而《一颗叫Summer的星》却用相当老辣的语言文字探及到当下都市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柔软,这就使得整条故事线的冲突根源丰富多了。这篇作品最有价值之处就是题材上的别开生面,把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细致入微的情绪与流浪动物保护的筚路蓝缕有机地嫁接在一起,将网络上曾经引发的大范围关注讨论的话题上升到了文学艺术宽广的意境中,逐步剥离出人性的在特定时期的犹疑与晃荡,这种前后对比反差强烈的效果,体现出作者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对文本普适性的一种把握。
《开花沼泽》发表于《雨花》2021年第7期
《开花沼泽》在角色塑造以及主题语言表达上都是颇为典型的“小镇叙事”。蝴蝶发廊的老板娘崔兰心与偏僻闭塞落后的榕镇百姓,首先在作品建构的设置上就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差异。崔兰心喜爱深夜喝红酒、听留声机,逢人就装模作样地用普通话问候“你好”,这些特质吸引着小镇百姓以及叙述者“我”和表哥,仿佛对她产生了异样的情愫。表哥因为与崔兰心的“不正当”交往而成为榕镇的笑柄,而年幼的“我”则对表哥与崔兰心的暧昧关系心生嫉妒,镇上人所谓的义愤也并非是出于伦理道德。作品将具有开放色彩的崔兰心与小镇的封闭落后冲突表现得有血有肉,人物形象也鲜活。
《飞去来兮》发表于《莽原》2021年第5期
《飞去来兮》就讲述了一个从小就喜欢画画的女孩,坚决抵制父权压力,勇敢追求梦想的故事,读来也让人唏嘘。父亲是一位很有造诣的工匠,他对待儿女性格的锻造也像是对待他的工作那样,一如既往地喜欢精益求精。父亲最大的要求就是子女必须严格遵照自己的安排和规划去生活。在这种几乎让人窒息的环境下,儿子毅然选择了离家出走,远赴美国学习自己热爱的大提琴;女儿虽然还留在父亲的身边,但也始终没有放弃与他的对抗,暗地里坚持着自己绘画的梦想。小说尽可能在理性层面上进行一些探讨,显示出作者在有限的文本容量里意图尽力地展示复杂人性的意图。父亲临终前在医院的病床上又留给儿子一张儿子最为喜欢的唱片,这种弥留之际的悲悯,情节的渲染达到了最佳的艺术效果。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发表于《野草》2020年第6期
小说的主人公杰森在大城市里苦苦挣扎,承受着来自家庭、工作等社会各方面的重重压力;动物园的管理者卡夫,与杰森的老板在文本中都属于同类项的不同表达形式,唯一的发泄通道就是通过拼命劳作来换取人生的志向;杰森在公司忙碌地工作着,同时还做着数份兼职,生存状态危机四伏。作者通过这样一些绵密的生活叙述,营造出一个又一个底层生活场景,真切地表达出主人公内心渴望挣脱现实束缚一种情绪外化。而主人公“幻想”出来的房客小李,与动物园里那只别人看不见的白孔雀的热情互动,则成为他们昏暗生活中为数不多的亮色。